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音乐课堂歌唱教学的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0期   作者:金春明
[导读]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全面发展已经成为了当前的主要育人目标,
        金春明
        四川省彭州市延秀小学  四川   彭州   611900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全面发展已经成为了当前的主要育人目标,音乐课程的重要性突显,已经成为了当前小学阶段的重点学科。歌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高效的歌唱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能力,激发学生的艺术灵感,感悟作者思想,对于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要想实现这样的歌唱教学目标,老师必须要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重点的培养学生的歌唱兴趣和音乐能力,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几点浅见。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歌唱教学;综合发展
        引言
        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音乐为其提供了强劲的动力,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的重要性突显,已近成为了小学阶段不可缺少的重要学科。在传统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的问题,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受到了一定的遏制,对小学生的发展尤其不利。歌唱教学是音乐课堂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在实际的教学环节,老师要注重学生的歌唱体验,结合当前的育人要求,构建高效的歌唱课堂。下文对此进行简要的阐述。
        1 小学音乐课堂歌唱教学现状
        歌唱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歌唱能力,在小学阶段,歌唱教学尤其重要,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落实素质教育思想的途径之一,但是在当前的小学音乐课堂歌唱教学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教学现状不容乐观。首先,老师缺乏正确的教学理念。音乐属于艺术类学科,不属于考试科目,许多的老师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忽视了歌唱教学的重要性,在歌唱教学环节存在盲目性的情况,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音乐,歌唱方面的知识很少普及,这种教学方式会严重的削弱歌唱教学的重要作用,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尤其不利,学生在上课中兴致不高,表现消极,对音乐学科会逐渐的失去兴趣,最终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其次,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存在问题,对音乐的认知仅仅停留在浅显的层面,把音乐当成了单纯的娱乐,没有对 音乐作品进行深入探究,无法发现音乐的魅力。基于此,针对当前小学音乐课堂歌唱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老师需要重点的做出改变,结合综合性发展的育人思想,创新教学方法,构建高效的小学音乐课堂,助力学生的发展。
        2 小学音乐课堂歌唱教学策略
        2.1创设歌唱教学情境
        在小学阶段的歌唱教学中,老师必须要应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合理的教学方法可以起到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小学生因为年龄比较小,在音乐课堂上,注意力经常分散,这也是歌唱教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了促使学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老师可以创设歌唱教学情境,利用情境教学法来改善当前的教学现状,在情境中,学生们的注意力可以保持高度集中的状态,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激发自己内心的共鸣,为歌唱注入灵魂,从而实现歌唱教学效果的提升。

情境创设的方法有多种,媒体情境创设属于一种最直接也是最高效的情境创设方式,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结合实际的歌唱教学内容,营造出相应的教学情境,利用图像和音频,给学生带来一种置身于其中的体验,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增加视觉体验,从而开展高效的歌唱教学。例如,在学习《如今家乡山连山》这一课的时候,笔者就开展了营造歌曲的意境的歌唱教学。笔者先为学生中展示几幅名山大川的图画,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说一说自己家乡的美景,为活跃课堂的教学,教师可以将音乐与文化相联系。学生可以描述出自己美丽的家乡,随着音乐进行描绘,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学习这首歌的演唱,在演唱的时候,如同走进山林田野中,感受自然的魅力。总之,营造歌曲的意境可以酝酿学生唱歌的情绪,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
        2.2加强歌唱指导
        老师在小学音乐课堂歌唱教学中属于绝对的核心,小学生因为年龄的关系,他们对各种歌唱知识缺乏有效了解,全凭老师的教导,为了增加学生的音乐知识储量,激发他们的音乐能力,在实际的教学环节,老师要开展高效的引导和教育,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音乐专业性知识和唱歌技巧。老师可以亲自为学生做示范,在学习一首作品之前,先对作品的演唱方式进行示范,让学生注意自己的发音、气息、速度以及换气技巧等等,然后带领学生们进行合唱,及时的指出学生在歌唱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促使学生良好音乐素养的形成。在歌唱气息运用的方面,我们可以具体来讲,对于一些情感比较浓烈,节奏强烈的歌曲,比如《黄河大合唱》,教师要指导学生将自己的气息变得沉稳,节奏要掌握,但在演唱一些轻松活泼的歌曲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吸气和吐气的灵活变换。要注意字词的轻柔,在演唱抒情歌曲时,要在歌曲中表现情感的流露。学生只有掌握了音乐演唱的方法才能提升水平,教师要在教学时注重学生技巧的教学。开展合唱团活动可以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学会了表演与歌唱,为了让合唱训练取得成效,在合唱教学前,老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正确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根据学生的声线特点来制定教学分组,保证成员能力之间的互补,激发学生的歌唱兴趣,使学生额可以更加积极的投入到歌唱中。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开展教学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尤其要注重歌唱教学设计,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歌唱兴趣,发掘学生的音乐潜力,增强学生对于歌唱的兴趣,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的热情,让他们漂流在音乐的海洋中,驰骋在动人的歌声中。
        参考文献
        [1]戴晓林.关于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歌唱教学策略探讨[J].北方音乐,2019,39(22):160+168.
        [2]伍菊香.钢琴即兴伴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4):70.
        [3]林雨琪. 浅谈小学音乐课堂几种激趣方法[C]. .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8(一).: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8:439-440.
        [4]王鹃. 浅谈小学音乐歌唱教学[C]. .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十二).: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7:616-6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