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质疑释疑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0期   作者:郝瑞
[导读] 学问就是有学就有问,在学习的同时也要提问,在提问中促进学习。
        郝瑞
        郑州市中牟县新圃街小学,河南 郑州  451450
        摘要:学问就是有学就有问,在学习的同时也要提问,在提问中促进学习。所以,问在学习中很重要,疑问是思考的开始,只有带着问题学习,才能更好的思考,从而获得知识。质疑能力是小学语文学习的关键,能帮助学生主动思考,提升学生的创造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质疑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养成的意义
        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要以良好的课堂氛围作为保证,还需要教师对其加以引导,才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于小学教师而言,任重而道远,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时时关注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相对轻松和平等的环境中展开学习,改变传统课堂上的沉闷气氛,部分教师害怕学生质疑。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用积极乐观的态度进行学习,做到善于思考,勇于质疑,敢于提问。教师应一改以往的严厉面孔,学会与学生站在同等高度上思考问题,注意自身态度的转变,帮助学生消除紧张害怕心理,鼓励学生大胆说出心中的想法,提出质疑。教师的鼓励是对培养学生质疑精神的关键因素,在教师的适当鼓励下能够促进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勇于在课堂上发言,表达自我,敢于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质疑,锻炼其综合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养成的措施
        (一)打造兴趣课堂、鼓励学生乐问
        “万事开头难”,对于小学语文来讲,学生的思维更为活跃,求知欲较强,对事物产生强烈好奇心,这就是质疑种子萌发的征兆。但是,种子能否萌发茁壮成长还取决于适宜的环境和良好的氛围。教师要以民主和平等的态度看待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提问,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正确对待学生的每一个质疑,不讥讽、不嘲弄,挖掘其中的宝贵之处,维护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为质疑这颗种子的萌发提供充足的阳光、水分、土壤及肥料等,促使其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当表情专注、态度和蔼,对待学生提出的每个质疑都要认真对待,并且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某一个问题过于浅显或幼稚,甚至是错误的,教师都应尽量用鼓励的态度对待学生,绝不能简单直接的否定学生,切不可用简单粗暴的话语挫伤学生信心和积极性。教师应尊重并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例如,在语文教学中,为鼓励学生提问,激发学生兴趣,可采用多种方式,比比谁提的问题更多就可以获得五角星奖励;谁提的问题更有质量获得小红花奖励,每周评比出提问小能手,鼓励学生多多提问,营造质疑氛围。
        (二)营造情境,鼓励学生质疑
        兴趣是质疑的基础,只有学生对阅读感兴趣,才能激发他们的质疑心。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要构建出一种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才能把阅读的自主权真正地交给学生,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想办法解决问题,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例如,在学习《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篇课文时,老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会预测,在质疑、预测中感受阅读的乐趣和魅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
        (三)引导学生学会质疑
        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设问质疑。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设问的运用,通过引导学生关注将要讨论的问题,结合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如著名篇章《丑小鸭》,教师在对文章情景描写时可以将设问作为提问方式运用,结合吸引学生注意力,鼓励学生发挥想象。比如当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出现在世人面前时,众人前后不同的态度是怎样的?老师在课堂中的设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对于文章的思考深度,在此篇中表现为对丑小鸭前后不同的态度。设问模式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文章,把握文章真理,品味作者所表达的人物形象,更好的学习。二是比较质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比较质疑可以更好的进行文章学习,例如文章中涉及人物比较,或者文章修辞等都是常见的运用比较修辞的地方,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产生质疑,吸引学生眼球,并举一反三,提升对文章的理解。
        (四)发挥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
        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学生心中产生一种错误心理,认为教师地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老师所说的一切都是正确的,要无条件的相信教师,不能存在质疑心理,这对于学生拓展思维起到了严重的约束效用。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开展,许多新型教育模式运用到小学语文实际课堂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应注意自身角色的转换,尽量避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改善及优化,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化被动为主动。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也可以通过错误展示给学生创造质疑的机会,在此过程中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质疑能力,还让学生学会发现错误并勇于提出。教师通过制造错误能够让课堂变得更为活跃,颠覆学生的固有心理,原来老师不是神,也会有犯错的时候,既可以帮助学生,又拉近了师生距离。
        (五)抓住时机,在课文留白处发问
        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教学的技巧和方式,有时质疑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效控制课堂节奏,让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以及阅读感受有促进和提升的作用。比如,在教学《赠刘景文》这首古诗时,有学生质疑,为什么整首诗写景,题目却是赠刘景文,苏轼到底要告诉刘景文什么呢?笔者就趁势抓住这样有价值的质疑,引导和帮助学生了解苏轼,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学生通过思考知晓苏轼是借景抒情,鼓励自己的好友要乐观向上。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拓展思维宽度,进而加强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效果,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培养小学生的质疑能力意义重大,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其强化,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助推教育事业发展。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小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质疑释疑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2020YB0805)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林荣元.简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措施[J].幸福生活指南,2020(64):125.
[2]吴晓丽.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探讨[J].语文课内外,2020(37):76.
[3]王达雄.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J].语文课内外,2020(17):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