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核心要素与实践路径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0期   作者:黄雪珍
[导读] 本文提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核心要素是“以人为本”教学理念
        黄雪珍
        江门市新会第二中学
        本文提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核心要素是“以人为本”教学理念、语文基础知识以及语文学习方法。基于此本文提出了高效课堂的教学建议:以学生为主体,从兴趣点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感知文字的美感,提升语言基础知识;开展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开阔学生视野。
摘要:高效课堂;高中语文;实践路径

        在高中语文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更新和改进教学方法,构建合理高效的语文课堂,引导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魅力和价值。促使学生在优质的教学环境下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因此本文通过分析高效课堂的核心要素,让老师和学生都能够了解和认识到核心要素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建议教师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教学。
一、高效课堂的核心要素
        高效课堂指的是以科学的教学理念为指导,通过择灵活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师生的协同努力下实现“教学效率”、“教学效果”、“教学效益”的有机统一。核心要素如下:
(一)“以人为本”教育理念
        教育的本质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高中语文教育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同时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思维能力。由此可知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核心要素之一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地位。因此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地位平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充当引导和组织者,营造和谐课堂学习氛围。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学情以及生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站在学生的立场感受学生情感变化。比如在阅读《再别康桥》时,采取以学生为主体、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策略。首先通过诵读,了解诗歌中的音节、押韵等特点。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这首诗美在何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从而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式学习法。最后学生上台展示学习成果。
(二)语言运用与构建能力
        高效的语文课堂前提是学生拥有扎实的语文基础,扎实的语文基础主要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高中语文教材内容十分丰富,包含了古文、散文、诗歌、剧目等多种文体,不同的文体艺术形式不一。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修辞语言艺术,促使学生在遣词造句、言语表达及写作等提高十分具有必要性。二是学习潜能,学生的求知欲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发挥出相应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升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提问和客观评价他人观点。
(三)语文学习方法
        实现高效课堂教学,最关键是引导学生采用高效学习方法。第一,自主学习方式。现在要改变学生传统被动学习方式,积极主动灵活学习,使学生在课堂教学时想学、会学、学会思考。这种方式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第二,合作学习。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特点,学生间进行合作共享,可以提高学习质量和效果。第三,探究性学习。学生在学习中要善于提问和研究,提高分析理解能力。


二、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核心要素实践的路径分析
(一)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
        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首先了解学生的特点,尊重学生的思维观念,给学生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表现自己的真实情感。当前的学生信息素养较高,学生可基于学生的兴趣特点,构建相应的教学情境。例如《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教师首先准备好开场白:“这里是一座平静的小镇,也曾经是最恐怖的死亡工厂;这里见证着人性的堕落,也凝结着一个民族的苦难;这里是人类历史无法跳过的一页。”从而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奥斯维辛二战期间的图片(集中营的犹太儿童,集中营里堆积如山的尸骨),并配上相应的文字。基于图片内容进一步提问:同学们,当看到这些资料和图片的时候,你们有何感受?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对于文章的理解。
(二)增强语句理解,提升语文基础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中明确指出了语文构建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感受教材文本中的语言文字美,然后教导学生基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文章的内容。在这个阅读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标记处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来理解文章的内容,比如掌握其表达方式。例如《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文章对出的景物描写值得学生鉴赏,如:云、月是淡淡的,树色是阴阴的……但与我无缘。在阅读这些词句时,教师要让学生仔细品味为什么这美景与作者无关呢?另外文章的修辞手法也是非常具有特色。“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舞女的裙给人一种美好、轻盈、舒展、动感的联想,生动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随风舒展的娇美姿态。其中“似牛孔”“似轻纱”,更是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月光下的荷叶和荷花那种飘渺轻柔的姿容。通过理解和把握这些比喻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朱自清眼中别样的世界。
(三)开展合作探究,转变学习方式
        教师作为课堂上的重要主体,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考虑阅读材料、学生差异、教学要求等多个方面的因素。教师教学中让学生组成一个探究团体,在活动中学会倾听、对话、沟通。比如:学习庄子的《逍遥游》,有的学生就以“庄子真的逍遥吗?”、“庄子哲学的存在价值”、“人文庄子”等为题,以组为单位,激发他们的欲望。同时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在阅读前进行如下的自我提问:文章体裁我是否了解?作者生平及思想是否把握?阅读文章后要达到怎样的目标?我有信心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吗?。在阅读前设置相应的小组阅读任务监控表,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收获语文学习心得。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更加强调学习方法的重要性,部分语文教师已经开始重视课堂教学的质量,但由于未能明确高效课堂的核心要素,以及缺乏相应的教学手段,本文基于此提出了相应教学建议,同时也希望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进一步丰富高效语文教学课堂的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王莉.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核心要素与实践路径分析[J].考试周刊, 2020, 000(014):43-44.
[2]张旬丽.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核心要素与实践路径分析[J].神州(上旬刊), 2019, 000(008):2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