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心理教育的途径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0期   作者:刘超
[导读] 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我国的经济建设事业和教育建设事业都迎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刘超
        天府新区航空旅游职业学院        四川省眉山市        620010

        摘要: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我国的经济建设事业和教育建设事业都迎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急剧升高,大学生群体在学业和未来发展上的压力也显著提高。正因于此,大学生群体当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急需加强心理教育进行抚慰。所以,在当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当中加强对于心理教育的重视程度已经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事,必须要让心理教育渗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当中去,从而为大学生群体的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同时大学生群体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未来的接班人,只有保障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才能够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充满活力和生命力。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教育;途径;
        前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群体成长的过程当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对于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除此之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心理教育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有着很大的积极影响,有助于大学生群体保持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可以更加正确地看待未来学业和事业的发展,使得大学生群体可以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为自身取得更大的突破、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一、心理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能发挥的巨大作用
        我国的教育事业建设不断完善,各大高校也在不断的扩招当中,这就导致高校每年向社会所输送的高素质人才越来越多,并逐渐超过了市场供需的饱和线。导致高校供应的人才数量远远高于市场所需要的人才数量,毕业生供大于求,导致大学生群体对于未来的忧虑越来越重,这也就在大学生群体当中催生出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只有通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心理教育,才能够让学生及时消除自身的心理问题,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参与到工作学习过程中去。
(一)心理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
  心理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要让大学生群体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维导向,而这都需要一个健康乐观的心理状态作为基础支撑点。一个心理病态的人,是很难对其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让其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和思维导向的;所以,心理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心理教育的延伸,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两者之间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只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能够通力合作,才能够解决大学生群体内容当中潜藏的心理问题,并为下一步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准备,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二)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
        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当中,只注重于对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和行为品德方面的指导和教育,却缺乏对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视程度。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当中长久以来都处于被轻视或忽视的地位,学生心理出现问题也常常会湮没不言,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地疏导,只会在学生的内心深处越积越深,直到将学生彻底压垮。

伴随着教育事业改革的深入,教育工作人员对于教育本质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逐渐明白心理教育对于学生的重要影响,通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开展心理教育,可以有效补足当下教育体系当中对于学生心理问题疏导的缺失,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心理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问询服务
  由于客观差异性的存在,以及互联网平台信息多元化的原因,导致大学生群体心理问题的多元性和复杂性,教师不能够在课堂上进行“统一式”心理疏导。一方面是由于教学时间有限,学生的心理问题多种多样,教师即便能够知晓每一种心理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措施,教学时间的限制也不允许教师对于每一个心理问题都进行详细地解说;另一方面是由于心理问题的解决不适合大庭广众下进行教育指导,不仅会使得对于学生的教育力度不够深入,学生的感触也不够深刻,对于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没有显著的效果,同时心理问题往往是比较私密的,学生在课堂上也不能够大胆地说出来,导致教师不能够进行准确的剖析和指导。所以,解决大学生群体心理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问询服务,让有疑问的学生可以在下课期间去找教师单独聊天解决。
(二)加强在心理教育工作开展过程当中的信息化建设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兴起,互联网平台的应用逐渐渗透进了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互联网四通八达,不仅表现出对于信息传递的快速性,同时也表现出互联网技术对于信息传递的私密性和隐蔽性。同时由于心理问题的私密性,所以绝大部分大学生群体在寻求心理健康咨询的过程当中都对于隐蔽性十分重视,通过加强在心理教育工作开展过程当中的信息化建设,可以让学生在互联网上以匿名的方式向教师寻求心理帮助,然后教师在互联网上对于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剖析和指导,帮助学生走出心理问题的困境,并且由于教师不知道是哪个学生所进行的心理咨询,也能够用平和的态度面对每一个学生,学生也知道内心的隐秘无人知晓,可以用一种平常的心态参与到工作学习过程中去。除此之外,由于互联网平台对于信息传递的高度隐秘性,也有利于学生大胆地说出内心更为隐秘的事情,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从而可以给出更加准确的指导,让学生可以更好的成长。所以,教师一定要在心理教育开展的过程当中加强信息化建设,以此来让心理教育模式更加完善,更加值得学生信赖,从而让学生可以更加轻松地说出内心的隐秘,有利于加强教师对于学生心理状况的了解。
(三)加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能力的培养
  由于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开展心理教育,这就加重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职责,同时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个人能力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掌握最基本的思想政治教学能力,还要求教师必须对于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思维运行规律有一个深刻的理解,以及对于基本心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才能够承担起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重担。
结语:概括地说,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当中进行心理教育,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可以让学生能够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学生学业进步和工作发展,同时大学生群体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未来的接班人,只有保障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才能够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充满活力和生命力。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加强对于心理教育的重视程度,让心理教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辅助,从而对于学生造成更加深远的影响,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维导向。
参考文献:
[1] 白晓玲,贾辉.基于高校辅导员视角对艺术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动的研究[J]. 办公自动化. 2019(02)
[2] 陶艳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应用分析[J]. 现代农业研究. 2019(01)
[3] 侯诗宜.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探析[J]. 卫生职业教育. 2019(01)
[4] 陈聪.积极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J]. 科教导刊(下旬). 2018(12)
[5] 饶静.借用心理学方法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J]. 世纪桥. 2018(12)
作者简介:
刘超(1989.10—),男,汉族,籍贯:四川南充市,天府新区航空旅游职业学院,研究方向:高校思政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