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明建
渝北区特殊教育学校 邮编:401120
【摘要】:以聋校体育教学为契机,逐步培养和提高聋生的独立能力、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和良好的体育道德,最终形成其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力图让聋生理解个人与群体社会的密切关系,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并了解和接触社会,从而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在体育锻炼中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逐渐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品德。
【关键词】:聋哑学生 体育教学 培养社会适应能力
1.问题的提出
专家指出评价一个人成功与否,不仅仅要看这个人的智商(IQ)如何,还要看这人的情商(EQ)如何。现在又研究出一个新的指标——逆境情商(AQ),即人们将不利局面转化为有利条件的能力。这也就反映了一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聋哑学生由于特有的身体缺陷,自私自利,不懂关心他人和集体的行为比较常见。而体育活动对于发展聋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聋生,合作和竞争意识、交往能力、对集体和社会的关心程度都会得到提高,而且,聋生在体育活动中所获得的合作与交往等能力能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2.什么是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是指个体有效地应付和顺应社会生活环境,使个体内部以及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保持平衡与协调的一种状态。社会适应有两种方式,一是个体通过调整自己的态度和改变自己的行为以适合外部环境的要求,这属于生存适应;二是尽最大可能去改变环境使之适合自己发展的需要。社会适应实际上就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的过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关于现代化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四项培养目标):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与人共处、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创造)所反映的都是社会适应方面的基本要求。
3.在聋校体育教学中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培养聋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1 让聋生在体育活动竞争中体验集体和个人的作用
培养聋生的竞争意识是现代社会对聋校教育的必然要求,因为现代社会本就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一个没有竞争意识的人是很难适应社会生活的。每个人都有一种追求优越的欲望,它推动人们努力补偿自己的不足,发奋图强,获得成功。这种补偿心理在人的一生中都在发挥作用。由于体育活动本身具有竞争的行为,或是交替引起合作与竞争。同一小组的成员在为了一个共同目的,或为了能显示个人之间差别的小组目标而努力时,相互之间也可能会发生竞争;几个小组在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时,也可能会彼此发生竞争,而小组内成员间则可能出现高度的合作。体育活动的竞争性特点,对于培养聋生勇敢进取,激发个人动机,提高工作效率,树立远大志向,形成健全的个性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只要善于利用这条规律,就能有效地激起聋生的竞争行为,培养其竞争意识。首先经常运用比较的方法,能使聋生看到自己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差距,这是激发竞争意识的第一步,只有看到差距,才会有补偿差距的愿望;其次找出差距后,就可以引导聋生去努力补偿了,常用的方法如激将法,就很容易取得效果;再次要培养聋生的创造性思维,因为一个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就是一个具有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的人。例如在快速跑教学中,为了让聋生跑得更快,更加积极练习跑步,教师可以这样引导:你们谁想做全班跑得最快的人,哪么你就要努力付出!结果很多聋生都积极去练习快速跑,你追我赶。最后比赛更是谁也不服输,个个都力争上游。所以,教师要善于激发聋生的求知欲望和求知兴趣,鼓励聋生勤动脑、动手、动眼、动口,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用自己的思路去解决问题。当聋生表现出其“新思想”,有了“新发明”后教师应及时予以表扬,并鼓励其坚持探索。
3.2 用良好的体育道德引导聋生在体育活动中学会尊重他人
良好的道德可以让人受用一生。因为每一个人都要受到道德的制约,只有拥有了良好的道德,才能保证其一生都能健康发展。所以在体育教学中,优秀的体育教师总是把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作为自己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3.2.1 在体育活动中培养聋生良好体育道德的意识与修养
在聋校体育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教育聋生提高对体育道德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念,只有观念正确,才能识别哪些言行是道德的哪些言行是不道德的;其次要加强聋生的道德修养,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习惯,只有对自己严格要求,不断提醒和督促自己,才会让良好的体育道德成为一种习惯而表现出来;最后要大胆实践,因为体育道德是在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中非常自然地表现出来的,所以要在实践中加强锻炼,从而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例如:在活动时要尊重他人的体育兴趣和爱好,不要长时间地占用体育器材和体育场地;比赛中不要故意伤害别人,服从裁判的判罚;观看各种体育比赛时,遵守公共秩序做文明观众;正确对待比赛的输赢,做到胜不骄败不馁。不仅体育,任何社会领域都需要道德的引导。而且道德的内容在不同时代和人群中也是不断变化的,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3.2.2 在体育活动中让聋生表现出对他人的关心与尊重
要让聋生在聋校的体育活动中,理解竞争与合作的意义,关爱与尊重运动能力弱的同伴,正确处理体育活动中“场上对手”与“场外朋友”之间的关系,个人健康与群体健康的关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从而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养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例如:在上篮球课时,组织学生进行篮球赛,比赛时两组对手互相对抗,竟争激烈,互不相让,但比赛完后,他们又是朋友,有说有笑。懂得尊重对方和关心对方。
3.3 体育教学中对聋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国际上有一句话比较流行的讽刺中国人的话:“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十个中国人在一起是一头猪。”,这句话的深层含义其实就是说中国人个人能力超强,但团队合作却极差。所谓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而实现共同目标,最终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合作学习具有让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乐中求学,在学中取乐”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完全符合素质教育的观点,使生一起很轻松的进入新的环境,摆脱了原来旧的“单打独斗”的局面。所以为使聋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进一步增强,体育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其具竞争行为,让一个团体为了取得好的成绩而与另外一个团体展开竞争,竞争中在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取得好成绩的前提下,怎样更好地把大家的力量集中起来战胜对方,这就是合作,这就要求每个学生要具有相互之间的合作意识。
3.3.1要树立合作的榜样
同伴是生观察学习的榜样,老师对有合作行为的生的积极评价和鼓励,会激发其他生向他们学习的动机。同时,在合作游戏时,生经常通过观察,模仿学习其他生的合作行为。因此,老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强的生与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弱的生一起游戏,是一种树立榜样的好方法。
3.3.2创造合作的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生一同游戏学习的机会很多,如跳绳、跳橡皮筋、接力等。在游戏中,可以给孩子们分配不同游戏角色,因此孩子们彼此之间便必须共同商量、友好合作、互相配合,才能使游戏顺利进行下去,孩子之间相互交往,都可以为生提供大量的学习与实践合作的机会。
3.4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培养自己最基本的生存能力
聋哑学生由于自身缺陷,所以比较依附大人,缺少独立自主的能力。所以在体育教学中要多给聋生创造独立实践的机会,例如在聋哑四年级跳山羊教学中,有个别聋学生过分依赖老师的帮助和保护,离开老师的帮助和保护就不敢跳,躲在一边,没有练习。这时,老师就要要求学生要自信,不要遇到挫折就躲在一边,要大胆面对困难,这样才能独立完成跳山羊的动作,然后才教会他们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的方法,去除学生害怕受伤的心理,然后鼓励他们要多练习,让他们明白只有克服依赖的思想加强练习,才能独立完成跳山羊的动作。从而从小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使学生成人后能独立地面对生活,使得学生能经受住命运的打击,让学生无论在怎样恶劣的环境都能不屈不挠地生活。面对困难挫折不逃避。
结束语: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聋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是一项十分细致而复杂的工作,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聋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聋校体育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和业务水平,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适应社会、有合作和创新精神的现代的青少年。
【参考文献】:
1、 吴晨霞《浅谈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中教师的作用 》
2、《怎样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伽玛健康网
3、《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网 络
4、《中国社会体育学》卢元镇编著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