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赛柳
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第一中学,湖南 湘潭 411100
摘要:音乐是一门着重提升学生音乐艺术品味和素养的学科。高中阶段的音乐教育教学不仅要丰厚学生的音乐知识,更要在核心素养培养的前提下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意识、能力和素养。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加强审美教育不仅可以保证音乐鉴赏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还可以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
关键词:高中;音乐;审美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体会到音乐的美感,以此增强学生的审美素养,这也决定了音乐鉴赏教学本身蕴含着很强的审美教育内涵。
一、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强化审美教育的意义
在艺术类教育中,音乐教育有较为突出的审美教育功能,相比于其他艺术形式,音乐具有更加饱满的情感,并且具有较强的视听冲击力。因此,音乐及音乐教学能使得学生的情感得到有效激发,同时,还能让学生的审美素养得到有效提高。高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和审美理念形成的关键期,多数学生因为没有接受专业的音乐教育,其音乐感知能力十分有限。以往将乐器演练和听歌学歌作为主要鉴赏音乐的方法,已经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没有帮助。情感教育为音乐审美教育的核心,其主张分析音乐情感和音乐形象,感之以形,动之以情,使得学生的审美素质得到提高。
二、高中音乐审美教育现状分析
当下,我们的音乐、体育、美术等艺体学科的境况有所改观。如体育学科,在一些地方的中考成绩中算分,高考也是一项重要的参考指标。但是我们的音乐学科相比就有些差距,我们高中,音乐一般就是高一,或者高一、高二开设。学生学习的情况也是学校在期末搞个考查,不与高考接轨。如此,一些学校的音乐课程往往被文化课挤占,而且平时课时多是两周一节课,少得可怜。学校不重视,学生不重视,我们一些音乐老师也不重视。如此,我们高中的音乐教学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比较艰难的;但是,不能因为外界的原因,使我们的课程教学成为一种形式。在受到限制的情形下,我们音乐课堂教学要注重效率,突出对学生音乐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养成教育。其中,对学生有终身教义和影响的莫过于审美能力和素养的培养。但是,就目前的高中音乐教学而言,我们的审美教学还是存在着一定问题的。
三、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策略
(一)挖掘音乐教材审美内容,重视审美接触与感知
高中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前提是多接触、接受、感知音乐中的审美色彩。因此,我们老师要认识到音乐教学的重点是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研究教材,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力求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多认知、感受音乐中的审美元素,在不断的接触、感知和体验中获得审美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如在《通俗歌曲欣赏》这一欣赏课的教学中,我们精选和组织教学内容,以周杰伦的《星晴》和《龙拳》学习为主,注重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综合能力为出发点,通过学生能够感兴趣内容的组织,突出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教学重点,并组织构建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学习模式,在让学生真正走进音乐、感悟音乐、理解音乐的活动中学会欣赏,获得音乐审美能力的提升。
(二)创设审美情境
音乐是一门声音艺术,聆听音乐是音乐鉴赏教学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在良好的视觉、听觉环境中对音乐进行很好的感受,走进音乐,同音乐创作人员进行心灵相通与情感交融,这也是常用的音乐审美教育方法。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高中音乐审美教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视觉听觉环境较为重要。这就需要高中音乐教师根据艺术审美原则和艺术审美需求进行审美教学。教学中可通过录像、多媒体、录音机和幻灯片等对音乐的内在美进行挖掘、展示,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音乐教学环境和氛围,同时,为审美教学提供良好的条件,让学生在动人心弦和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想象和感受音乐。例如高中音乐教师在鉴赏“钢琴音乐的奇葩”教学中,教师可先给学生讲解李斯特《升C调匈牙利狂想曲》中的严肃性以及包含的民族情感等。之后同动画片《猫和老鼠》相结合,讲解这首乐曲中的创新运用和艺术感染力,使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
(三)创新教学手法
高中生本身的艺术审美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在音乐鉴赏教学中,不能单纯地讲解相关音乐作品知识,还需要增添一些趣味性的内容,以此调动学生的审美积极性。高中音乐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并选择适宜的教学手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指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音乐作品进行鉴赏,使学生乐于学习、接受音乐知识,提升学生音乐技能,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音乐艺术分析和鉴赏。如教师在指引学生鉴赏“亚非音乐神韵”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以“鼓乐”为主题,安排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将印度鼓乐及非洲鼓乐的相关视频片段展现出来,让学生对其进行欣赏。然后教师以鼓乐为切入点,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强化学生对艺术之美的感受力。
(四)增强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
在日常生活中,音乐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这使得音乐教学更加具备开放性和情感性。高中生的音乐审美素养相对较弱,但已经具备了不错的音乐基础,获得了一定的艺术、美术知识。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在鉴赏课堂上要树立开放的思想,打破教材限制,实现审美教育、情感教育、舞蹈教育、文学教育等的结合,增强学生审美情感体验,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内涵。如在《月光曲》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简单地为学生展现贝多芬与《月光曲》的故事,然后以“月”为主题,将与之相关的民歌、流行歌曲引入课堂,让学生分析不同歌曲中对月亮描述的情感。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与《月光曲》风格相近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对比分析其与《月光曲》的不同,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升华学生的审美情感。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加强审美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今后的音乐鉴赏课堂上。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强化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海.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究[J].好家长,2019(64).
[2]张晓燕.高中音乐鉴赏中开展审美教育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9(54):61-62.
[3]郑霞燕.浅谈审美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J].中华少年,2020(1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