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大数据优化高中数学试卷讲评课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0期   作者:石家文
[导读] 试卷讲评课作为课堂教学的四种课型之一,在教学实践中有着
        石家文
        湖南省永顺县第一中学,湖南   永顺  416700
        摘要:试卷讲评课作为课堂教学的四种课型之一,在教学实践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数学试卷讲评课,随意性太大,没有科学的数据分析作为依据,所以讲评的效果并不理想。利用大数据分析,帮助教师整理学生的不足之处,正对性的进行讲解,提升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性。
        关键词:大数据;高中数学;试卷讲评
        目前,学校里试卷讲评课的常态是:教师迫于教学内容多,时间紧迫,通常重点对错得多的试题进行讲评。其问题在于:教师选择所讲试题的随意性很大,一是没有科学的数据分析作为依据;二是讲评要达到什么效果,采用什么策略实现教学目标并不清晰;三是课后配套的训练没有系统性和针对性。高三数学教学中约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考试和讲评试卷,大量的数学概念、定理的理解和应用,数学思想的渗透,数学思维的培养和核心素养的提升,都是通过试卷讲评课来完成的。利用大数据分析,可以提高高中数学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性。
        一、厘清基本概念
        (一)大数据
        大数据原本是一个IT行业的术语,是指信息技术发展,尤其是“云计算”的发展带来的大规模的、海量的数据,而这些数据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快捷地进行加工、处理、分析,从而实现数据的“增值”。对于学校来说,教师教学行为与数据也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学习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一个个枯燥的数字来进行衡量和评价。对于一个班级、年段,乃至全校所有学生的各科成绩,就是一个海量的大数据。
        (二)教学平台
        教学平台是一个网络平台,正是依托大数据为学校教师和学生提供数据智能分析的服务。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平板等智能终端实现练习考试的布置与检测,并随着教与学的过程实时采集数据、自动分析、形成结果。
        (三)试卷讲评课
        如何提升数学试卷讲评课的效率是教师在教学中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在学期末的复习阶段,各种单元卷、综合卷的讲评成了数学复习课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有针对性、有质量的讲评,才能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为他们答疑解惑,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
        三、强化信息技术的利用
        首先,基于大数据系统的精准数据分析是全方位地对教与学的科学评价。它带来至少三个方面的变革。
        (一)评价的变革
        教师对自己教学水平的评估以及对学生知识掌握水平的监控均以数据为基础,不再是凭自己的感觉来进行。大数据系统提供给学生的数据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水平的评价更具个性化、系统性、持续性和开放性。有利于教师关注学生持续的成绩变化,分析学生模块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性地进行错题推送,帮助学生突破薄弱环节。


        (二)课堂教学的变革
        过去的试卷讲评课基本上是把错误的题一道一道地讲解,缺乏重点,耗时较长,效果不佳。而基于大数据系统的数据分析,在教师的慧眼中已经转化为班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三)辅导方式的变革
        因为系统推送了对应的变式习题,指导性强,所以教师对学生的辅导凸显个性化,还可以结合数据弥补知识结构上的缺失、能力上的短板,明确备考过程应做合理的取舍,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其次,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试卷讲评课更为生动,容量更大,效率更高。试卷讲评课中,借助几何画板、图霸等软件可增强习题讲解的直观性和运动性。例如,函数题知识高度抽象,伴随参数变化,学生经常找不到解函数的突破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随着设置参数的变化,图像动态呈现,突破难点,树立运动变化的科学观点。又如,立体几何题,学生因为空间想象力不足影响问题解决,图霸可通过颜色区分、明暗对比、分割与补齐、旋转、移动等把几何图形的变化烘托得易于发现和理解,有助于学生构建数学模型。
        四、大数据在试卷讲评课中的应用
        (一)使教师试卷讲评有的放矢
        传统的试卷讲评课,通常是教师先将试卷答案做一遍,熟悉评分标准,然后讲评时手拿一份试卷按题目顺序逐题讲解,并辅以一定的板书。虽说在改卷时对学生答题情况有一定了解,但这种了解是基于头脑记忆的,是比较模糊的。所以讲评时基本都是走流程、缺重点、无主次,带有相当大的随意性,也就无法将试卷讲深讲透。当然,有些老师会自己去粗略统计各题得分率,在评讲时有所取舍。只是这样的计算随意性也很大,不同时间段的考试数据统计无法形成一致的序列,也就缺少了对比性。所以老师在缺少数据支撑的情况下,都只注重了评讲的目的,却忽略了过程的有效性。而依托教学平台设置考试,考后将学生所用特制的答题卡扫描上传,试卷中的内容其实就化作信息上传到网络,教师在批改过程中的圈点批注以及最重要的打分行为都被后台忠实记录。当改卷结束之后,数据在后台就已经生成,如果不是刻意删除,会永远存在。如每个班级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等基本数据。还可以看到每道题的得分率及对错的学生占比甚至具体名字。通过这些大数据,教师对学生的成绩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的相关情况就了然于胸,然后根据这些数据反馈的信息,明确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评讲。
        (二)使学生明晰自己的优势和短板
        教学平台上的数据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方便查看。学生不仅能看到自己的每题得分,还能看到错误与正确的人数;不仅能看到数据,还能看到错题解析(需要教师在考试设置时做好)。学生通过这些数据明晰了自己的知识缺陷,进而查漏补缺,也看到了自己的优势,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还可以通过教学平台自动生成的报告,向学生展现本次考试相对上一次考试进步的人数及具体名单,学生将从中得到充分的鼓励。
        (三)提升试卷
        讲评后,教师可利用教学平台题库中的相关试题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巩固训练。目前教学平台题库数学试题不很充足,笔者主要截取课内课文语段,依托经典课文进行类题训练,发挥“例子”的价值和作用。这些题目可以通过教学平台“练习中心”,便捷发布。如此一来,不仅“订正”了错题,还进一步巩固了知识点,真正达到评以致用。
        参考文献:
        [1]刘秀玲.提高试卷讲评课质量初探[J].学周刊,2019(84).
        [2]白春霞.浅谈高三数学试卷讲评课的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74):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