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丽瑶
昌黎县龙家店学区龙封台小学 河北 秦皇岛 066600
摘要:幼儿的互动性较强,在幼儿园课程的教育中,如果教师只重视室内教学,而忽视幼儿的独立活动;在教学中没有重视幼儿的主体作用。那么幼儿的注意力和观察力及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所以教师应该以提高幼儿核心素养为主开展游戏教育课程,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为教育改革的目标。只有幼儿的积极性得到了提升,才能使幼儿的核心素养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到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教学;作用;途径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幼儿刚刚开始接触一些新鲜的事物,对于社会中很多的事物都不了解,而且幼儿的思维和学习能力都没有成熟,理解能力也比较差,对于一些比较深层的内容无法理解。对于幼儿而言,他们对身边出现的一些事件都会比较好奇,对很多事物也有好奇心,幼儿根据自己的体验来了解遇到的事物。对于幼儿来说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使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是最有效果的,而且幼儿也愿意在游戏中学习相关的文化知识。
1游戏对幼儿教育的作用
游戏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幼儿通过游戏活动可以得到心理的满足。对于幼儿来说,游戏活动是幼儿追求快乐的重要活动方式,幼儿可以通过游戏活动开发智力、丰富语言活动,使身心都得到发展。除此之外,游戏当然也是幼儿阶段所有孩子最普遍的活动之一,游戏符合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因此,幼儿园教育中教育与游戏的完美结合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方式。
2幼儿园游戏教学的应用途径
2.1在晨间活动课程中渗透游戏化元素
对于晨间活动课程而言,这一课程开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知识学习之余,有时间去锻炼他们的体质,关注的是幼儿的身心健康问题。教师从幼儿的年龄特征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身心发展实际情况,以游戏化的设计思路来呈现晨间活动。这样的话,能够使幼儿每一天都沉浸在自己喜欢的游戏中,使其身心愉悦地投入知识学习中,提高他们园内的生活和学习质量。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在“种植角”开展种树比赛,让他们为自己种的树浇水、除草等等,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还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生活观察力。另外,教师可以将幼儿喜欢的攀爬和跳跃活动融入课程设置中,如可以将投掷活动改编成“奥特曼打怪兽”、将平衡力训练活动改编成“小山羊过桥”的游戏。这样一种丰富且新型的游戏化课程设置,能够有效吸引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高效完成晨间活动任务。
2.2在区角课程活动中渗透游戏化元素
区角活动指的是为幼儿提供的具有主题特征的区域活动。幼儿园区角活动的内容比较丰富,涵盖语言、美工、艺术、绘画等方面的内容,这一活动形式的主要价值在于让幼儿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达到培养幼儿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提升的教学目的。例如,在组织阅读区角活动时,幼儿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阅读绘本内容中的人物进行分角色表演,让他们在具体语境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并在这样一种游戏活动中,强化他们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增强阅读区角活动的开展效率。又如,在组织建构区角活动时,为了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建构方法,提高他们自主建构的能力,以拓宽他们的思维空间,幼儿教师可以采用游戏化的组织形式,让幼儿以合作的形式分工开展,让他们每一个人都参与到活动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来,在合作中共同突破难关。
2.3在游戏中融入有用的知识
教师在幼儿园课程教育中,利用游戏教学法进行教学时,主要是为了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在开展游戏教学时,可以在游戏中融入一些有用的知识。
例如,在“中国娃”的主题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幼儿掌握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比如中国结、福字等,让幼儿通过制作简易的中国结,进而激发幼儿对线绳的兴趣,可以进一步引申出翻绳的相关内容,以及系鞋带等跟绳子有关的活动。教师也可以开展拔河等团体性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成长,在成长中进行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提升个人能力,进而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身心发展还不成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还比较薄弱,因此教师在开展游戏化教学时,一定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他们的需求进行教学设计。只有幼儿有了学习的兴趣,他们才会愿意学习。同时,教师应该为幼儿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这样能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成长,让幼儿在幼儿园中得到能力的锻炼,进而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
2.4课程同户外游戏的结合,锻炼幼儿的创新能力
课程同户外游戏的紧密结合,需要教师尊重孩子们的个人意愿,实行有目的的指导,在丰富他们表现形式的时候,让幼儿单独的去完成一些游戏,这样在锻炼他们创新能力的过程中,也能起到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要提前做好相应的调查工作,准备好道具和设备;其次,以小、中和大班的顺序以参考标准,制定一些符合游戏需求的器材。假设中班的孩子具备极强的好奇心理,喜欢一些以往没有看过的玩具,那么教师就可以利用矿泉水瓶,将其制作成为梅花桩,或者是借用纸箱制作成飞盘等,诱发他们到课外进行游戏。此外,体育课程活动中,如若发现有的孩子喜欢呼啦圈,带着他们走出教室、深入到校园中,主动去探索一些全新的玩法。部分小朋友喜欢将呼啦圈当作是汽车的“方向盘”,然后向着前方奔跑,向着右边转弯,对此,教师可以实行一些转圈圈、连火车的小游戏,在新游戏中,孩子们的兴趣也能达到一个最高点。整个过程中,教师还要遵循孩子的实际情况,尽量将活动的量保持在一个最合适的程度,不要过于的盲目跟风,却忽视掉了孩子们的真实情况。最好是根据他们的表现,充分发掘孩子的闪光点,给予相应的肯定和鼓励,这样才能让他们在更多的活动中去锻炼自身的创新能力。
2.4对游戏活动进行延展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幼儿游戏教学的开展不能单纯局限在课堂中,要想提高游戏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就要将游戏活动延展到课外,使幼儿对游戏教学保持新鲜感的同时充满参与热情。幼儿本身就对一切有趣的事物都充满新鲜感和想象力,但也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而阻碍幼儿的健康成长。所以,幼儿教师要充分重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形成,要将德育与游戏教学充分结合在一起开展幼儿教学活动,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优秀品质,给幼儿构建健康的成长环境。如,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红绿灯的知识教学时,可以带领幼儿在幼儿园的户外开展游戏情境模拟活动,通过亲身实践增强幼儿对知识的掌握。教师可以让幼儿扮演老年人、学生、儿童等角色,在户外布置十字路口的场景,然后引导幼儿自己去判断如果红灯亮起时应该怎样做,遇见老人时是否应该搀扶等,幼儿教师可以在一旁及时对幼儿的行为给出评价,表扬做得好的幼儿,增加幼儿的参与信心,全面提高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幼儿不仅能够学到交通规则,增强交通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也能培养尊老爱幼的优秀品质,全面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结束语
教师在幼儿园课程教育中运用游戏方法进行教学时,一定要以提高幼儿的核心素养为主,开展相关的游戏化教学。教师应当在课程开始之前充分地了解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不断地提高游戏化教学的价值,从而使每个幼儿都能够在游戏化教学中不断完善自身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雪婷.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5(36):28.
[2]蔡四九.游戏相伴快乐学习——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探索[J].考试周刊,2017(44).
[3]王莉莉.沟通从心开始——浅谈幼儿园谈话活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