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0期   作者:余江
[导读] 对于初中生来说,数学是他们必修的基础学科,但是很多学生的逻辑思
        余江
        毕节市七星关区杨家湾二中 551716
        摘要:对于初中生来说,数学是他们必修的基础学科,但是很多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足以支撑他们消化吸收全部数学知识,再加上部分教师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死板,很大一部分中学学生认为数学学科枯燥无聊,随着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开展,倘若学生的这一认知依旧根深蒂固,那么课堂效率就会始终滞留在瓶颈。所以,初中数学教师理应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创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竭尽所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主要分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效率;提升策略
引言
        初中数学课堂效率的提升需要数学教师在新时期课程改革的道路上持之以恒地探索。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紧紧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手段、教学理念方面做出改进,着重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构建高效率的数学课堂。
一、初中课堂教学的现存问题
(一)教学形式单一
        与其他的学科相比,数学学科重点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辩证性以及应用性。但客观来说,在现阶段初中课堂教学中,很大一部分教师为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会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基础知识点教学中,而在新旧教学理念的较量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屡占上风,课堂教学缺乏新鲜血液。在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参与到学科探讨中,其主观能动性受到制约,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也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二)师生缺乏有效沟通
        虽然现代教育体系提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很大一部分教师认为若想实现高效率的思维引领,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保有绝对的权威性,这显然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背道而驰。因此,在这样的课堂教学环境下,师生关系可能会走向两种极端:一种是学生对于教师过分依赖,不习惯于自主思考问题。一种是学生对教师过分畏惧,师生之间压抑的关系致使学生不能及时提出心中的疑惑,导致学生丧失补全知识漏洞的良好机会,终究会制约学生的思维发展。
(三)过分注重测试分数
        把分数作为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这一现象仍旧普遍存在,久而久之,不论教师还是学生,都会把课堂的侧重点放在学习成绩的提升上,甚至会采用一些不科学、不合理的方法开展课堂教学,学生可能会采用文科死记硬背的方法记忆数学公式甚至习题,而不注重锻炼逻辑思维,舍本逐末。


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一)培养数学兴趣,保证课堂质量
        课堂是学生进行学习和实践活动的主要阵地,为了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教师需要先构建趣味课堂激发学生兴趣,才能积极学习数学知识。情境教学是初中数学中常见的教学方式,创设问题情境能启发数学思维,激发起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促进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以《正数与负数》教学为例,本节课需要学生学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会用正负数表达生活中的量,这对初中生来说比较简单,教师可以利用问题情境扩展学生对正负数的认识。首先,教师可以出示天气预报:今天最高气温零上六摄氏度,最低气温零下三摄氏度,提问学生如何区分这两个问题,引出正负数的内容,用6℃和-3℃区分。接着提问学生负数的概念,用自己的话说说正数与负数的关系,了解到负数与正数是相反的意义。之后提问学生如果收入25元记做+25,那么指出13记做什么,采用生活化问题加强学生对正负数概念的理解,在问题的引导下激发学生数学兴趣,保证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实现数学教学高效课堂
        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丰富数学课堂的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管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应该落脚于是否有效的调动了初中生的积极性与兴趣性,是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利用实际教具进行教学。在初中数学内容中,存在着很多几何问题,利用实物教具进行直观的讲解,将深奥的东西浅显化。帮助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较弱的学生,进行立体几何的学习。譬如在三视图的学习当中,肯定会有学生理解不了立体图形,进而做不出三视图的正确表示。教师运用立体方块进行图形展示,让初中生前来观察,从而加深他们的理解能力,逐渐培养初中生形成立体图形的思维。利用网络多媒体进行教学。随着网络的发展,也可以将互联网渗透到初中数学教学当中。教师运用多媒体PPT对所要讲解的题进行直观展示,传统的黑板展示不利于教师操作,不具备便捷性。并且一节课的时间有限,教师很困难做到知识抄写与监管学生状态兼顾,所以运用多媒体,灵活便捷的展现出来。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提升学习质量和学生对于数学科目的兴趣。
(三)构建和谐关系,发挥指导作用
        教师在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中具有引导作用,能保证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向,组织和管理学生开展数学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与学生互动,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真正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有效构建高效课堂。
结束语
        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成为每位教师探究的重点内容,教师从改变传统课堂入手,减轻学生的数学学习压力,在轻松氛围下自由、快乐地学习知识。在有些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讲台上谈天说地,学生却在下面交头接耳不认真听讲,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数学兴趣,无法投入到数学探究中。想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必须以高效课堂为目标,采取有效策略吸引学生注意,增强学生数学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祁胜林.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4):239.
[2]张海军.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名师在线,2019(35):9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