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自信教育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0期   作者:向小云
[导读] 英语是目前世界范围内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掌握英语语言能够帮助个体
        向小云
        湖南省永顺县司城若云学校,湖南 永顺  416700
        摘要:英语是目前世界范围内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掌握英语语言能够帮助个体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因此在学校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自信教育是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从不同方面探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自信教育的策略,以期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英语教学;渗透;自信
        一、初中英语教学渗透自信教育的重要性
        初中英语教学要实现的目标,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而情感态度指的就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过程起影响作用的兴趣、自信、动机等等因素,同时也包括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形成的爱国意识和国际视野。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不仅应当将英语学科包含的语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教给学生,而且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促进其情感态度的健康发展。初中是基础教育阶段,这一阶段英语课程所承担的任务就包含了要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从近年来的许多调查报告看来,当前许多初中生在英语学习上的自信心是十分不足的,他们不认为自己能够学好英语,掌握牢固的英语技能,他们不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记忆力能够记住英语的单词和句型等英语知识,面对英语的学习总是有一种畏难的情绪,认为即使有科学有效的方法,他们的英语水平也不会得到有效的提高。自信是一种能够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动力的积极情感,当学生树立起坚强的意志和充分的自信心以后他们就能够在英语学习中不断战胜困难,最终取得巨大进步。反之,如果在英语学习上学生没有足够的自信心,他们的学习潜力就会得到抑制,学习效果自然会大大降低。由此可见,自信心的构建对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而对于英语教师来说在进行课堂知识传授时渗透自信教育是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
        二、初中英语教学渗透自信教育的策略
        (一)尊重学生个性,传递自信力量
        初中英语课程所面对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情感,培养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在英语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并建立起对英语学习的信心,提高其英语水平,掌握英语语言技能,增强英语的实践能力。教师首先应当清楚虽然初中生从总体看来具有一些相同之处,但是由于家庭环境和遗传因素等方面的影响,每个个体之间存在着个性差异,在学习能力上有强有弱,适合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学生可能学习的速度较慢,他们在英语的学习使用的是机械记忆的方法;有的学生的学习速度要快一些,他们擅长用理解的方式去学习英语;而有的学生则习惯于在实际的交流场景和英语阅读中去了解和学习英语知识,其方式相对比较灵活。因此初中英语教师不应当使用千篇一律的标准去衡量学生们所取得的学习效果,这样做不仅有失科学性,同时也可能会打击到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差异,树立差异性的眼光。

有差异才是学生的特点,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教师不能急功近利去寻求学生的无差别化,这不仅是有失公正的,也是完全背离差异化教学的初衷的。初中生还是处于成长阶段的人,他们的能力和水平还处于发展积累阶段,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他们是非常不合理的。只有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才能够最公平公正、科学客观地得出最准确的判断,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感受到老师对于自己的尊重,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建立起学习自信并乐于去展现自信的自己。
        (二)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催生学生自信
        实践已经证明,一个紧张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是十分不利的,师生关系处于消极状态会腐蚀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而只有教师采用真诚的和尊重理解的态度去面对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树立先进科学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扮演好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用平等的态度进行教学而不是将自己置于领导者的地位,对学生发布指令性的语言。过去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对学生所采用的机械式灌输知识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新课程标准要求师生之间的关系应当是和谐的和共同发展的。师生之间只有相互尊重,平等交流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学习的有利环境,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建立。而缺乏情感交流的教师与学生之间会产生压抑的情感,这会造成学生在知识学习是认知和理解方面的困难,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也就无从谈起。
        (三)创造展现机会,展示学生自信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成功展现自己以及他人对自身价值的承认是其建立自信心和上进心的动力所在。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表现机会让其能够得到获得感和成就感,享受到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虽然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是存在差异的,但是每一个学生都应当得到表现的机会,教师应当在他们取得进步和成功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帮助其建立学习的自信心。例如,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单词的记忆是许多学生英语学习的最大阻碍,他们在学习单词的过程中苦于没有科学高效的记忆方法,这会降低其英语学习的信心,甚至产生厌烦情绪。这时教师就应当从单词的记忆入手,帮助学生提高记忆单词的效率,恢复起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另外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扮演不同角色获得英语知识和英语表达技巧进而产生对自身的认同和肯定。
        结语:总之,自信心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学生重新树立和恢复自信心。英语教学中渗透自信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学生的自信心建立了才能够有效提高其学习效果,促进其个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谋燕.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D].重庆师范大学,2013.
[2]周玲. 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培养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3]何小冰.探究如何让学生在英语环境下变得自信[J].中国校外教育,2016(S1):101.
[4]王彦永.自信情感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培养[J].学周刊,2012(08):103.
[5]赵霞.试析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9(26):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