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丽萍
甘肃省华池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745600
摘要:在新课标改革背景下,教学目标发生了重大转变,教育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在做好基础教育工作的同时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如何实现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核心素养价值观的综合教育,是教育工作者值得研究的课题。在本文中,笔者就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了探讨,并对实施措略提出几点建议和想法。
关键词:地理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地理;培养
在传统地理教学模式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往往不被重视,培养核心素养是学习地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阶段地理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建立尤其重要,其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从个体认知的角度理解地理现象。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地理实践能力、人地协调能力、地理综合思想观念和地域认知能力等层面。地理人地协调是指基于人类对地理环境的认知条件下具备的二者协调平衡能力,地理综合思想观念是指人通过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对自然环境变化所形成的思维模式,地域认知是指人对同一空间中的地域环境发生的变化做出预测和分析的能力。
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重在引导学生在地理实践过程中养成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地理学科学习兴趣,从而全面提升高中生地理学科综合实践能力和构建地理模型的思维能力。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核心素养培养理念,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转变授课模式,摒弃填鸭式教学,真正的培养学生地理思维模式,引导学生多思考,多实践,在课堂中进行思维碰撞促进学生构建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提升高中地理教学成果。
一、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掌握正确学习方法
高中地理课程知识点非常多,如果没有合理的教学安排,很难提升地理学习效率。教师应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对知识点有效记忆的同时激发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教育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思维意识,让学生自主对地理原理和想象进行分析汇总,可以通过建立思维导图在脑海中构建地理知识点的庞大关系网,通过发散思维,将多个知识点建立紧密联系,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地理学习方法,高效的学好这门课程。
(二)有利于学生获得全面综合培养
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学好地理知识点,还要注重多方面能力培养,帮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在教学活动中加强综合思维能力的开发,调动学生内在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的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层次探究,通过多维度的延展,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都将会有大幅提升,加快全面综合发展步伐。
二、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实施错略
(一)合理设计课堂结构,提升自主学习积极性
在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提前规划设计好课堂结构,引入富有创意和针对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深度思考,例如在高一地理必修课第二册第4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课程学习时,对城市交通普遍存在的拥堵现象进行分析,很多中小学校门口拥堵严重,特别是在上下班高峰期,车辆长时间停滞给沿线学校、居民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如果你是一名城市管理者,将采取怎样的措施对交通进行疏堵呢,将学生代入到城市管理者的角色中进行独立思考,然后引导学生们互相交流提问,老师做最后总结发言,从而引入课堂主题内容:城市交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行人车辆流动方向和数量变化快,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和管理设施还不够完善,是造成交通拥堵的重要因素,想要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对城市道路进行合理规划,科学改造交通设施,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人们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通过这种优化课堂导入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思考中掌握学习内容,并加深记忆,从而带动高中地理教学水平的提升。
(二)运用信息技术工具,深化地域认知
伴随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高新技术被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电子地图作为新型教学工具被广泛应用,电子地图区别于传统纸质地图的最大特点就是实现静态识图向动态识图的转变,电子地图为学生带来了生动的动态景象,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将全景图、卫星地图全部呈现在课堂之上。学生通过动态电子地图观察,对地理区域、生态以及地质环境拥有更加全面直观的认识,增加课堂趣味性的同时,深化了学生地域认知。例如在讲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课程时,教师可以通过卫星地图让学生对地球在宇宙中所处的环境进行宏观了解,宇宙对人类来说充满着神秘和未知,大部分学生儿时就有探秘宇宙的梦想,通过卫星地图带来的视觉影像充分激发学生对地球和宇宙关系探索的好奇心,从而提高这一课程的学习效率。
(三)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地理知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课本上学到的地理知识大多都可与生活实践相关联,地理知识是对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经验总结,把抽象的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建立学生与地理之间的紧密联系[5]。通过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引导学生构建地理思维,引发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层思考。例如在学到高中地理必修课第一册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课程时,可以结合日常天气现象引发学生思考,比如冬天为什么容易有雾霾天,雾霾是如何形成的,哪些地区是雾霾高发区?我国都采取了哪些有效手段治理雾霾现象?生活环境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雾霾带来的生活质量的下降是能够引发学生共鸣的,通过引入这一问题,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加强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四)结合生活实例,提高学生地理实践能力
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点是高中地理更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强调促使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进行学以致用,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识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提高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积极的运用地理知识点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地理知识与生活的关联性,例如在高三地理选修3第2章《旅游资源》课程学习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你曾经去过的旅游景点有哪些?它们分别具备什么特点?有哪些地方最吸引你?让学生在愉快的回忆和经历分享中,对旅游资源这节课产生浓厚的兴趣,老师可以带领学生结合旅游地图来学习我国的旅游资源分布,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加深知识点记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结束语:
综上,高中地理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应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合理设计课堂结构,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强化学生地域认知;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结合生活实例,提高学生地理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完善理论知识构建,形成科学的地理核心素养发展观。
参考文献:
[1]栗端震,杨爱红.浅谈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20,(73):139-140.
[2]蔡海宝.地理核心素养下问题情境的创建方法[J].科学咨询,2020,(36):157.
[3]余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探索[J].读与写,2020,17(27):222.
[4]于娜.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74):133-134.
[5]潘美玲.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J].科学咨询,2020,(36):182.
作者简介:温丽萍(1987-04),女,汉族,籍贯:甘肃华池,学历:大学本科,理学学士,职称:中学二级教师,职务:教师,研究方向:高中地理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