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渗透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实践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0期   作者:胡绪平
[导读] 当前普通高中英语新课标在新修订的内容中提出了“文化品格”和“核心素养
        胡绪平
        河南省永城市第三高级中学  河南省商丘市  476600
        摘要:当前普通高中英语新课标在新修订的内容中提出了“文化品格”和“核心素养”的概念,明确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文化品格与核心素养,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将母语的内容结合英语的知识开展教学,将中国文化的地位与教育目标融入其中,确保学生在吸收和掌握英语文化知识的基础上,不忘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丧失自我,提高民族自信心。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引言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身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要有意识、有计划的在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对中国优秀文化有更深的了解。作为一门国际化的语言,英语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如何提升教学效率,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就当前的英语教学现状来看,传统文化的缺失这一问题比较凸显,而且抑制了教学的发展。下面本文就立足高中英语教学,着眼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对文章主题进行深入说明。
一、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性
        第一,传承优质文化,将中华优秀文化渗透于高中英语教学中,可以深化学生对我国文化的理解和掌握,实现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并在长期的学习和训练中增强自身的跨文化交流意识,以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第二,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想保证在跨文化交流中,学生能够无障碍的进行交流,必须立足文化这一强大的背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在跨文化语境中,很难表达自己的内心,基于这一情形,必须强化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够运用自身所学去描述传统文化。为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渗透传统优秀文化,以保证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能够正确传达自己的意思。第三,有效推进英语课程的开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件设计中,合理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拉近师生距离,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进而提升英语教学质量。
二、高中英语教学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现状
        (一)英语教材内容涉及中国传统文化比例小
        纵观当前各个版本的高中英语教材可以清晰发现:教材多以外国节日、生活习俗为主,反观中国本土文化的介绍却非常少,导致高中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停留在表层。而且体现在教学课堂上,教师的传统文化意识薄弱,难以将英语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
        (二)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了解不深
        应试教育决定了分数至上,为了取得高分教师以考试大纲为准,缺乏对教材的深入挖掘。受制于传统观念的桎梏,教师在开展高中英语教学中,没有做到内容的灵活应用,导致学生出现了西方文化盲从现象。
        (三)教师的传统文化渗透意识低下
        灌输式是教师一直沿用的教学方式,在英语课堂上单纯的为学生介绍英语知识,即便教师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介绍,也停留在表层,没有深入挖掘其发展历程和内涵,导致学生忽视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从上述种种情况分析来看,虽然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教师传统文化渗透意识低下是导致高中生忽视对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的主要因素。
三、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
        (一)在阅读教学中的渗透
        阅读是高中英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大难点,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教学方式单一、死板,首先带领学生认读生字词,之后分段对语法进行讲解,之后再从整体上对文章进行总结。

纵观整节英语课堂来。这种方式比较死板,而且将时间和精力全部放在了语法和单词的教学中,并未深刻体现文化教学的价值,这也就导致很多学生无法深刻理解文章,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素养的提升和发展。为了改善这一教学现状,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文化的渗透,让学生在掌握语法和词汇的基础上,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当今的人教版英语教材都是编著者精挑细选的,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对其进行有效地渗透,并以此为载体渗透中华文化。
        (二)中西结合,寻求最佳契合点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高中英语教学中去,不仅要熟知西方的文化知识和习俗,还要将其和中西文化进行比较,寻找两者之间的差别。在英语课堂上,在对中西方文化进行比较的过程中,要从价值观、生活习俗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入手。比如价值观,西方国家爱讲究个人自由、个人奋斗、讲究社会平等,而中国则倡导文明、民主、自由、公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英文去表达自己对西方的看法,并探讨“满18岁周岁之后,孩子搬出去住”这一话题,以让学生认识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别。在文化背景方面,中西方也有很大的区别,在教学中要注意语义和词汇方面的表达,在立足母语这一基本语的基础上,再去深入地了解西方文化,不然则无法有效地分析两者之间的不同。
        (三)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日常英语课堂中
        众所周知,中华传统文化是推动我国国力增长、民族发展的根本,学生在学习进步的过程中绝不能摒弃传统文化的学习。因此,教师要从学科知识学习和传统文化渗透方面着手,重视文化导入,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意识。教师可在每一次英语课前通过分享传统文化谚语或励志语的方式为学生灌输和渗透传统文化的知识。如笔者通常借助网络或课本,在学生掌握本章教学的基本内容后,选择其中可传承与弘扬文化知识的切入点,作为每一次英语单元知识教学的开场白,确保引入谚语知识与所学英语知识有一定的关联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引用孔子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可表达为 To say you know when you know and say you do not when you do not,that is knowledge. 再如唐太宗的名句“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可表达为 That water bears the boat is thesame that swallows it up. 还有学生都很熟悉的“有志者,事竟成。”可表达为 Where there’s a will,there’s a way. 在开展 Friendship 单元的 Reading——“Anne’s Best Friend”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引用名言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随后应用多媒体技术开展课程教学,让学生猜想Who is Anne’s best friend?学生的 好奇心很快被激发,纷纷探讨谁是安妮最好的朋友。 最后教师再为学生播放课文的录音并要求学生进行阅读,找到her diary的答案。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英语是一门重要的外语语言学科,而语言学科的学习与其蕴含的文化有着紧密联系。在实施素质教育、推广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教师除了要教授高中生英语知识外,还要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将英语内容与语文知识进行结合,潜移默化地灌输给学生中国传统的文化,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语言类知识的对比和文化差异的冲撞中更深刻地认识和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最终达到学生提高英语学习效率、提升核心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林琦.传统文化渗透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实践[J].中学教学参考,2020(30):34-35.
[2]褚云姣.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35):50-51.
[3]杨芬娟.中华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植入[J].学周刊,2020(27):87-88.
[4]董群.中国传统文化与高中英语教学的融合[J].中学生英语,2019(44):74.
[5]王蓉蓉.浅谈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中的渗透[J].校园英语,2019(42):1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