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在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中有效运用沉浸式教学法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0期   作者:罗华丽
[导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对英语越来越重视,英语对小学生来讲具
        罗华丽
        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二郎镇中心小学, 贵州  遵义  5646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对英语越来越重视,英语对小学生来讲具有至关重要的学习意义,不仅能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思维,还能为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形势的变化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作为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师需要加强对英语教学的重视,并对具体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积极贯彻沉浸式教学法对课堂环境进行优化,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完全沉浸到英语课学习当中,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在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中有效运用沉浸式教学法。
        关键词:小学英语;英语教学;高年级;沉浸式教学法;课堂教学
        一、沉浸式教学的内涵
“沉浸式”教学模式为学生制造一种语言环境,使学生”沉浸”在第二语言的环境里,帮助学生自然而然地习得语言、语法。在交流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听和说的同时,使学生对语法也能有更好的掌握,而我们对于所接收的语篇,或来自对话、演讲、报纸等都会不同程度的储存到我们的记忆中,而我们对语篇中所描述的事情状态的模型的构建,即情境模型的构建,使得我们的记忆储存时间更长。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这种“沉浸式”教学和情景模式的构建都是借以我们的心理机制对信息的加工而实现的。“沉浸式”教学法设定了语言环境,在感觉输入到感觉记忆阶段加以语言刺激,让学生在特定语言环境下无意识地被输入、渗透;在感觉记忆到工作记忆阶段,学生长时间处于特定语言环境下,不断地接收刺激进行复述、加工、编码;工作记忆到长时记忆阶段,我们感觉器接收到的刺激信息进入工作记忆后,经过复述、加工、编码,送入长时记忆并贮存下来;长时记忆到行为表现阶段,学生再次面对相应信息的刺激时,对已经储存的信息进行筛选、提取、输出,完成语言的输出。
        二、如何在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中有效运用沉浸式教学法
(一)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引导学生“入境”
创设良好的教学创境,只是构建沉浸式教学模式的第一步。在很多时候,学生并不能迅速而深入地沉浸到教师所创设的语言情境当中,这就要求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各类合作探究活动,使学生产生交流的欲望与合作的需求,从而促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开展真实的语言交际,实现由“观境”向“入境”的转换。一般来说,根据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英语水平、思维水平及兴趣特征,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设计与实施合作探究活动。首先,话题讨论。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为学生设计若干话题,让学生在话题讨论的过程中用英语进行交流与思考,从而帮助学生顺利“入境”。其次,任务驱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兴趣爱好,为学生设计各式各样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围绕共同的目标开展英语语言交际活动,在不知不觉中深度“入境”。最后,学讲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学讲活动,让学生在“学进去”与“讲出来”的过程中开展“沉浸式”学习,从而实现沉浸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例如:在教学《My favourite season》这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以下活动,引发学生的合作探究,促使学生“入境”。首先,话题讨论。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并要求学生展开讨论:“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Why?”其次,任务驱动。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表格,对组内讨论的成果加以总结,罗列出每个学生喜欢的季节、天气以及喜欢的理由。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讨论结果加以对比,总结出影响学生对于某个季节喜恶的因素。最后,学讲活动。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按照“集体讨论——自主学习——逐个讲述——集体讨论”的顺序,将“学”、“讲”、“思”结合起来,使学生沉浸在真实而和谐的英语语言环境之中,实现深度“入境”。无论是话题讨论、任务驱动还是学讲活动,都可以在为学生“创境”的同时,促使学生“入境”,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开展“沉浸式”学习。
(二)组织英语辩论,让学生活学活用
沉浸式教学,是以英语思维作为启动模式的,因此要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去运用英语。只有运用,“沉浸式”教学才能真正实现。辩论是英语运用的一种形式,在阅读教学中也是深度解读文本的一种方式。它给学生以一定的范围,让他们极大可能地调动思维,组织相关词汇,运用阅读中的主要句式,表达自己所坚持的主题。辩论的话题源于阅读又高于阅读,即是对阅读的突破与发展。也是让阅读教学换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让学生从原先的理解能力、识记能力向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发展。比如:在教学《Ways to go to school》一课时,教师让学生说出上学的方式,然后让他们说出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及其原因,让学生沉浸在英语氛围里的时间久一点,让他们的英语的思维飞一会儿。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情景中运用“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I usually/sometimes/often come...”提问及作答。
(三)设置趣味游戏,调动学生课堂参与
在小学英语课上,为了让学生以沉浸的状态参与到课程学习当中,教师可以合理地设置英语游戏。让学生以游戏的方式参与英语学习,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能够让学生建立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比如:教师在针对《My school calendar》一课的单词模块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设置趣味的游戏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看图猜单词的游戏,即教师根据课堂上需要掌握的单词设置成具体的图片,引导学生以竞赛的方式参与猜单词活动;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同学科的图片,引导学生快速说出对应的英语单词,如:英语——English等。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情境体验、角色扮演和互动交流,以此来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中运用沉浸式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英语思维和习惯,还能让学生改变传统英语学习中的不足,而且能够让学生的未来英语学习变得更为顺利。英语是一门外来语言,语言环境的缺乏容易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教师要对沉浸式教学法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沉浸式教学法的更好应用路径,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
        参考文献:
[1]刘婷.如何构建沉浸式小学英语教学环境[J].西部教育, 2016(18):2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