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
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华阳九年制学校 719499
摘 要:创新发展一直是近段时间非常热门的话题,不管是在社会当中还是在学校中都被人们所关注。不管是在商业当中还是在初高中学生的学习当中都是常见的,人们不再像过去一般过分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对于学生能否拥有创新的头脑似乎成了新热门。随着教育事业的逐渐发展,对于教育方式的转变也在不断地进行当中,让生硬的书面教学成为过去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考已经成为现阶段教育模式之一。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关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方法以及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教育;创新能力;培养方法建议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现阶段,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国家对于青少年教育学习的重视,信息技术也成为了初中生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初中生首次接触信息技术课程的年龄阶段,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态度会由好奇感兴趣的态度逐渐转变为厌倦。让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产生兴趣便是信息技术教师的首要任务,在学生产生兴趣之后教师要开始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独立思考、开阔想象空间,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学会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上能够开始创新。
1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阶段存在的漏洞以及弊端
初中生在首次接触到信息技术课程时无疑是非常激动的,但随着教师枯燥的示范教学,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程度逐渐下降。在初中学校信息技术课堂中我们可以发现,上课时一段时间内学生的电脑大多数是被教师操控的,课堂中几乎有一小半的学生的注意力不会停留在电脑上。但教师一旦解开了操控权限,学生就会利用电脑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看动漫打游戏等等,对于教师所布置的任务不为所动。学生注意力不在课堂上,对于教师所讲的内容完全不感兴趣。课堂中教师讲述的知识学生不能够学会,学会的不能够纳为己用,这些在教育中都是非常致命并一直存在的问题。不能够让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提起兴趣,那么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根本就是空想。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氛围明显没有在正课课堂中的学习氛围高,大多数都是教师讲自己的内容,学生做自己的事情,甚至有的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学习正课内容或者做作业做卷子等。提高学生的学习氛围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面对多数同学对待这门课程的不重视之后也会不由得被带偏,意识也会逐渐偏离课堂。教师所讲的内容单一枯燥,学生自然不会在课堂上活跃,不能够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知识,又谈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 信息技术课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2.1 课堂方面
一个优秀的课堂活跃氛围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欲望,能够提高学生对于课堂知识学习的欲望。
信息技术课堂大多数较为枯燥,教师控制学生的电脑屏幕演示一遍操作过程,剩下的时间让学生们自己练习,这样的学习氛围枯燥单调,根本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气氛。教师可以找一些有趣的内容,不如有趣的音乐图片视频等加入进去,教导学生如何进行操作,让学生产生兴趣,并能够独立学习,掌握基本技能。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不一定要单一的教导学生需要学习的部分,教师可以适当的教导学生一些课外有趣的专业知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才能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想象空间,才能够让学生主动创新。课堂的教学模式要有趣多变,要让学生能够产生兴趣、独立思考,要活跃课堂当中的气氛,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创新。
2.2 教师方面
教师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改正学生错误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知识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实际运用,然后在掌握知识的条件下进行想象创新。教师要引导学生的主动创新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够依赖教师的讲解,让学生能够自己动手摸索,让学生能够发现学习中的乐趣,对信息技术课程产生积极地探索兴趣。教师在引导学生积极创新之前应该让学生牢牢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让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基础知识来进行操作,再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向同学们多展示一些其他学生创新的作品,并让学生了解作品的表现以及创作的过程甚至想法,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创新。现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师大多不会布置作业,甚至说信息技术课程的作业只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信息技术是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对学生的帮助是非常大的,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教师可以安排一些能够让学生进行创新的作业,让学生在看到作业题目时能够展开想象力。这样的作业没有准确的答案,在学生上交作业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挑选最优秀的作业让学生进行评价,教师也可以指出优秀的地方让学生进行学习和改进。
3 结束语
信息技术课程是初中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信息技术教师需要注意的一部分。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学生能够在信息技术方面积极创新,为我国的信息技术的发展贡献一部分力量。
参考文献:
[1]周玳珈.例谈“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的培养策略[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4(03):47-49.
[2]栾云波.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为未来人才成长铺路[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05):16-17.
[3]王娟,杨改学,孔亮.国内数字化学习资源发展策略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05):40-44.
[4]徐锦霞,钱小龙.数字化学习的变革:理论基础、学习文化与学习范式[J].中国远程教育,2013(11):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