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茂德
福建省仙游金石中学 福建莆田 351200
摘要:历史是高中时期的一门基础学科,同时也是一门比较重要的学科。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历史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度”与“效”成了当今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重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并且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实施教学,同时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使学生对所学的历史知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因此来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的教学目标,促进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度”与“效”
在历史学科教学体系中,“度”与“效”的问题一直都是教学重点和难点。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的综合发展为基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将历史教学的两大环节和内容进行优化,以此来构建高效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从而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方法更先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厚,进而在有限的课堂教学实践之内开展更高效的高中历史教学。然而在现阶段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度”与“效”并没有发挥其作用和优势,而这也是影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比如以下几点问题就是当今高中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当今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资源的短缺,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现阶段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有受到考试制度的影响,一些教师对考试中涉及到的内容进行了重点的讲解,而对考试中不涉及的内容则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教师所讲述的知识基本上都是课本上的知识。但是从历史学科的特点来看,该学科所涉及到的内容较多,学生除了掌握课本上的知识之外还需要结合课本内容进行拓展性的学习,但是由于教师讲述的内容不全面,所以导致学生对整体知识体系的了解不全面,最终影响了教学质量。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得到了拓展,除了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获取知识之外,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各种媒体、展览等方式都可以获取知识。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只讲述课本上的知识已经无法满足当今学生的学习需求,如果不及时改正这些问题还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方式陈旧,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了教学资源短缺之外,教学方式陈旧也是当今高中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具体的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之内让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所以盲目的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对于学生是否理解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熟不知历史是一门具有较强探究性的学科,并且记忆方式比较重视理解性记忆。但是教师一般都会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记忆,这种记忆方式既无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无法使学生感受到历史学科的乐趣,最终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度”与“效”之间存在的关系
一说到“度”与“效”的关系我们会想到科学教学,因为“度”与“效”在课堂教学中最为常见,它是反应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效果的重要途径。然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度”就成了高中历史多样化教学的体现,也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手段的方式,并且和教学中的“效”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是实现“效”的重要途径。此外,“效”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取得成效的体现,也是检验教学中“度”的方式,并且通过学生的参与来优化教学方式和方法,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但是从另外某种意义上来分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度”与“效”是相互依存的,两者有着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关系。
所以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好教学策略,并且优化两者的关系,从而促进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度”与“效”的结合策略
(一)深挖教材内容并且加强对学生的了解
以人教版高中历史《鸦片战争》这一课程为例。在开展本节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把握好素质教育之外,还需要从“度”与“效”入手开展教学,通过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全面的了解本节课程的内容,从而使学生对本章节的基础知识以及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地点等等进行全面的了解。同时也让学生们感受到中华民族抵抗外来侵略的精神,以林则徐为代表的抵抗鸦片的精神等等,将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明确。如果说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事件,那么战败的原因又是什么?以这些问题为引导教师可以开展知识测试,通过测试来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并且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等等。然后在结合学生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和设置教学目标,以此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使“度”与“效”和本节课程进行有效的结合,进而使教学效率发挥到最大。
(二)明确教学方向,注重开展因材施教
在开展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和这两个大的方向和环节入手,并且以生本教育理念为基础开展高中历史教学,明确教学目标并且注重开展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发展,从而实现在“度”与“效”的衔接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开展人教版高中历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这一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在整合“度”与“效”关系的时候融入本节课程的教学内容,以此来明确教学方向,比如夏和商制定的行政管理制度以及西周分封制度以及这些制度的影响等等,并且做到教学内容和“度”与“效”的灵活掌控,为提高教学效率提供有利条件。然后教师就可以开展因材施教,尊重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并且关注不同学生的发展,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优势,比如播放一些夏、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的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的掌握本节知识点。再例如讲解世袭制相关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禅让对当时社会造成的影响以及土地分封制的影响等等,并且说出这些条款的意义。以此来帮助学生对夏、商、周时期的历史之后理解更加深入,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度”与“效”以及深度教学的结合,同时也充分的体现出了因材施教。
(三)创新教学方法,拓展教学形式
想要优化“度”与“效”的关系,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首先就需要教师注重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只有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才能是高中历史课堂变得灵活、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开展人教版高中历史《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这一课程教学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从“度”与“效”这两方面入手,并且积极的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同时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作用和优势,以此来创设信息化的教学情境,从而从简到难的循环渐进开展教学。并且还可以将这些历史事件以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帮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通过设置不同难度的为题引发学生进行回答和思考,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并且学会整理知识、制作图表等等,这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度”与“效”的整个可以大幅度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效率。因此,作为高中历史教师要认识到“度”与“效”以及教学内容结合的重要性,并且不断的创新教学方式,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注重开展因材施教等等,以此来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也发挥“度”与“效”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和优势,从而促进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也为高中学生的未来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涂秋仁.智慧学习环境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
[2] 王爱民.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有效性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