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瑶区中心小学,云南 西双版纳666313
摘要:当今中国学生体质普遍下降已经成了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伴随学生体质下降而来的是学生心理疾病的增多,而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与其精神状态、心理健康是息息相关的。体育活动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开始,运动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也非常重要,从小培养强健的体魄,日后才能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本文主要针对小学体育活动提出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一、体育教育活动对小学生的影响
(一)身体发育方面的影响
人的成长发育有着许多影响因素,如遗传因素、营养因素、运动因素等等。针对运动因素来说,体育运动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影响因素,促进学生身体的健康发育和成长。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能够很好地改善其心肺功能。这对学生日后的有氧活动奠定了运动基础。并且,参加体育运动也有助于学生锻炼自身的神经系统,促进自身活力的增强。
(二)心理健康方面的影响
在小学教育当中,心理健康的问题是社会、学校以及家长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当前小学重点研究的教学问题。心理健康与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发展是息息相关的。由于当前小学生的学习压力非常大,在紧张的生活气氛和学习气氛当中,许多小学生也存在着不小的焦虑情绪。这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通过体育运动,教师能很好地帮助学生释放压力。这也有助于学生调节情绪,是学生排解不良心理的有效途径。不仅如此,体育运动也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磨练学生的心智。在班集体的大环境中,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认识到更多更好的朋友,能够在轻松愉快的运动环境和氛围中磨练自身的意志。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性格有助于学生在未来学习和成长中取得收获,也能提升学生的抗压能力,使其拥有更多前进的动力和勇气。
二、小学体育教学策略分析
(一)开展多元有效的评价
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是体育教师发现学生存在问题、促进学生进行有效改进的重要途径,体育教师要不断提升对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视度,积极改进和优化评价策略,进一步地提升评价的客观性与合理性。例如,在学习“足球”模块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多元化的评价。其一,学生自评。如学生A称其对于足球的起源、足球的比赛规则等内容有了全面化的理解,但是在实际的颠球过程中总是出现各种问题,需要积极的改进。其二,学生互评。如学生A评价学生B,B同学对于课堂的理论性内容学习的较好,但是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总是大声说话,课堂的纪律性不强,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其三,教师评价。如对于学生A能基本掌握该节课的理论内容给予表扬,对于其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给予有效的分析,提出改进的方向,并提醒学生B注意课堂的纪律性,从而让学生在多元化的评价中不断的改进和提升。
(二)运用丰富多样的教法
目前体育课堂教学中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的生机和活力不足,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也不够高,需要体育教师积极地对课堂教法的使用进行探索,合理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实施教学,进一步的提升体育课堂的教学生机,促进学生高效地进行体育学习。例如,在学习“篮球投篮”相关知识模块内容时,其一,体育教师可借助PPT课件或者幻灯片对篮球投篮的含义、投篮的注意事项以及投篮的技巧等理论化知识进行形象化和精准化的讲解,激发学生对篮球投篮内容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较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内容,可合理采取篮球相关的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对篮球相关知识的掌握;其二,体育教师可以对篮球投篮的技术规范进行细致化的微课视频讲解,并让学生一起分组讨论如何才可以有效地进行投篮。同时,让学生跟着模块的微课视频进行实践练习,进一步的强化学生对相应技术规范的理解和学习。最后,体育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积极的开展“看谁投得更准”的体育小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商讨怎么能够提高命中率、怎样规范自己的投篮动作等等,不断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全面强化学生对“篮球投篮”相应知识模块内容的理解和认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三)调动学生积极性
根据课外体育活动的特殊性,它具有体育课普通教学无法代替的作用。积极的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专项与特长,从而带动其他同学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能为一些有特长的学生提供发挥特长的空间,更能够提高学生们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热情。目前来看大部分学校为了片面的追求成绩、追求升学率等,往往对课外体育活动缺乏重视,单纯的为了应试教育耽误了学生们参加体育锻炼的机会,导致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因此,学校领导应重视起来,解开应试教育的束缚,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机会,促进学生各方面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四)应加强对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视
为学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创设平台、投入资金、添置设备等,满足体育教师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硬件设施。另外学校应制订出经常开展体育活动的方案,便于进一步实施。学校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时要仔细的观察、了解学生的特点和特长,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专业特长,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既能调动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又能引导有特长的学生带动其他同学共同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这样一来,整个班级甚至整个学校就能创造出一个积极、良好的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氛围,为增强学生体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综上所述,体育活动课堂教学应该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它应该具有新课程的特质,它应该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体育教师只要拥有敏锐的教学触觉,就能把体育课变得丰富多彩,就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喜欢上体育课。
参考文献
[1]赵正军.新形式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J].当代体育科技,2019(29):69-70.
[2]陆萍.优化小学体育教学,提升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J].中学课程辅导,2018(11):262.
[3]陈凯.小学体育教学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J].科技资讯,2019(7):11-12.
[4]温宇.影响锦屏县小学体育教学有效的研究[J].科技资讯,2018(24):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