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琳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赤水源镇中心小学,云南 昭通 657203
摘要:小学数学是增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学科,能够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为其身心健康成长提供保障。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限制,部分教师在课堂当中与学生存在距离,难以通过有效的互动构建高效化课堂,限制了教学与学习效率的提升。课堂提问的方式,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数学学习当中,在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当中实现教学相长。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优化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运算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提升思维能力,从而为其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容易在复杂而抽象的数学知识面前显得无能为力。教师应意识到自身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引导学生更加快速地进入到课堂学习当中,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世界的魅力,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课堂提问模式是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能够增进与学生之间的密切交流。
一、明确提问规划
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有条理地回答与解决问题,教师还应该对提问的流程与内容进行合理规范,逐步打造高效化课堂,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应该明确课堂提问的现实意义及其对教学工作的作用,在教学当中根据知识内容的差异选择合理的提问时间。在课堂开始阶段设置简单的问题,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能够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当中。在课堂当中的提问,则能够引导学生停下来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为其留出足够的独立思考空间,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与规律,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学生解题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对其进行提问,以免打断学生的思路。教师应该重视对问题的总结与归纳,针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进行提问,从而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问题的关联性,也会对学生的回答效果产生直接影响。
二、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抽象思维能力较弱,教师提问的问题如果过于抽象,将导致学生在回答时遇到困难。而问题情境的创设,则可以帮助学生从自身经验与旧有知识出发,降低问题理解与回答的难度。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应该重视与学生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其能够唤醒过往生活经验,消除其回答问题的陌生感与疏离感。丰富而有趣的问题情境,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为了能增强情境的真实性与丰富性,教师应该重视对多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通过图画或者视频等创设小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将抽象化的问题以生动、直观的形象展示出来。在情境创设当中,应该避免出现与教学内容脱节的问题,增强与教学内容的紧密联系,使学生能够在问题情境当中消化、吸收所学知识。
三、把握提问力度
合理把握小学数学的课堂提问力度,能够实现对课堂教学流程的优化,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部分教师只死板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提问,难以真正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导致提问的效果不佳。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增强自身的提问水平。
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深入分析小学数学内容,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重新整合与分析,明确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增强课堂问题的针对性。教师还需要深入研究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找到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并以此为突破点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趣味性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激发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自主探索问题的答案。
四、营造良好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消除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恐惧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潜能。在传统教学课堂当中,部分教师往往处于高高在上的位置,学生对其望而生畏,难以与教师形成有效的互动交流,导致课堂提问出现无效性的问题。为此,教师应该致力于民主、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使学生能够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时常与学生交流谈话,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为其提供有效的建议,获得学生的信任。在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时,教师应该耐心地对其加以引导。通过委婉的方式指出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存在的错误,并通过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找到正确答案。在教师向学生提问的同时,也应该允许学生向教师提问,以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五、提升问题质量
高质量的课堂问题,能够使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同时,实现思维的有效拓展与延伸,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意识到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在以生为本的理念下开展课堂提问,真正照顾到全体学生。在提问的过程当中,不能仅仅局限于概念性问题的分析当中,而是应该通过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品质。重视问题的启发性与趣味性,促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不能够过于直白,而是能够通过启发与引导,使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基本方法与规律,增强其学习成就感。重视对问题层次性的设置,将其应用于不同水平学生的提问过程中。加强对已学知识和新知识的有效衔接,通过高质量的问题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从而更加快速地进入到新知识的学习状态当中。
六、重视总结评价
在教师完成提问、学生完成回答后,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过程进行总结与评价,这也是教学反思的一个重要环节。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分析自己在问题回答中出现的错误及其原因,以便及时调整学习计划与方法。同时,教师应该明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等,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使其能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法,并进行互相评价,找到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自评和小组互评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正确看待在回答问题时出现的错误。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进行有效的提问,是提升教学与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能够引导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防止出现上课走神等问题,可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应该通过把明确提问规划、营造良好氛围、握提问力度、提升问题质量等途径,掌握丰富的课堂提问技巧,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林莹.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J].职业技术,2019(11):105.
[2]朱龙梅.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策略之浅见[J].数学教学通讯,20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