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园教学中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实践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0期   作者:王茂竹
[导读] 儿童时期是孩子们健康成长与不断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儿童将来的学习
        王茂竹
        贵州省金沙县五龙街道幼儿园,贵州 金沙 551800
        摘要:儿童时期是孩子们健康成长与不断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儿童将来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并且儿童阶段也是养成孩子们语言表达能力的最好时期,对儿童以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老师和所有家长需要感受到儿童阶段养成孩子们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所以文章对幼儿园教学中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实践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幼儿教育;语言能力;实践策略
        语言沟通是人们对话的一种主要方法,在平时的生活中无法避免会和其他人开展语言沟通,所以语言的运用能力特别重要。人尽皆知,言语表达能力并不是天然出现的,而是在家长的引导和老师的教导下形成的。幼儿园时期的孩子年纪不高,在实际生活中也只是初步了解交流的方式,并没有出现具体的语言系统,所以在幼儿园时期,老师讲课的主旨就需要是养成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孩童在和身边人对话的时候更具有缜密的逻辑性和清晰的表达性。
        一、幼儿园教学中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重要性
        儿童在三到六岁时期是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的最关键的阶段,幼儿园教学环节中关注对儿童语言水平的强化能够推动儿童主动进行沟通对话,使儿童更快速地了解语言这个可以展现情感和交流的关键途径,儿童在认识与使用语言的环节中,能够呈现自我,也能够学会静心聆听,增加自己的听读水平和语言表达技能,推动儿童想象与思维的迅速发展,有助于儿童身体心理的双重健康成长,对儿童以后学习各科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一个人的素质素养与基本能力是能够在其对话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因此可知语言表达技能的重要性。在儿童阶段,幼儿才刚开始认识语言,对语言的理解也并不明确,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完成好对孩子的引导作用,主动培养并强化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因为只有学会了语言才可以更有效地和人交流,使他人更清楚你想要阐述的事情。
        二、教师要树立科学的语言训练目标,提高语言教育训练的效果
        面向幼儿开展语言训练活动,需要在明确的科学目标指引下进行,幼儿教师首先要明确这一目标,并且能够积极地开展教学活动,从而让幼儿得到更加高质量的语言训练的机会。首先,为了更好地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就必须要及时纠正目前幼儿语言教育模式和教师自身认知上的错误。幼儿园的教学目标并不是单纯地教会幼儿背诵唐诗,而是要锻炼幼儿的语言学习与运用能力,这才是幼儿语言教育的本质。
        幼儿教师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方面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在科学明确的目标指引之下,来完成教学工作并进行及时的总结,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着的不足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调整。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能够收到更好的教育教学的效果,能够显著地提升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和成就感。教师要围绕不断提高幼儿园训练效果的目标,来开展创新的工作,能够为幼儿语言能力的顺利提升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加强引导,激发幼儿开口说话
        儿童早已拥有了一定程度的语言基础,只是身处陌生环境的幼儿园中以及语言表达意识的缺失,致使一些儿童出现比较明显的腼腆性格,所以在面对这部分儿童的时候,老师就应该提升语言课堂的引导性,调动儿童开口讲话的主动性,树立语言对话的自信心。例如,在进行看图识物的小游戏环节中,老师先不能与以往一样,指出任何一张图片,然后随机挑选一名儿童回答是什么,而是需要将全班的孩子在教室里围成一个圈,用击鼓传花的方式,让儿童们依次传递小手绢,老师担任裁判播放音乐,在音乐停止的时候,传递到哪个儿童,就让哪个儿童说出图片物体。使用此种方式儿童明显对认知图片有了充足的兴趣,并且其注意力完全集中到了击鼓传花的小游戏上,而开口讲话就变成了一种最本能的反应,缩减了儿童在语言表达与开口讲话方向的困难程度,具有十分高效的讲课效果。幼儿教师在儿童开口讲话方向要多加引导,使儿童在进行小游戏的过程与其余环境中完成对语言表达的练习,增加孩子开口讲话的效率,从儿童感兴趣的地方入手,让其融入活跃自由的课堂氛围中,更好地和他人对话交流。
        四、创设活动,帮助儿童融入环境
        幼儿园老师在养成儿童语言表达技能方向抛去从儿童现实生活开始还要借助多种活动,用各式各样的活动来辅助儿童融入充满语言的氛围中,强化儿童语言表达水平。幼儿园是一个所有小朋友共同活动的地点,儿童的语言交流方式并不是和老师展开的,而是需要将集体活动作为关键点,在和其余儿童对话中形成的语言运用能力。所以,老师在讲课环节中要重视集体活动的搭建,调动儿童参与的主动性。比如,在讲解保护自己这个内容的教学时,一般是用儿歌与动画视频的方式开展讲课的,儿童认真观看动画视频,然后老师再教会孩子们怎样唱歌,此种方式下,儿童的语言训练程度有限。所以,老师在讲课环节中,要把全班孩子分成若干小组,给所有小组都分配一首儿歌,然后所有成员都选择儿歌中的一句歌词,比如“即便我一个人在家,陌生的人来敲门,我就会屏住呼吸不发出声音,也不问你是谁。”老师让五个儿童组成一个小组,每一名儿童都选择其中一句歌词,根据左右次序,按照音乐的节拍对其余孩子进行演示,并且任何一名儿童在演示自己的歌词时都要大声地唱出来,这样一来,所有儿童都会在这个活动中学会自己的那句歌词,同时也在观看其他组的儿童表演活动里,知晓保护自己的主要内容,具有十分有效的语言训练效果。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必须要重视集体活动的搭建,要依照各种讲课的知识与主旨创设各色各样的活动,并且还要主动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给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逐步的提升。
        五、结语
        儿童语言交流能力的强化是幼儿园老师讲课的主要内容,也是完成好其余教学工作的重要条件与基础。所以,老师在讲课环节中要开展积极的讲课方案,引领儿童开口讲话的同时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为将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锦霞.幼儿园教育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2020(1):41-42.
        [2]董小杰.幼儿园语言教学中增强幼儿语言能力的有效方法[J].学周刊,2020(4):1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