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园文化背景下立德树人教育的创新举措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0期   作者:梁芳
[导读] 目前,部分学校的德育教育一直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将直接或
        梁芳
        酉阳县板桥乡中心小学校,重庆 酉阳 409800
        摘要:目前,部分学校的德育教育一直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将直接或间接导致学生难以具备良好的德育素养。但是,我们知道,立德树人教育是新课改积极提倡的一种教育理念,在学校的校园文化背景下,开展立德树人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本文就相关创新举措进行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校园文化;立德树人;创新举措
        立德树人教育与校园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弘扬校园文化传承对于构建和谐校园、安全校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操作、网络建设等方式,能够推进校园文化传承与立德树人教育的有机融合,提升学生全面发展。
        一、关于立德树人的概要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特别强调:“教师要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立德树人是当前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在立德树人过程中坚持既要育才,更要育人。从课程育人到实践育人,实施全员以及全过程和全方位的“三全育人”策略,系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保整体性、全局性与时代性有机统一。这是落实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核心所在,是培养现代化建设者及未来接班人的本质要求。为此,我们要在立德树人的教育中,充分的让立德树人与校园文化教学深度结合,加强道德素养教育,还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教育,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校园文化背景下立德树人教育的创新举措
        (一)教师做好示范引领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指教师的仪表仪容、心理素质、道德风范、知识修养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是一种权力之外的对他人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不仅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而且经久不衰。孟子说:“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诚服也。”其实,孟子所言令人心悦诚服的“德”,就是人格的魅力。教师应该在学生面前展示良好的行为举止,用教师的实际行动感染学生,并影响学生变得更好。
        1.微笑面对他人
        教师礼仪课上基本的要求先学会微笑,它不仅传达真诚和友善,具有丰富的内涵,而且可以激发想象,启迪人的智慧。让教师学着对自己微笑、对他人微笑;登讲台微笑,哪怕在电梯间邂逅师生、搭讪,也要面露微笑,留下美好瞬间、良好印象,塑造教师的亲和力。
        2.善于倾听他人的表达
        倾听是人与人思想和感情交流沟通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不只是简单的听,还要在听后学会应答。随着对方话语的深入,适时点头,说到精彩处时,并报以微笑附和,产生共鸣,给人“得一知己”之感,塑造教师的感染力。切忌在对方说话时插嘴、走神、抠鼻子、挖眼睛等不雅之行。
        3.面对他人的举止得体
        站姿要求抬头挺胸、舒肩前倾、平视前方,合理运用手势等,拉近彼此心理距离。我们紧扣师德师风和职业道德规范以及专业情意,把这些一言一行及一枝一节之微,严格训练,养成好习惯,塑造教师的吸引力。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依托于学生自身身心特点,符合学生心理预期,既要对校园文化资源进行创新,也要对传播载体进行创新。比如,学校教师要通过课堂,对学生开展学校历史文化教育。通过穿插校园故事和文化资料,增强教学趣味性,增强学生主动了解校园文化的积极性,为学生成长奠定健康的环境。
        (三)加强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活动
        很多学校的校园文化资源丰富,要通过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让更多的学生与校园多联系,感受校园文化内涵,服务当地人民,增强学生为国家做贡献的担当和使命。学校要建设属于自身的校园文化教育基地,通过采取实践活动方式,不断培养学生民族精神,引导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增强学生服务本领。虽然课堂是学科育人的主渠道,但要看到课堂的局限性。教育不能仅仅把学生束缚于书本之中、禁锢在课堂教学之中,不能唯课堂、唯书本、唯教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德育教学要以课堂学习为基础,但要超越课堂和书本的局限,利用综合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劳动节实践和研学旅行等,扩科育人的空间,让实践活动成为重要的学习方式,使学科知识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与学生生活相连接,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升华,为他们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四)以校园活动为抓手
        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能够推动学生全方面发展,为学生自身才能增长奠定基础和搭建平台。校园要充分利用迎新生、元旦、五四等活动,将校园文化融入校园活动中去,为学生生活增添新色彩。利用校园资源进行德育教育,必须要贴近学生学习实际,采用学生常见的、乐于看见的形式和载体,配合案例进行宣讲,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不断推进德育教育向纵深推进。
        (五)借助网络开展立德树人教育
        互联网发展速度极快,网络引导力量前所未有,如何运用好网络文化力量是亟须解决的问题。充分利用网络便捷条件,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学习校园文化,实现网络宣传的广泛性。学校要通过网络模式,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比如说动漫制作、网络擂台等模式,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网络学习中来,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学校要广泛发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和力量,比如说微博、微信、官方公众号等多种载体,形成立体式的宣传体系,加深学生对校园文化的理解。
        (六)将立德树人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
        教书必须育人,教学必须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赫尔马特指出:“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也就是说,教学与教育是统一的,教学就必然与育人相结合,发挥教化作用。因为教材带有一定的思想倾向,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讲授带有思想倾向,教学方法和评价也带有思想倾向,教师本身的人格也对学生有着示范引领作用。所以,教学须具有育人导向,这是客观规律。必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学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地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校园文化的背景下,只有教师做好自身的示范引领工作,并积极采取多元的教育教学措施,才能在立德树人的教育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
        参考文献:
        [1]董强.抓好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N].贵州日报,2019(22).
        [2]诸葛毅.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与德育功能[J].江苏普教,2019(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