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雨卉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611731
摘要:国际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形势下,就业市场也在呈现出面向全球化迅速发展的重要趋势。中国经济若想获得更深入的发展,在世界上占据更有利的地位,就需要一大批既能掌握住精深的专业知识,又具备较高的英语素养、英语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以及国际市场知识掌握量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本文进行分析基于就业市场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育的改革策略,带给实践教学工作有价值的指导。
关键词:大学英语;就业市场全球化;改革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在不断地加快,社会上对于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增加。为了将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增强,并且能够有效的顺应目前就业市场全球化的发展大环境,就必须要积极的改革大学英语教育。面对当前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以及很多大学的实际教学情况,做好科学的革新英语教育工作尤为关键。
一、就业市场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迫切性
首先,在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方面。目前多数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环节,还是存在一定的误区的,由于错误的认知,导致对最终的英语教育质量产生一定程度的阻碍。例如,学生不能深入的掌握住英语词汇,对于英语学习的理解程度不高,不能真正的热爱学习英语这门学科,往往不能熟练的运用英语语法。同时,学习英语期间,还有突出的负面表现就是,大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较弱,而且缺乏较高的英语听力素养,所以也是降低英语综合能力的关键因素。长时间以来,学生因应试教育的学习环境背景下,不重视英语口语学习,而且存在英语口语方言化严重的现象。部分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不高,信心不足,甚至形成抵触的心理。以上的诸多情况,均不能满足就业市场全球化背景下的企业对于人才的提出的要求标准。面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应该注重革新英语教育模式。
其次,在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方面。目前,很多的大学英语教学主要是延用传统的班级教学模式,主导者是教师,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上。授课过程中,教材知识的传输是主要的内容,教师往往忽略听力水平的提升、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这些因素,均是引发当今社会学生不能顺畅的进行口语交流的原因。而且课上的时间,往往还是课文翻译占据的时间更多,学习氛围枯燥乏味,是降低学习热情的关键因素之一。另外,因大学英语教材的影响,目前大学英语教育并未实现跟学生英语学习的特殊性进行良好的适应,也就是并未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很多学生具有明显差异化的学习基础,但是如果缺少针对性的英语教材,那么就不利于人才的培养,达不到就业市场全球化背景下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较强的关键需求标准。
最后,就业市场全球化的推动。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发展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发展更多的受到世界范围的经济协议、经济规则的规范与约束。我国在国际经济发展大潮中,融入的程度在不断的而深化。由此对于英语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的增加,而且逐渐的提升人才质量水平。
但是,鉴于当前大学英语教育工作的现状,还是比较多的运用传统的教学形式,不能积极的顺应就业市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所以需要加大力度进行革新,将此内容置于关键的地位上。
二、就业市场全球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策略
(一)优化课程设置
对大学生英语教育展开课程设置期间,需要全面的分析课程学习者的背景,一方面进行分析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另一方面就是进行分析社会的需要。适当的设置相应课时的精读课、听力课,期间教师需要穿插进行口语练习。教学内容的设置过程中,对于听说读写译各方面内容科学的安排比例,让这些部分能够系统化的发展,具备较强的针对性。教学主要目标、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上,同时着重的培养学生翻译、理解语法并正确的运用语法上,之后引导学生积极的练习,强化英语知识的运用,提升实践应用的能力。
(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教师是进行教学的重要人员,教师的备课质量、教学质量,对于人才的最终培养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课堂教学期间,教师要将主人翁地位充分的予以学生,教师充当引导者的角色。教学时,要做到因材施教,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多样化的教学。例如,科学的运用多媒体教室、音像设备以及网络设备等,给学生呈现出视觉、听觉共享的学习氛围,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期间让学生了解到,在就业市场全球化背景下,相关企业的发展状态,在学生的心中形成一定的认知,知晓自身要如何发展,才能适应这种态势,了解到自身的需求,进而辅助自身改善学习的方式。
(三)营造积极的英语学习环境
全球化经济发展背景下,对于实践能力较高的人才具有大量的需求,给大学生学习英语创造一定的动力。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起各种各样的学习环境。例如,创办校园英语协会、增设英语播音电台、展开英语演讲比赛等等活动,给学生带来更多的英语实践的机会,增加英语学习的热情度。同时,创设全英语交流环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全英文交流,互相提出建议或者意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另外,需要调整测试的手段,评价学生英语学习能力中,可以学习国际上先进和科学的语言能力测试模式,诸如托福、雅思等,调整每一学期的英语常规考试内容,注重口语考试、听力考试,把英语学习切实的落实到增强实践运用能力上来。
结语:
当前处于就业市场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纵观大学英语教育,还有诸多的问题需要改善以及革新。社会对于学生的英语素质要求标准在不断的提升,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应该积极的优化,做到与时俱进,密切的结合起社会企业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情况,提供给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英语学习效率,并且增强自身的综合英语素质,能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胜任自身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曹艳艳. 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现状与思考[J]. 教育现代化,2019,6(91):70-71.
[2]刘晶,陈坚林. 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术英语教师身份建构研究[J]. 教育学术月刊,2019,(04):81-87.
[3]吴国玢. ESP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必由之路[J].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0(01):1-7.
[4]蔡基刚. 中国高校英语教育40年反思:失败与教训[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5):1-7.
[5]张华,许斌. 大学英语教师身份认同的现状与分析——基于浙江省5所大学的调查研究[J]. 教育科学,2017,33(04):6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