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静
云南省玉溪市第二幼儿园 653100
摘要:科学教育在如今的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科学活动的开展旨在激发幼儿对科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幼儿时期正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因此,幼儿教师应当积极地引导幼儿去观察身边的科学现象,多为幼儿开展科学活动,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科学学习态度。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在幼儿科学教学中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此,本文章对基于信息技术的幼儿园科学教学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园;科学教学
引言
幼儿园科学是一门科学性、实验性比较强的学科,在进行幼儿园科学的教学时,教师仅仅通过口头上的讲解很难让幼儿真正明白,这就需要教师借助信息技术等现代教学手段,将抽象难懂的科学知识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从而降低幼儿的学习难度,使其感受到学习科学知识的乐趣,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幼儿对科学学习的兴趣
在如今的幼儿园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激发幼儿对科学学习的兴趣。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由于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因此,幼儿园教育不仅仅只是给幼儿提供一个玩乐的场所,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各方面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在科学教学中,幼儿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幼儿真正感受到科学知识的魅力。
二、发布抖音短视频,进行课前自主学习
如今短视频已经发展成为潮流,短视频的方式更能够被学生所接纳。教师可以在抖音中发布关于科学的短视频,介绍科学的相关知识、科学实验,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通过教师发布的短视频,让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随时进行留言,增加与老师之间的互动,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思考,提高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活化教学过程
多媒体集声音、动画、视频等于一体的功能使其在知识的呈现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优化教学过程,将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用生动形象的视频播放出来,从而有效地活化课堂的教学过程,使教学环节真实而有效,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
四、提高观察能力依赖于良好观察习惯的培养
每次实验开始前,教师可以先用幻灯片将本节实验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一下,这样学生就能带着问题进行观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教师还可以为幼儿印制彩绘卡片,让他们能够提前熟悉实验步骤。幼儿的认知停留在感性阶段,对事物的本质所知甚少,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质,掌握其整体特征。这样,学生就能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仔细观察,随时查看学生是否注意力集中于实验,对个别理解力不强的学生进行单独指导,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他们亲身感受实验体的味道、颜色、性质等,这样才能让实验顺利进行下去。
五、运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
幼儿的直观形象思维比较强,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他们难免会碰到一些困难,而多媒体则可以直观全面地为学生呈现知识,便于学生深入全面地理解所学的内容,从而有助于学生突破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并在头脑中构建出知识结构框架,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六、利用信息技术助力幼儿园与家长合作
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幼儿园与家长合作很重要。以往的幼儿园与家长合作受制于时间、空间和环境,效果差强人意,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人们进入到了信息化交流时代,这给幼儿园科学教育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教师可以在线上与家长共同讨论教育问题。科学活动不仅仅只在幼儿园完成,在家里也可以进行。这有利于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七、课后微课展示,巩固已学知识
科学学习不只是在课堂上进行,课下也要及时复习。学生如果只凭课上有限的时间短暂记忆,课下完全不复习的话,知识很可能会被遗忘。同时,课上可能会有一些学生跟不上进度、错过教师所讲的一些知识点的情况,这个时候,教师如果把课上所讲的一些重要内容和难点内容制作成一个科学短视频,就可以帮助学生复习,让学生巩固科学知识,也可以让错过某些知识点的学生查漏补缺,帮助学生解决不懂的问题。
结束语
总之,科学是一门很有趣的课程,它能让学生拥有更多自行探索的空间,让学生拥有勇于探索的精神。在幼儿园科学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结合科学知识,运用多媒体巧妙地设计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从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使其积极主动地探索科学的奥秘,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丹.幼儿园科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策略[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9):158-159.
[2]蒲秀芝.浅谈幼儿园科学启蒙教学[C]..教师教育论坛(第五辑).: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97-399.
[3]刘秀梅.幼儿园科学教学摭谈[J].中国农村教育,2018(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