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冬艳
陕西省大荔县朝邑镇初级中学,陕西 渭南 715102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和深入,我国教育也逐渐发生转变,从传统的知识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转变,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关注学生成绩好坏,同时也更加注重学生思维发展。本文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探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科思维、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首先,语文是一门语言型学科,具有语言的四要素 ------ 听说读写,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和提升;其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可以让学生从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中脱离出来,让学生得到思维发展和创新,从而使学生思维水平、逻辑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和发展;最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还能进一步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以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现阶段初中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
目前,初中语文对于学生学习思维能力的培养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初中语文思维教学还是存在着部分教学问题,学生在构建语文思维体系时无法完全理解相关语文知识,同时,对于语文知识的分析和总结无法做到条理梳理准确。这主要是由于学生的知识接收层面过于狭窄,学生的专项训练时间短造成的。大部分初中学生在完成语文知识学习时没有充足的资料解析支持,学生在进行知识总结和思维培养的过程中无法准确划分各类知识的种类,这对后期思维体系的建立有些较大的不利影响。由于初中学生学习时间有限,教师开展语文阅读等专项知识训练的时间较少,学生在学习初期无法构建合理的知识框架,因此,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时就会出现专项知识掌握不牢的问题。
三、强化初中语文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创新教学方法,开展引导教学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教师分析和题型训练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过于死板,无法满足初中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就可以根据实际教学环境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式教学让学生总结出独立的语文学习方式。在学习《列夫 ? 托尔斯泰》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用资料分析法学习对人物情感
的表达,为了激发学生对相关人物的思考,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搜集的资料,并根据教学要求对相关资料信息做出补充说明,从而让学生借助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事迹和其部分著作了解人物特色,提升学生对人物描写类文章的思考,增强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二)明确课堂教学目标
要想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明确课堂教学目标。语文科目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因为它融入了很多的知识点。
教师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首先,一定要提前对学生的思维程度及知识水平等进行了解;其次,在对学生有一定了解后,教师可以按照具体情况对课堂内容的知识点范围进行有效的划分,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有效的思考,从而不断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通过这种有计划的课堂训练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进而逐步强化他们的思维能力。除此之外, 教师也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与 强化[3],比如,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词语或优美的句子向学生展示,并且让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掌握与积累。这样在实际学习语文内容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快速理解其中 的含义,从而强化学生思维能力。
(三)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要想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时, 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众所周知,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充当课堂的主人,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在以往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这样不仅课堂效率低,同时使无法学生进行思维,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越来越低。所以,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首先,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进行小组划分,并且提前布置下节课的任务,这样小组学生就会相互讨论与思考;其次,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把课堂内容进行简单 的导入,之后让小组内的学生代表进行发言;最后,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发言情况做出评价与总结。这样学生就成了课堂的主体,而教师是引导者,这样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还强化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除此之外,这样做还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提高他们的语文成绩。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 境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强化。让学生在课堂中充 分发挥自己的主观性,通过思考及相互沟通提高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除此之外,教师一定要意识到自己在课堂中的引导作用并积极地发挥,留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
(四)注重课堂教学互动
要想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注重课堂教学互动。在初中阶段,由于学生年龄的影响,他们的思想比较活跃。所以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点对学生的活跃思维进行恰当的应用与引导,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课堂互动这一方式。一般来说,很多教师都会通过小游戏与学生进行互动,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是新课程改革下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教学改革下的必然手段。所以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明确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科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更好的促进学生思维水平提升,为学生日后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袁树崇.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5):55.
[2]何琴清.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 西部素质教育,2017,3(8):233-234.
[3]刘富文.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15).
[4]苗雨霞. 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想象思维能力的培养[J]. 课外语(教研版),2013(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