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思维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0期   作者:林森
[导读] 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年龄较小,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相对较弱
        林森
        江油市大康小学      621700
摘要:
        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年龄较小,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对数学课本上的许多数学概念和定义并不能准确理解,从而造成学生对数学的一知半解和对数学课堂不感兴趣等现象。现在的数学教学越来越推崇数形结合的教育方式,作为教师也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在数学教学中将数与形相结合,让学生们更加准确直观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更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形结合;知识运用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一般都是教师在讲台讲课,学生在课堂中听教师讲课,教师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这样并不能让所有学生都准确理解教师讲述的内容。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为高年级的学习打基础,如果对小学数学中的概念和知识都一知半解,那么将会对以后的学习造成不良影响。其实小学数学中有许多的概念都是比较抽象的,尤其是对于三年级及以下的孩子们来说,理解起来更加的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类整合,找出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不容易接受的,再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将复杂概念简单化,让学生理解起来更直接。
一、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在小学的数学课本中就会出现许多比较抽象的概念。由于小学生的身心发育并不成熟,所以他们会将一些概念混淆,记忆的并不准确,甚至是一知半解。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数形结合的思维方式,将一些生硬的难易理解的概念和知识点,直接化、具体化、生动化,让学生理解起来更加轻松,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以《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分数,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很难从字面上理解它的意思。那么教师可以运用数形结合的方式为学生们讲解。教师可以准备一个月饼,将月饼分成平均的四份,并用小纸条在分好的月饼上进行标注1到4,那么整个的月饼就是由这四小块月饼组成的。其中,四块月饼组成的整体就叫做分母,而每一块小月饼就叫做分子。从这个演示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分数其实就是分子数量占分母数量的比例。这样通过数与形相结合,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抽象概念,也对数学课堂充满兴趣。
二、在解题中的运用
        许多小学生都不太喜欢做应用题,因为应用题条件繁琐,问题复杂,尤其是一些抽象的问题对来小学生来说简直就是灾难。

如果我们在解决应用题的时候将数形结合的思维运用起来就会清楚很多。所以,在做应用题时,教师也要注意培养学生们的数形结合思维,将题目中的所要表达的意思直观的“画”下来,帮助学生梳理问题,快速的解决问题。例如,国庆节马上就要到了,学校为了迎国庆,会在校园200米的操场上树立国旗,每间隔10米树立一面国旗,两端都要有的话,一共需要多少面国旗?题目很简单,但是却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如果两端都要有的话,那国旗的数量应该是比间隔数多一,也就是国旗数量=间隔数+1,间隔数=国旗数量-1。间隔数=全长÷间隔,那么国旗数量=全长÷间隔+1。问题到这里就解决了,这些规律都是需要画线段图来发现,学生通过数形结合,将题目中的问题更加直观的画出来,加深对题目的理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的逻辑性很强,要想学好数学一定要注意逻辑思维等数学思维的培养。受年龄的影响小学生并不具备很强的数学思维,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将数形结合的学习方法融入到课堂,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具体的形象相结合,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可以有效的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例如,在学习《笔算除法》时,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余数一定要小于除数,但是在课本中并没有着重体现,只是在例题中一带而过。小学生很容易将其忽略,所以在做题中可能会出现余数比除数大,但是学生觉得没有问题的情况。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让每五个同学为一组,分成四个组,然后每一组给若干块糖果,让每一组的学生自由分配,前提是每次分配都要平均。每次平均分配完成后都需要用图表记录下来,经过多次平均分配以后,学生们可以自由讨论分配的结果。讨论之后学生们会发现,无论怎样分配,最后剩下的糖果数都只会是0、1、2、3、4这五种结果,剩下的糖果数绝对比学生的人数少,因为余数是不够分配而余下的。教师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余数永远小于除数,而且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也可以让学生加深印象,实现了将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相结合,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开发。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数形结合的思想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可以将抽象的不易理解的题目形象化,帮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知识。同时数形结合的思维对教师的教学也有很大的作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升课堂效率。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也应当鼓励学生们灵活运用数形结合的思维,帮助学生完成数学思维的开发,实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谢芝玲.??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7)
        [2]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 赵体泉.??小学生(中旬刊).?2020(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