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梅
云南省开远市崇文小学 661699
【摘要】新课标指出第一学段注重的是学生的写话训练,从第二学段起,开始强调习作训练。于是,从“写话”向“习作”的过渡就成为了三年级学生学习道路上的一道坎,也成为了我们广大三年级语文教师教学中的一大难点。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要求过高,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很多学生都害怕作文。我觉得,要搭好从“写话”通向“习作”的桥梁,最重要的是“降要求,促乐写”。?
【关键词】写话 习作 过渡搭桥
【正文】
写话教学是习作教学的基础,如同孩子咿呀学语到能够说完整的话一样,这一过程中教的手段就相当的重要。结合研讨老师们的交流和我的认知,我认为在孩子写话时应该放宽尺度,降低难度,让孩子轻装上阵。依据我们的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创设写话的情境,让孩子在整个过程中感受到写话的快乐,培养他们积极写话的兴趣。同时注意书写习惯的培养,就像指导写字那样一笔一划具体的指导,为学生顺利过度到习作奠定基础。那如何搭好从“写话”通向“习作”的桥呢?
一、要明确“习作”与“写话”的区别,树立学生的习作意识。
要想顺利地从第一学段的“写话”训练过渡到第二学段的“习作”训练,我们必须要对这两个阶段训练的内容与形式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写话”训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不完整性”,这里有内容的不完整,即写话训练属于片段性质的描写,没有照顾到内容的整体性;同时也有形式上的不完整,即第一学段的写话训练往往只是“一段话”,没有段落的划分,层次也不甚分明,称不上是“习作”。而“习作”,则是真正意义上的“文章”,它不仅要求要有内容上的相对完整,还应该具备形式上的完整,即学生的习作要有开头、结尾与正文三个部分,并且这些部分一般应该是相对独立的自然段(当然,出于表达的需要,也不一定非要拘泥于“三段式”,也可是“两段式”、“四段式”等)。所以,我们要想让学生顺利地从“写话”过渡到“习作”,一定要让学生明确“习作”与“写话”的区别,树立学生的习作意识。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和习作的必然要求之间的相适应,既要讲究内容与形式的完整,又要照顾到学生写作能力的实际情况,适当地放低要求,切不可有超出学生能力的要求。
二、要多措并举,引导学生顺利地从“写话”过渡到“习作”。
让学生过快乐的生活是教育的真谛,是教师的天职。坚决落实课标精神,切实降低作文要求,让每一位小学乐写作文,这就是搭好从写话到习作桥梁。在“搭好桥”的同时还应该像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学步导幼儿”那样,扶着学生过好桥。怎么扶??
1.放胆写文,抓好日记。?
让每位学生有内容可写。鼓励学生不拘形式地写写:今天我看到(听到或想到)了……读了书(课文)我知道(想到)了……我学会了……我会做……说说我的心里话……我想告诉你……给你说句悄悄话……这里真好(真不好)、今天的天气……妈妈(或者别的什么人)说……?
?鼓励学生不拘形式地写自己想象的东西:天上的云——,喜鹊告诉我——,小河的故事,大树爷爷——,小草——,小猫——,老母鸡——,我要——,等等,等等。?
??激励多写日记,坚持写日记。
日记更是不拘形式,一两句、三五句都可以,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经常组织交流,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2.读写结合,学有样子。?
课文是习作最好的习作范文。我们应该从单元整体出发,做好习作教学的单元整体备课。阅读教学不仅仅要读懂内容,还要学习作者是怎样怎样观察和表达的。学生从课文学方法,运用在自己的习作中,就会乐写、能写。?
例如,人教版小语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一组的专题是“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几篇课文都是表现这方面内容的,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习作要求是:在综合性学习活动和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愿意把自己的习作读给父母听,分享习作的快乐。在教学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选择了什么样的内容,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观察和写事情的经过的。与此同时组织开展“我们自己的课余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然后展示交流活动成果,在口语交际中学习运用从课文学到的表达手法进行交流。最后在习作教学中,进一步学习运用这些观察和表达方法完成习作。?
3.先说后写,扶着过桥。?
先说后写的实质是把内隐的作文构思活动外显化,通过交流、互相促进,学习表达。不仅是中低年级,就是高年级,必要时也可以先说后写。?
具体操作一般可以分作三步走。第一步,审题时想一想、说一说:我要写什么内容,在互相交流中使每一位学生明确自己可以写什么,都有话可写。第二步,具体指导时想一想、说一说自己要写的具体内容,在互相交流中使每一位学生知道怎么写。第三步,在学生动笔写的时候,遇到难处再想一想、说一说,使每一位学生都能顺利地写下来。?
4.结合实践,教给方法。?
整个小学阶段都应该读写结合,围绕“顺序、特点、重点、想象、修改”五个基本方面,结合学生实际,反复指导和训练观察和表达,学习各种观察和写作方法,逐渐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出特点、适当想象,学习修改。三年级可从低年级写话的具体实际,从前两点学起,逐步增加,反复练习,到了四年级涉及到这五个方面,高年级则全面提高。??
5.评价激励,享受快乐。这更是“搭好桥、扶着走”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牢记:作文评价要让每一位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要充分利用评价手段,和学生自己做纵向比较,肯定学生点滴进步,激励他们努力再努力。?好作文是夸出来的。老师一定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多体谅小学生习作的困境,多发现学生写作的成功和进步,这是用好评价激励的关键。?
?小娃娃写流水账就是写作文,要肯定这就是能写自己的作文。老师要在此基础上稍作引导:写几句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把关系不大的话语删掉一些,就是好作文。
特别要注意课标“评价建议”中的一段话:?写作的评价,应按照不同学段的目标要求,综合考察学生写作水平的发展状况。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的写话兴趣;第二学段是习作的起始阶段,要鼓励学生大胆习作;第三、第四学段要通过多种评价,促进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这里提出了各学段评价的重点,一定要认真落实。
严格按照习作目标,有区别有层次地评价学生的作文:“能写出??”、“写得不错”、“写得好”、“写得很好”、“写得真好啊”,根据实际客观地肯定他的优点或进步。绝不说一句伤害学生习作自信的话,绝不做一点点伤害学生习作兴趣的事情。?
总之,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和贯彻“课标”精神,切实降要求,促乐写,采取积极的教学策略,就一定能搭好从写话到习作的桥梁。
如此说来看似简单,但是真要具体操作真还需要老师们大动一番脑筋,所以我认为要先让学生痛快的说,说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然后在落到真实的写上,写出自己说出的话。教师要循序渐进渗透习作知识。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写话和习作之间的桥梁一定会搭得牢固而美观。
字数:2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