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田径运动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0期   作者:刘春花
[导读]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壮大,我国的田径运动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刘春花
        广州大学体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摘要: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壮大,我国的田径运动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世界体育强国的差距在逐渐缩小。但是,我们与他们仍然存在不小差距,田径运动的发展也不平衡,基于此,本文就我国田径运动的现状及应对措施进行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田径运动;应对措施;现状;差距
        在现在竞争激烈的世界田坛中,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优势项目,同时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所有项目上都有具有绝对实力。因此我们要抓住自己的优势项目大力发展,把握项目的制胜规律和特点,这样才能在世界田坛中稳住脚步,占据一席之地。
        一、关于中国田径现状的分析
        随着我国田径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东京登峰计划”,旨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可以再创新高,希望在奥运会之时中国田径能有更多的项目进入决赛,实现更多的突破。在具体的规划上,将男女20km竞走和铅球确定为夺金的主项目,男子50km竞走,女子标枪,女子铁饼,女子链球,男子跳远,男子跳高,男子撑杆跳高,男女4×100m接力,男女马拉松12个项目列为保前8的项目,此外还有6到8个次重点项目。我们在备战中应该抓住牛鼻子同时也要兼顾整体的协调发展,争取在东京奥运会实现既定的计划,同时促进中国田径运动的协调和谐发展。
        (一)年轻运动员欠缺比赛能力
        在我国当前的训练队伍中,很多教练遵循着少比多练的陈旧思想,认为训练和比赛是互相矛盾的,频繁的参加比赛不仅仅消耗运动员体能,还会打乱训练的节奏,甚至可能会造成伤病。另一方面,在国际大赛上,为了争金夺银往往派出实力雄厚的老将参加比赛,年轻运动员没有很多机会参与到国际大赛中。运动员辛苦的训练的最终目的就是参加比赛获得好成绩,检验训练的成效。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范围举办越来越多的田径赛事,奥运会,世锦赛,钻石联赛,洲际联赛,街头田径等等。面对如此多的比赛,传统的大周期训练手段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形势。我国男子短跑运动员苏炳添三破亚洲纪录就是将赛练结合应用很好的典范。
        (二)田径后备人才不足
        我们国家在很多所谓的优势项目似乎又具有不确定性。男子跳高,女子铅球,男子100m在很多项目上都是一枝独秀的状态,国内的选手与这些项目的金牌选手差距很大。一个国家的后备人才代表着这个项目上的可持续发展,现在体育世界的竞争不仅仅是在赛场上的竞争,也是后备人才培养的竞争,越开越多的国家把夺金的关键点放在后备人才的培养上。我们国家的在许多项目上只有个别可以达到世界顶尖水平,没有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后备人才梯队。距离东京奥运会还有较长的时间,仅仅依靠这些顶尖运动员是不够的,必须发展一支优秀的后备人才梯队才能在日后的赛场上与世界争锋的稳定性和可能性。
        (三)我国教练员的训练水平和理念与世界还有差距
        教练员是运动训练中的主导者,教练员利用自己的经验和能力帮助运动员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帮助运动员确定训练的目标和方向完成训练任务,一支好的教练员队伍是这个项目能否取得进步的关键。我国教练员的训练水平和理念现在与世界还有一定的差距,我国现在大力的引进外教,并且效果显著,中国的男女子短跑和跳远都是在引进的外教的情况下创造好成绩的。在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我们会归功于引进外教这种方法,我们更应该理解背后的真正原因是我们训练的理念和方法问题。我们很多教练员在训练是很少主动向外界求得帮助,不去主动吸收正确先进的训练是不可行的,不仅要采用“引进来”的手段,同时也要帮助我们自己的教练员“走出去”。


        二、针对田径差距可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重点发展优势项目
        要把握项目的制胜规律,重点发展优势项目,在优势项目稳定的前提下,寻求潜优势项目的发展,充分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争取突破更多的“夺牌”点,促进中国田径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二)强化运动员的关键能力
        要提高运动的参加比赛的能力,将训练与竞赛完美的结合起来。教练员改变“练赛分离”的陈旧思想,让运动员多参加比赛,在比赛中不断地认识自己,提高训练质量和竞技能力。
        1.注重心理训练
        增加心理训练,保证运动员临场发挥。按照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制定与之相应的心理训练计划,加大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历练和培养,确保运动员在比赛当中能够始终保持一个较为稳定的心理,达成从容面对比赛的困难与挑战。
        2.重视身体机能恢复
        运动员产生身体疲劳是其在运动训练后产生的正常反应,这一反应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因此教练员和运动员必须对这段恢复时间给予重视,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来提升和恢复运动员的身体机能。
        3.将科技融入训练
        强调科技研发,注重科学技术的不断融入。随着现代田径运动的发展,现代田径运动训练的强度有了显著的提高,因此现代田径训练也越来越注重对于科学技术的应用。
        4.完善训练内容
        根据各类田径训练的要求设计训练内容,注重关键技术的训练与培养。根据田径运动项目跑、跳、投、走的项目特点对这些项目的训练侧重点进行设计;加强田赛运动员腿部爆发力的训练,通过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提升田赛运动员的专项素质和训练效果;对于径赛运动员的训练应以分项技术动作的训练为主,以加强运动员在腰部、背部、腹肌等上肢力量的练习。
        (三)完善人才梯队
        要逐渐形成庞大的后备人才梯队,将三级训练体系,国家后备人才基地,学校体育更契合地统筹起来,为中国田径发展和体育强国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四)展开人才交流
        要积极地加大“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战略,将国外优秀的教练员引进国内,帮助我们的教练员开括视野,更新理念。教练员自身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陈旧思想和方法,勇敢的“走出去”,融入国际田径的主流,提高训练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田径运动发展与世界体育强国还有着一定的差距,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应将科学理论与运动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并应用到田径运动训练当中,这已成为现代田径运动训练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樊晓佳.浅析田径运动训练的损伤及预防[J].当代体育科技,2019(21).
        [2]王保成.当前我国田径运动训练应该注意的十个问题[J].田径,2019(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