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玲慧
陕西省眉县职业教育中心,陕西 宝鸡 722300
摘要:为了防止学生出现有才无德的情况,应重点对学生进行德育,在语文课堂渗透德育内容。语文课程包含着德育内容,教材内容丰富多彩,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的形成。教师在教学中要兼顾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要均衡德育和语文教育两者的地位,在渗透德育时要讲究方式和方法。
关键词:德育渗透;中职语文;策略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一门学科。工具性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语言是人们沟通的一种交流方式。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要与人沟通,与人交际。语言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他的教化作用上,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灵,完善学生的人格,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一、在中职语文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意义
在中职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思想的渗透,能够很好地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底蕴中,蕴含着大量的优秀品质以及道德精神。比如,百行孝为先;勤俭节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这些优秀的传统美德都能够在中职语文的教学内容中看到身影,所以德育思想是可以适当地渗透到中职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去的。在中职语文的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渗透,可以很好地帮助中职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提升,加强中职学生对道德情感的切身体验,从而将学生的道德素质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使学生能有一个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道德观,这对学生今后的生活以及工作发展都会大有益处。除此之外,德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进行渗透,还能够对社会风气进行良好的改善和促进,使社会环境向着一个和谐安定、健康幸福的方向不断发展。在实际的生活中,学生都是社会的一分子,每个人都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逐步上升的同时,必然能够使社会风气向着一个更加良好的方向发展。
二、针对性地开展德育
语文课堂教育是德育的主要阵地,教材中包含丰富的德育内容,类似民族自豪和爱国主义等,在课堂上统一智育和德育训练,在语文训练中也要开展德育。比如在讲读课文时,教师为让学生学好文字,掌握字词,深入领会课文的内容,要在学生领会文章主题上,将德育渗透到语言文字中进行讲解,从而让学生获得知识。
三、互动中渗透德育
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教育事业在不断地进行着教学方式方法的更新和改革,同时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展开教学。
这个要求本身就是一种德育思想,充分体现教育事业对学生的关怀与呵护,因此教师在进行中职语文教学时,应该将课堂进行释放,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进行互动和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这样一来就会使课堂的气氛进行一个良好的转变,学生会更加具有学习的热情,使教育工作也能够顺利地开展,继而促进对学生思想道德培养的顺利展开。
四、通过鼓励和榜样力量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
中职生群体特殊,大部分中职生是应试考试失败的人,就业起点低,导致学生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当下社会竞争激烈,若是学生懦弱自卑,则无法适应社会发展。中职语文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要做到:(1)使用期望理论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在教育心理学中人们因对某事或某人怀着憧憬期待而产生的效果,被称为期望效应,这也是国外心理学家所研究出来的成果。它表示教育者的期望和信念会对教育对象产生影响,教师需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无限的潜能和成功的希望,要通过努力来获得成功。教师应对学生抱以期望,以合适的方法来表达出来,激发学生的自信,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实现愿望。此种表达方式可以是赞美、表扬或者肯定。经实践证明,鼓舞式教育是有效的、合理的教育方式,它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在教学中虽然学生无法表现得完全理想化,但是教师可以使用鼓舞性语言来评价学生的表现,比如,你真不错、今天很出色、进步很大。此种话语若是经常在课堂上出现,会让学生发现自己未曾注意的闪光点,从而在鼓励中让学生朝着希望前进,激发自信心。(2)把课文中的名人当作榜样,来提高学生的自信。榜样的力量无限强大,它类似于一面生动又鲜明的旗帜,有着说服力。在我国的历史上有着数以千计的名人,他们或因精神感人,或因成就瞩目,在一些人的心里有着高大的形象,但他们也是凡人,也有着感人的故事。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来穿插名人案例,从而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提升其自信心。比如文章中会出现作者备受打击的情况,但作者始终保持着旷达、自信的态度,从而发生了伟大的事迹,这也告诉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不应退缩,无论情况怎样均需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或者教师也可以举办相关兴趣小组和比赛、社团,让学生参加感兴趣的组织,在活动中渗透德育,有机结合语文训练和德育培养,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结
对学生的道德教育需要不断、反复的渗透,每一课都要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在教师的说教下,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改变着学生,最终让学生成为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真正发挥语文人文性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张小丽.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A].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重庆会场)论文集[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2.
[2]曾付军.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
[3]杨莎莎,何昊,贺彪.中职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的创新性研究[A].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九卷)[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