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艳敏
湖北省武汉市光谷第八小学, 湖北 武汉 430070
摘 要:体育作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现阶段的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学已成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体育精神和综合素质。小学体育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和发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分析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途径,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用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和锻炼体育知识。
关键词:小学体育;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
小学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这一阶段的教育成就对学生有着重要的、长期的影响。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乃至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因此,体育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而且要充分利用体育课程来锻炼学生的思维,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实现身心的全面发展。
一、创新思维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目前,我国大部分小学教育模式还处于一个比较传统的阶段,特别是在体育教育中,只注重加强学生体育锻炼,而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培养,而忽视体育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式中的重要作用,教学方法有待改进。创造性思维不仅可以引导孩子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观察和研究事物的深层含义,使孩子看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还可以培养小学生做自己事情的习惯和能力,这是小学生全面发展的伟大成果。因此,小学体育要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过程的培养,以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的良好发展,同时也能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积极,而且孩子们会更喜欢运动,参加体育锻炼。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小学生对周围的一切都很好奇,渴望表达内心的想法和意见。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创新和改变教学方法,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铺平道路。首先,采用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提问能力。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让学生在探究和讨论中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潜移默化地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例如,在篮球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班级分成几个学习小组,然后进行篮球电玩,引导学生在观看视频后总结一些问题,如评分规则、传球和运球技巧等,并进行小组讨论,进而改进未解决的问题,这样,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大胆提问。其次,科学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小学体育课上,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认知情况和兴趣,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例如,在长跑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长跑中如何和为什么要保持统一的呼吸。在思考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运用各种知识,总结出新的问题。
在科学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能让小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意义,满足新课程标准对“立体化”教学目标的要求。
(二)制定问题教学策略
问题教学策略的创设是一种问题教学策略。这种教育策略对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求知欲具有重要意义。提问是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保证学生存在一定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带着问题锻炼,才能实现教学质量和操作水平的全面提高。教师需要设置不同的问题,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认知冲突,保证学生对体育有更多的好奇心和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在与他人交流时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老师可以在课堂上问学生为什么中国足球不受欢迎。这种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在进行独立分析和实践研究的同时,深入了解中国足球教育和足球运动的现状。结合自己现有的思想和体育知识,综合考虑自己的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创新思维和意识。应该注意的是,问题设置会影响许多因素。如果问题设置得太难,超出了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就会导致很多消极的应对情绪。如果问题过于简单,很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好奇心。在这方面,教师需要与学生交朋友,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制定有针对性的问题,保证学生在问题分析的过程中对运动有新的认识,从而实现自我学习和自我突破。
(三)鼓励和促进培训
激励措施是思维训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很多方法可以鼓励学生培养自信,成为更积极的参与者。语言动机是教师常用的工具,但过去常使用“好”、“你很好”等词,但效果并不理想。这就要求教师在这方面工作,使用更多鼓励性的语言,如“你做得很好,我相信你能做得更好”。肢体语言也很重要。对于优秀的学生,老师可以点头鼓励,或竖起大拇指,或鼓掌。借助好的动作,学生可以感受到老师的表扬,从而更积极地开展运动训练。另外,奖励是最有效的激励方式,可分为个人奖励和团队奖励。对个别完成的比赛,由师生共同评选优秀学生,并给予学习用品、体育用品等奖励。对于团队比赛,教师负责根据成绩和表现进行评估,成绩占七成,表现占三成。在比赛结束时,教师应评估每个小组,指出其优缺点,并帮助他们改进。
结束语: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更好地学习和成长。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仅能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轻松学习,而且能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积极性。由于学生年龄大,心理不成熟,教师在教学中的鼓励也会给学生很大的信心,这更有利于学生今后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体育教师在课堂上不断努力。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总的来说,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教育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林玲.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03):155+157.
[2] 朱凯.试论小学体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2):146+148.
[3] 张小平.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6(21):216.
[4] 孙芳.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路径研究论述[J].新课程(小学),2016(06):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