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演进历程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0期   作者:谢培莲
[导读] 如何促进教育与经济二者之间的融合是相关领域应当着重探讨的问题
        谢培莲
        四川巴中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巴中636000
        摘要: 如何促进教育与经济二者之间的融合是相关领域应当着重探讨的问题,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影响教育成果以及经济发展状况。在如何促进教育整体质量得以提升的前提下,能够为社会谋得更多经济收入,从而使社会能够稳步前进,引起我国学术人员的关注。通过专业人员的探讨以及专业理论的研究能够有效地促进教育经济学科向高尖端方向发展,从而有效地满足教育和经济领域二者的融合与发展。
        关键词:教育经济学;研究;演进历程;逻辑
        教育经济学属于教育领域与经济领域的融合。教育经济学科创始以来在借鉴西方国家先进的发展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化改革,更加适应我国的教育模式与教育现状,其理论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具有中国特征,演进的逻辑充分体现中国的历史发展状况,从而有助于解决我国教育经济领域中的问题。
        一、我国教育经济学科发展历程简述
        (一)教育经济学科萌芽阶段
        教育经济学科不属于中国本土化课程,在学科诞生时,我国的社会状况较为落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的主要任务是促进经济恢复,进一步推进教育领域和各领域的发展。因此教育经济学科诞生于西方社会时,在我国尚未引起较为强烈的反响,但仍有一些学者注意到了此学科的重要性,并对西方国家的资料进行研究。我国教育经济学科开始萌芽阶段始于改革开放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西方国家的教育经济学科,并作出一系列的文献研究,从而为其学科的诞生提供研究数据。
        (二)教育经济学科兴起阶段
        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的成立,有效推动教育经济学科的兴起与发展,教育经济学研究会为教育经济学科作出巨大贡献,学会的学术研究以及杂志和期刊的出版,为我国的教育经济学研究提供了更加具有专业性的数据,同时也为我国的相关学者对其进行研究提供更加专业的交流平台,在固定时间按照讨论流程对教育经济学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发表—驳论—验证的流程达到最终的统一意见,在此阶段我国的教育经济学研究进入新兴发展阶段,学者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同时成立中国独有的专业体系以及研究组。
        (三)教育经济学科成熟阶段
        教育经济学科的成熟阶段主要出现在21世纪,21世纪教育模式的改变以及经济的稳态进步使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以解决学生上学难为核心,同时针对农民工的教育问题制订具体化策略,使农民工的子女教育问题能够得到妥善解决。此外,21世纪教育需求以及教育方向也在不断发生改变,教育方向朝大众化迈进,高等教育的扩招使更多学生能够有机会进入大学,同时也造成高等教育的泛化,在解决上学难的过程中同时又会出现就业难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学者也在不断调整策略,最大化地满足民众需求,推动教育经济学科迈向成熟。


        二、基于教育经济学科发展历程分析演进逻辑
        (一)从借鉴到改造
        我国教育经济学科演进逻辑的主要特征是从借鉴到本土化改革,由于教育经济学科创始于西方国家,我国在其发展历程、发展模式和发展阶段等相比西方国家而言更加欠缺,因此我国针对教育经济学科的研究,一般先从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进行探讨,并对其进行总结升华,从而应用于我国的教育领域。从借鉴到改造的转变,不仅体现出我国更加重视不同的教育现状以及教育思想和经济背景等造成的学科差异,教育经济学科的研究更加具有针对性,从而能够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解决问题,形成良性的螺旋循环。
        (二)理论角度更加多元
        我国对教育经济学的研究,从理论角度更加多元,融合不同学科以及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使教育经济学科能够更加科学,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从而制订更加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比如在教育经济学科中加强对管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能够充分利用心理发展规律以及管理理论,使交易模式不再笼统泛化,能够根据个体案例以及不同的学生特征实施针对性的教育策略。理论角度的多元研究教育经济学科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展需要更多其他领域的专业人才促进多元理论的兼容并蓄。
        (三)解决方向更加深入
        传统教育经济学科更加注重解决教育领域的宏观问题,而缺乏解决教育问题中的微观问题,如在大班化的集体模式下,如何促进个体学习效率的提升,同时如何在教育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及生理状况,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些问题都是在教育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不同的社会背景,在教育领域中出现的教育问题也存在差异,因此,教育经济学科研究的内容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变化,能够有效满足现实需要和社会变化,从而使教育经济学科问题解决的方向能够更加深入,有效解决教育领域中的微观问题。
        三、我国教育经济学科的发展趋势
        (一)加强学科研究的人才支撑
        学科研究人才支撑是必不可少的核心要素,教育经济学科能够得到繁荣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付出与努力。加强学科研究的人才支撑能够为教育经济学科的发展注入新鲜活力,不同领域专业人才的吸纳,如社会学、心理学和管理学人才研究能够有效地促进专业理论之间的融合,在我国教育现状的基础上选择更加合适的教育理论,从各个角度出发,保证其教育的先进性。
        (二)双重发展学科优点
        教育经济学科具有交叉性和融合性的特征,其研究策略一般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进行,从而使教育经济学科具备教育决策的作用,在教育领域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服务性质,能够针对性地解决我国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根据教学反馈以及线上调查,保证教育决策的科学性,使教育政策的制订科学数据作为参考,同时保证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能够满足学校支出,避免出现资金运转不畅的状况。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围绕我国教育经济学科的发展过程、演进逻辑以及未来展望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探讨。教育经济学研究会的成立以及专业研究小组的建立,充分证明了我国对教育经济学科的重视程度,我国教育学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加具有中国特色,从而使教育政策的制订更加具有本土特征,最大化地发挥学术研究的功能与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柳钦.我国教育经济学学科发展动态分析[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18,21(4):39-45.
        [2]陈忠义.西方教育经济学述评[J].外国教育情况,2018,161(4):25-31.
        [3]梁桂荣.中国教育经济学发展历程回眸[J].教育与经济,2019(3):33-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