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敏
广西省钦州市浦北县平睦镇中心小学平安教学点 535315
摘要:新课改要求,数学教学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将数学中抽象的数学概念以及晦涩难懂的数学公式转化成为学生容易接受的相关知识内容。但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是需要建立在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容独立思考上的。基于此,以下对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探析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各领域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知识丰富、思维活跃、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日益受到重视。数学知识抽象、严谨、逻辑性强,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同时,数学学习也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除了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外,更重要的是采取科学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为学生创设真实学习情境
要想让思考引领学生进步,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思维活动创设优良的氛围。问题能够实现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转化,或者是学生在学习或者是练习中产生错误的时候所提出的。学生在对问题进行解决的过程中,教师要放手大胆让学生去做。同时,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根据教材中的内容为学生设计有参考价值的问题,当学生经过深思熟虑以后能够回答出来,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提出更多新的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当学生的思维受到阻碍的时候,此时教师要对学生给予及时的指引,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缜密。当学生能够正确地回答出问题的时候,此时教师要给予学生以表扬,从精神上鼓舞学生,让学生体会到成功为自己所带来的喜悦感。在问题解决中,学生即使难以正确地回答问题或者是所回答的问题是错误的,此时教师也不应仅仅是批评学生,而是要指出学生的问题出在哪里,循序善诱有效开拓学生的思路,矫正学生的思维。
二、重视动手操作,发展学生深层思维
数学学习是一个不断思考和探索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逐渐发展和成熟,学生在进行数学思考和探索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书面学习或头脑思考,动手操作也是不可忽视的学习和思维发展途径。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可以清晰直观地了解知识的内涵、特征和推导等,能很好地促进学生探索能力的提升,同时,能够发展学生的深层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重视设计一些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的教学环节,让学生的多个感官都参与到数学学习和思考中,提高学习效率并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一年级上册学习“立体图形”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制作各种立体图形。在制作正方体时,学生能观察正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有什么特征,然后裁剪出六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并粘贴在一起,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对正方体中包含六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这一知识点有深刻认识;制作圆柱体时也是如此,通过观察、裁剪和粘贴,学生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圆柱体是由一个闭合的长方形和两个圆组成,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因此,通过动手实践和探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得到深层激发和发展。
三、帮助学生合作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中师生互动、学生互动能帮助教师明确教学进度及教学问题,充分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以及个人竞争意识,以针对性教学、互相学习等方式从各方面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数学课堂的良好开展打下基础。教师可利用游戏化教学、小组学习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发言和思考。例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利用长方体教具,以小组间为单位测量并思考长方体的表面积都包括哪些面、面与面之间存在哪些关系,并借助多媒体动画为学生展示长方体拆分后的各面形状。学生纷纷和同桌邻桌研究长方体,教师对学生得出的“相对面的面积相等”结果进行表扬和鼓励,并为学生引入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再为学生提出“那么,正方体表面积应该怎么计算”的问题为学生提供思维拓展机会。
四、结合一些数学探究性任务的安排,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在我国素质教育改革推进的过程中,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改革中,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小学数学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灵活性、发展性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这也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能够进一步发挥优势,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灵活性和创新性,让学生能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主动寻找更多的方法和思路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一些常规的教学方法,学生被动地按照教师的步骤解决问题,常常限制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发现更多省时省力的巧妙方法解决一些常规的问题。当然,教师来要主动地给学生做创新思维创新解题的训练展示。让小学生通过在创新的课堂上感受到更多创新的氛围,让他们在基础知识的学习方面产生更多丰富的联想,有助于他们头脑中知识网络体系的成熟架构。
结束语
当学生具有数学思维能力以后,整个课堂的教学效率也会获得较大幅度的提升,并且,教师的教学也会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的积极性与探索精神。学生也能够从真实的数学情境中体会到学习成功为自己带来的喜悦感,提升数学整体的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尼片.新课改下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读写算,2020(12):2.
[2]杨飞.新课改下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浅探[J].新课程导学,2019(S2):93.
[3]刘乐英.新课改下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学周刊,2019(3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