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力
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云南 临沧 677000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写作水平直接反映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而作文的成绩在高考中占比非常大,是学生语文能力的体现。经典文学是经过千锤百炼而来,也是历代文豪慢慢积累的文学经典,在高中写作教学中非常重要。学生可以从经典文学中汲取文学素养,提炼写作方法,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经典文学;高中;写作
一、高中写作的意义
在纽约的某条繁华的街道上,有着一位乞丐,他双目失明。乞丐面前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自幼失明”。这位乞丐大冬天站在街上乞讨,路过的人好像没看见他似的都走开了,没有一位行人肯为他停下脚步。有一天路过了一位诗人,乞丐向他乞讨时,诗人没有多余的钱给他,只是在他面前的牌子上写下了一句话。从那以后,乞丐面前驻住的人越来越多,乞丐也得到了更多的施舍。原来诗人写的那句话是:春天就要来了,可我不能见到她……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就知道了,无论是说话还是写文章,我们就得认真锤炼语言,追求表达的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创造性。
写作需要漫长的累积,很多学生直到高中还是按照范文来模仿写作,没有自己的理解和立意。文字是可以表现出人最真实的情感的,写好作文不仅仅是应对高考,也是高中学生在心理及情感方面的一个释放表达,有些情绪可以通过文字更好地表达出来。一篇优秀的文章,它的文字必须具备美感,使人读起来琅琅上口。我国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十分重视语言的锤炼。“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等锤炼字句的名言,都让我们惊叹于古人炼字、作文的态度和功力。用心的向书本学习,在阅读名篇佳作的时候,对其中好的文字做好长期的系统积累和整理,这样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字表达能力。
二、文学作品中的字词之美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就像是一幅工笔画,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荷塘月色图,既有平白如话,更有精心‘拣练’的词句。以其中的一段文字为例:“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这一段文字告诉我们作者写出月色之美的诀窍在于:
(一)妙用动词
“泻”字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使月光有了动感;
“浮”字写出了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弥漫的情状,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
“洗”承“泻”,“笼”承“浮”以叶、花的安谧、柔和。“画”若换成 “映”,是影子显现在荷叶上,而“画”有主动意识。
(二)运用修辞
比喻、通感。拟人、比喻、通感、博喻等手法依次写了月下荷塘中荷叶、荷花、荷香和流水,突出了它们的繁盛茂密、幽微清雅和饱含深情。
(三)给我们在写作时的启示是:
(1)吸引目光的文字——字斟句酌,精心锤炼
(2)有文采的文章优美畅达的句段——善用修辞,焕然文采。
三、文学作品中的句段之美
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的那篇《听听那冷雨》,其中就浓缩了他深深的思乡之情,通过雨声来描写自己身在异乡,不能回大陆团聚的思乡情绪。他的语言中有着千变万化的节奏,蕴含着他的深情感动了几辈思乡人。以以下一段文字为例:
“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雨下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雨是女性,应该最富于感性。雨气空蒙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薄荷的香味,浓的时候,竟发出草和树林沐浴之后特有的腥气,也许那竟是蚯蚓和蜗牛的腥气吧,毕竟是惊蛰了啊。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那腥气。”
这段文字中,“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户内听听,户外听昕,冷冷,那音乐”,短句参差跳跃,产生了珠落玉盘的艺术效果;“雨下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海峡的船上”,“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了布谷咕咕的啼声”,长句一气呵成,仿佛如歌的行板。长句和短句交错运用,诵之于口,悦之于耳,充满了汉语无拘无束的魅力。而叠词的使用:更加传神的表现了雨的特征和姿态,又使得行文轻缓舒徐,读来节奏鲜明,令人耳目一新。
这段文字给我们在写作上的启示是:
.png)
文章要讲究文采,讲究美。文章的语言没有文采,就难以流传久远。因此,我们要让作文中的语言有文采,就要让作文中的语言“鲜活”起来。而在有限的阅读时间内,让我们学生通过阅读范文,学习规范、优美的语言,也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一条简捷、有效的途径。
因此,在品味经典作品的思想和内涵的同时,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通过学习,揣摩、品味文学作品里的优秀句段,吸收前人的写作经验,就可以提高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刘韫.优化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方式的研究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7):53-58.
[2]何宝奇.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艺术浅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75):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