任艳玲
陕西省延安市延安实验小学,陕西 延安?716000
摘要:课后练习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材注重对课后习题的规划与设计,使之更好地与教学内容衔接,帮助学生更好地展开语文学习。本文以小学语文教材为例,探讨了课后练习指导学生开启自主预习、实现课堂教学精心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小学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的设置样式繁多,却紧扣教学主题,探究课后练习的有效使用策略,很大程度上能帮助教师把握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的方向。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学教育;课后习题
当前小学语文课后习题科学、规范编排设置,更清晰明确且有针对性地问题提问方式以及对文本解读,对学生思维的引导训练,对学生阅读与实践能力培养等语文素养方面均有很大的变化。教材重新确定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落实那些体现语文核心素养的知识点、能力点。
一、借助课后练习,指导学生开启自主预习
学生的课前预习是教师指导学生展开学习的重要环节,预习效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续的课堂教学效率。以往,很多学生对于预习行为存在一定认知的局限性,单纯以为只要阅读课文、标注生僻字词即可。这显然是一种没有充分利用课后习题的行为。当教师基于学生的预习成果,展开正式的课堂教学时,可以以学生已有的故事铺垫和预习感悟作为教学情境,引入课题。比如,“大家既然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那么老师就要提出几个问题,看看谁能回答。课文里提到的关键人物具有什么样的特征?”这时,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预习产生的感悟。教师所要继续进行的教学任务,就是和学生一起感受学习课文
二、借助课后练习,实现课堂教学精心设计
小学语文教材的课后练习内容十分丰富,即前文提到的围绕课文内容开启的思考类题目,还有较为基础的生字学习和延展性内容等。教师可以基于这些内容使教学过程具有趣味性、吸引学生目光,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小学大多数的课后习题主要涉及这些内容:第一,认识生字;第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第三,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写描写等问题。可以说,这几道题目简单地将学生的学习思路划分为四个阶段,从阅读到认识,从认识到联想,从联想到展开思考。所以为了能递进式地呈现,教师可以进行如下设计:第一,引导学生展开课文阅读。按照课后习题的呈现,教师设计出一套完整的教学思路,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又引发了他们的思考,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积累了很多阅读、写作的好素材。
三、借助课后练习,有效开启课后实践活动
在课后练习当中安排与课文相关的实践活动,可以说是教材的一大亮点。教师充分利用这些巧妙的安排和设计,开展有声有色的语文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广纳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渠道,而且丰富学生的视野,提高其对语文的兴趣和素养。
四、借助课后练习,合理强化学生读写训练
阅读与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两个重要环节,也是很多学生视作难点的“症结”。小学语文教材在设置上对读写训练的比例进行了调整和适度侧重,并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朗读和写作练习的方式。除了前文提到的有感情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外,还有一种较为常见的练习方式,就是通读课文,将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学生因为阅读而有所理解,因为理解而有所感悟,因为感悟才能灵感迸发,书写出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
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践行启发阅读原则
教材课后习题在设计方面明确指出教师人员应该进一步完善阅读策略的指导内容,尽量在课后习题的实践方面可以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过程,并按照启发阅读原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意识。因此,建议在课后习题练习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训练强度,确保阅读理解与语言表达过程可以实现均衡目标。具体的说,在如今的教育体系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对学生的现实需求进行满足,也不能更好的达成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部分教师在现实情况中仍然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在上课时滔滔不绝的向学生灌输语文知识,而学生则在讲台下被动的听讲,在对一篇新的课文进行学习时,教师会要求学生统一对课文进行大声朗读,学生不明白朗读的意义何在,只能被动的听从教师的管理,长此以往不仅无法提升学习效率,同时还会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反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要引导自主学习,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具体过程应建立在课后习题的基础上。小学语文教学虽然难度不大,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往往还有很多难以理解的知识,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强化思想,深化理论,可尝试减少课堂理论教学的时间,避免学生压力过大,同时需要对课后习题的内容进行调整,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践行启发阅读原则,当学生具备阅读兴趣,就会进行自主阅读,在阅读之后教师适当对其进行引导与启发,就能够加深其对课文的印象,从而达成课程教学目标。
六、深用习题,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在小学语文知识体系当中,核心要素除了“听说读”之外,还包括写作的相关因素。毫无疑问,学习语文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学会如何“写”,尤其是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教材中的阅读文本都较为复杂,只有不断拓展学生的写作内容,才能够满足训练的要求,所以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投入到课后习题当中,通过课后习题中的写作练习内容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看法,最终促进学生的进步。通过这种课后习题的方式能够在锻炼学生观察能力的基础上让他们加深对课文的印象,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完成写作,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结束语:总而言之,小学语文课后习题在很大程度上着重体现出教学训练的重点内容,并渗透了语文教学教法与学法。可以说,课后习题基本上可以视为学生掌握知识以及实现知识迁移过程的重要载体,理应予以高度重视。鉴于小学语文课后习题的重要性,建议语文教师人员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该仔细研读课后习题内容,严格贯彻与落实课程标准内容,确保学习目标得以顺利实现。与此同时,语文教师在聚焦语文课后习题的过程中,应该着重加强语文表达训练强度,确保语文要素得以贯彻与落实。
参考文献:[1]于漪.打开另一个视角[J].语文建设,2004(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