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统编历史教材编写特点及教学建议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0期   作者:彭海燕
[导读] 领导力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教育任务。所有学科的教师都必须使用有
        彭海燕
        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第一中学417700
        摘要:领导力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教育任务。所有学科的教师都必须使用有效的方法来渗透学生的道德教育。高中历史是学生根据新课程教育学生的重要方式,作为高中历史老师,您需要认真学习历史教科书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学生的教育。
        关键字:高中历史,统编版教材,立德树人,教学方法
        1高中历史教科书对立德树人实施的重要意义
         1.1新教科书的课程系统
传统历史教材的编写是按照中国史和世界史两条主线进行,中国史又分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现代史两大块,世界史也分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代现代史。在中国史这一条线中,古代史也好,近代史也罢,又都按时间顺序分别讲述每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三个部分的内容。而新课程历史教材,以“模块”加“专题”的形式,依据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革新了教育内容,增强了教育内容与社会进步、学术发展和学生经验的联系,以“学习模块加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高中历史教学的新体系。其设置了9个学习模块,即历史(I)、历史(II)、历史(III)3个必修模块和“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6个选修模块。必修(I)中的9个专题,都是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当然既包括中国史的内容,也包括世界史的内容。这样就打破了以前那种通史体系,以“模块”加“专题”的形式,纵横交错编写教材,体现了纲要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学生素养的提高和能力的增强。
         1.2新教科书的内容设计可帮助教师提高教育水平。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编辑的新教科书,为选择历史事实提供了权威依据,不仅增加和删除了现有教科书的某些内容,而且为改革开放后的历史研究新教科书提供了选择依据。吸收视角。熟悉的旧教科书的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例如,在第7课中,古希腊城市国家的形成与旧教科书对地理因素的重视有所不同,但这是铁器时代生产力与小农经济的结合。如:笔者在讲述“907年,存在了290年的唐朝皇帝,为藩镇所灭”这一史实时,通过设计优化教学方案,来挖掘教材的深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具体设问有:唐朝前期政治清明,生产发展,因而社会安定,国力强盛,历史上称之为什么?而到唐玄宗天宝年间,出现了怎样的危机?造成这种危机的原因有哪些?上述危机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它为什么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还有哪些因素大大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又是什么事件瓦解了唐朝的统治?唐朝灭亡的根源和直接原因是什么?这段历史的学习,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这样安排教学,既保持了学生思维的深入,又加强了学生对唐朝“强盛——衰弱——瓦解——灭亡”这段历史的整合理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高中历史统编教材落实立德树人教学的有效途径
        2.1借助单元主题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在高中历史教科书教育中,教师可以使用单元主题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并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例如,在《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单元中,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将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的历史结合起来,并对该单元的主题进行分析。叙述通过十四年抗战的历史事实和人民的解放,着重强调了中国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巨大贡献以及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主要作用。然后,利用本单元中的学习主题来执行教育任务,将引导学生从客观的角度分析真实的历史事件,认识到中共的领导是历史选择,并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张学良参与了9月18日事件和西安事件。张学良是中国抗日战争中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基于本单元的主题,学生可以对张学良的形象进行辩证分析,并从客观的角度解释张学良是否应被称为“抗日英雄”。结合一个单元的主题来进行讲座分配可以鼓励学生对本单元所教授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而对特定人的学习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历史辩证法,使学生对历史有新的认识。
         2.2在探究活动中改善学生的家园感觉
更高水平的学习要求学生通过将理论知识与特定的练习相结合并参加特定的练习来不断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高中历史教科书中设计的活动课,教师鼓励学生进行探索性活动,并指导学生围绕该课的学习内容来收集,组织和展示这些历史资料。在该课程中,学生可以灵活地运用和学习知识,并充分体现高中历史和道德的教育理念。例如,在开发以“家庭的感觉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演变”为主题的高中历史教科书时,可以采用独立探究,小组探究和课堂展览等各种方法,并将其与现有方法进行比较。全面了解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并加深对家庭和民族情感的了解和经验。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演变过程进行分类和总结,掌握中国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并在探索过程中引导学生建构时空观念。例如,在探究课中,老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三组。一群学生将研究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演变过程,并从不同时期的古代,现代和现代中国领土的角度比较和比较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如何产生。两组学生分析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并收集了代表民族国家的历史数据。
这三组学生通过浏览互联网和阅读书籍等各种渠道收集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并从历史,民族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家庭和国家的情感。弄清家庭和民族情感的主要内容,并知道如何发展和继承这一思想。在进行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责任和责任,强化其历史使命,并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3结语
在新的课程改革中,立德树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任务。高中阶段的所有科目都应采取有效方式来实践立德树人教育。高中历史是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工具。教师应根据历史教科书练习立德树人,并根据学科的质量不断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
[2]邓晓琳.探究立德树人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12):1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