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构出精彩课堂---六年级《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课例评析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0期   作者:杨正美
[导读] 笔者有幸参加了一次校际交流开展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授课内容同为人教版六年级语
        杨正美
        贵州省三穗县木界小学,贵州   黔东   556500
        笔者有幸参加了一次校际交流开展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授课内容同为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跨越百年的美丽》这篇课文,执教二位教师分别是来自不同学校的杨老师和吴老师,同样的教学内容,由于教学设计的不同,课堂的特色也就各具风格,我聆听到了两位教师的精彩教学,让我感受颇多,受益匪浅。
        一、课文导入的设计各有特点
        杨老师,导入设计:课件出示:爱因斯坦曾经这样来赞美一位女性,“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这句话的出示,会让学生思考:玛丽居里是个什么样的人,对这个世界作出什么贡献,伟大的爱因斯坦都对玛丽居里给予这么高的评价。很想有一种马上想理解课文的冲动,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再结合学生所想所感,板书课题——跨越百年的美丽。
        吴老师设计更有新意:她利用课件出示很多美丽的肥皂泡泡,在阳光下,五彩斑斓,但是,在几秒钟之内就化为乌有;昙花图片,在夜间开放,天明就枯萎了。利用各种短暂的美丽,来引出课题——跨越百年的美丽,采用对比的方式来感受课题,理解“跨越百年”这个词的久远性。
        评析:两种截然不同的开课设计,各具千秋,各有各的精彩。杨老师的开课,运用著名人物的语言,来引入对课文人物的认识,简洁大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玛丽居里产生疑问,引发求知欲;而吴老师的开课,给予学生无尽的思考,短暂的美丽与永久的美丽在对比之后,知道其意义是有质的区别,外表的美丽只是短暂的,只有内在的美丽,才是永恒不变的主旋律。
        二、对教学玛丽居里“内在美”片段,着眼点各不相同
        杨老师的对感悟玛丽居里“内在美”的教学设计:“同学们,我们了解到玛丽居里是一个外表美丽的女子,那她的工作环境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进入她的工作场所。”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她工作的环境是怎样的?并将描写工作环境的句子、词语勾画出来。
师问:同学们,你们从上面句子中的“支起”、“破棚子”,体会到什么?
生答:体会到玛丽居里工作的环境艰苦、简陋。
师问:还有哪些词语能够说明他们的工作条件艰苦?
生答:烟熏火燎。
师:在这么艰苦的环境里,她仍然不屈地坚持做实验,这体现了她什么样的品质?
生:为科学执着追求与献身科学的品质。
生:不顾个人安危,为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
生:不怕苦,不怕累,勇于追求事业,为事业奉献一切。
……
师:这段话中有三个数据,即:一顿、三年又九个月、0.1克,你又体会到什么?
生:玛丽居里花很长的时间和精力,却只能得到0.1克镭,工作劳累,也说明这镭来之不易,凝聚了玛丽居里的很多汗水的。
……
        吴老师对于这一环节的教学着眼点却是这样的:过渡语:外貌的美丽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人老珠黄”。而课文中却说居里夫人的美丽,庄重的形象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到底是什么美呢?(内在美)。

请同学们读课文,找出高度概括玛丽居里性格的句子。生认真读书,寻找答案……
教师课件出示:玛丽居里的性格里有一种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突出重点句)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坚定、刚毅、顽强、执著
师:这些形容玛丽居里性格的词语在说明她在坚持做一件事情,这是什么事?
学生找到答案后,齐读第三自然段。
师:从第三自然段里,看到玛丽居里的工作环境是怎样的?找出来,读一读。
学生很积极地在文中勾画出相关句子。
教师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师:说说你对哪一句感触最深,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从“……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这一句中体会到她的工作重复一次又一次,十分繁琐,看到她坚定、刚毅、顽强的精神。
生:我从“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中体会到玛丽居里工作环境非常艰苦、恶劣,她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是因为他有坚定、刚毅、顽强的精神。
生:我是从“三年又九个月、、终于、成吨、0.1克镭。”体会到提炼镭的时间漫长,成吨、0.1克,数字的对比,说明工作艰辛,镭来之不易,看到了她有坚定、刚毅、顽强、她把一身都献给了科学精神。
        评析:杨老师在引导学生体会玛丽居里的“内在美”是从她的工作环境直接着手,在文中找出相关的重点语句,来体会玛丽居里为科学执着追求与献身科学的品质;教学过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环环相扣。而吴老师的着眼点则是从玛丽居里性格描写的句子着手,找出文中重点句,因为玛丽居里有着坚定、刚毅、顽强的精神,才不怕各种恶劣的环境,才能完成镭的发现。吴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紧抓词语,理解感悟人物品质”,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表达个性感悟的基础上,联系重点词句,如“烟熏火燎、成吨、0.1克”等词语来明白玛丽居里对科学的执著追求和献身精神。
        三、升华内涵、拓展延伸、殊途同归
        杨老师的课堂延伸设计:师:是啊,一个人,只有具备美好的品德,对事业有执著的追求,淡薄名利,对人类做贡献,只有这样的美才可以跨越百年,成为永久,才能成为一份跨越百年的美丽。请同学们学习“阅读链接”,并结合课文想一想,你又体会到什么?请写下来。
        吴老师的课堂拓展延伸:爱因斯坦在居里夫人追悼会上做为朋友深切吊念她:“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当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居里夫人是什么样的美丽跨越了百年,她的这份美丽还将跨越永远,面对居里夫人的这份美丽,你还想说点什么,请写下来。
        评析:
杨老师是从学生之前总结出的居里夫人对科学执著追求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居里夫人的美丽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心中。而吴老师的课则是以爱因斯坦的话总体概括居里夫人的美丽所在,通过对这份跨越永久的美丽的理解,来写出自己的感受。两位教师的收尾设计,殊途同归,目的是要训练学生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通过听课学习,我感受到了不同的授课风格,我们可以在鉴赏中寻找差异,在比较中学习特性。同课异构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很大帮助,它可以促进课堂优势互补,教师之间互相启发,智慧共享。而且同一课题便于教师理解教材,深入挖掘教材,通过同课异构的对比研究开展实质性的讨论与反思,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同课异构活动也给我们教师“个人自备,分头施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式和学习范本。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