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堂实验教学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0期   作者:沈国苗
[导读] 在如今这个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在此时代下生活的人能体会到先进的科

        沈国苗
        浙江省慈溪市沧田实验学校
        摘要:在如今这个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在此时代下生活的人能体会到先进的科学技术深深地影响着大家的生活。所以,要从小就提高对学生科学培养的重要性,通过科学课堂来逐步增强学生对科学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喜爱科学、乐于探索的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并且能够培养学生学会通过科学的思维方法来解决日常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策略
        学好科学的基础就是要经常的做实验,而实验教学就是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观察水平、思维水平、动手能力的途径,并且这些能力的发展与否对以后的学习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是增强学生科学素质和培养能力的重要方面。所以科学课堂实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小学科学课堂实验教学策略展开探究。
1.为学生创建学习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行动力的源泉,对于科学研究方面更是如此,所以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要创建各种对学生产生兴趣的情境,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有效性。只有在课堂开始为学生创建一个能提高学生兴趣的有效情境,才能激发出学生想要探究的欲望,进而能更好地完成学生的实验研究。例如,在《水的净化方法》一课中,老师可以创建和学生生活相关的情境来增强学生对本课知识的兴趣。在上课之前老师可以提前准备好净化后的水和净化前的水,通过两杯水的对比来引出本文的内容。正是由于水和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创设的这种情形能够很快地增强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这样可以对后续的实验进行有效的开展。创建学习情境方法要采用有效的且合理的方法,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教材来采取不同的方法,这样更可以使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有针对性。
2.要重视科学课堂的实验过程
        在中国的教育当中,检验学生是否掌握知识的方法就是通过考试,由于考试较为单一的形式,因此限制了教学目标和方法,很多老师考试成绩来作为学生是否掌握知识良好程度的标准。在小学的过程中科学课的意义就是增强学生的科学素质,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形成更好的科学思维习惯。所以在科学课堂上要转变传统的观念,不以学生的分数来作为评定学生的标准。要通过在实际的实验操作中对学生进行打分,这样能体现出学生的科学素质,也能了解学生对该实验操作的掌握程度,还能提高学校对实验的重视程度。


3.重视实验教学中的各个步骤
        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并且能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增强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高效的课堂学习可以增强教学质量。所以老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课实验教学。老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问题的习惯。学会发现问题,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学习能解决问题,通过实验来使总结出的规律更具有科学性,这样能提高实验进程的顺利进行,得到令人信服的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要观察老师演示的实验步骤,并之后学生可以进行自己动手来做实验。只有学生自己经历了做实验的过程就可以将知识进行具化,从而使学生参与到实验过程中。比如,在《蒸发与蒸腾》一课中,老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将成绩较好的和成绩较差的分在不同的组,从而使每个小组的水平都较为平衡,这样就能平等的发挥每个小组的水平。通过这种团结协作的小组合作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且提高学生对科学实验的操作水平,还可以提升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从而增强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4.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发动机,一旦学生对科学产生了兴趣,不需要老师的督促就可以主动地进行探究,若这种兴趣没有得到及时的培养那么就会错过最好的时机。所以,当学生提出各种奇怪的问题时,老师第一步要做的并不是否定学生的观点,而是要对学生给予充分的鼓励,并引导学生对该问题进行正确的指导,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比如,在《氧气和燃烧》一课中,学生会提出各种奇怪的问题,老师一定不能立即否定学生,这样就极大的减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老师首先做的就是要表扬学生能想到这种问题,并且和学生一起来进行问题的探索,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并能提升对科学学习的兴趣。
5.在课前准备好实验教材
        科学学习的核心就是科学探索,老师要提升学生对科学的探索能力。因此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各种科学实验。因此在实验之前老师要充分做好和实验相关的材料,选定的材料最好的是和小学生日常生活有联系的,这样可以使老师的教学过程较顺利地进行,并且能使学生更顺利的理解知识。
6.总结
        最后,在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最终目标。在进行科学课堂的过程中,老师要改变传统的观念,并将科学课程和自身课堂情况结合起来,经过不断地实验和操作来创建一种适合学生学习的科学课堂。在课堂上要将学生作为主体,积极的提高学生的科学兴趣,从而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程昊,金建钰,胡程怡.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数感的培养:以“比较与测量”单元为例[J].创新教育研究,2020,8(02):230-236. DOI:10.12677/CES.2020.82036.
[2]王振.小学科学课堂趣味实验教学策略探析[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9):2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