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英语教学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0期   作者:郭拥梅
[导读]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对未来教育做了如此论述

        郭拥梅
        福建泉州鲤城区实验小学
        摘要: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对未来教育做了如此论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当今小学英语教学改革带来了契机。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在谈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决定和工作部署中明确指出:小学英语的开设,一个非常大的特色就是要把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小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来。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英语教学;课程整合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知识经济的日益崛起,信息技术已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手段在基础教育中被广泛的利用和开发,为当今教育开辟了新的天地。它冲击了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推动了教学手段和方式的变革。在教学改革的大潮推动下,信息技术逐步走入了小学英语课堂,它让学生目观其行,耳闻其声,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想象力,使教学直观形象化,多元立体化,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展现情境,激发情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主体保持浓厚的兴趣,使之在最佳的状态下自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去,从而能在自己的起点上得到充分发展。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能模拟仿真、化抽象为形象,化静为动,使图像、动画、声音、视频有机融合,创设出丰富多彩,活泼融洽的教学情境,把生活的实景搬上课堂,让学生更快地进入角色,产生情感体验,使小学英语教学更为形象、生动、逼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形成乐学、爱学、会学,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如在教学动物单词时,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制作动画课件,在学生面前展示出动物园的画面,给学生创设了一个鲜活的动物园场景,变学生的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并加入不同声音,让学生先听声音猜动物,继而呈现动物,再打出单词,最后让学生亲自操作电脑画几只小动物,边画边念。这一动画情景的创设,使抽象、枯燥的单词具体化,形象化,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
        一种语言要想学习好,听说是基础,也是关键。要提高听说能力,首要的就是语言的纯正发音。在语音训练阶段,我要求学生首先听清楚,听准确,正确感知标准的发音。为此,我在课堂上多借助于收音机、录音机、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创设图文并茂、声色俱全、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进入角色,感受这种语言。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模仿。这不但给学生留下准确清晰的印象,同时也纠正了学生发音上的偏差,为其流利地运用语言打下坚实的基础。然后通过“模仿秀”的游戏,利用多媒体的声音和影像,要求学生对感知到的信息,模仿说出相应的语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说”的兴奋点,诱发“说”的欲望。如在教学Do you like pears?时,让学生先看一段Amy和妈妈逛超市的VCD,创造一种真实的氛围。学生观看后,兴奋盎然,跃跃欲试,我趁势指导学生模仿有关用语,学生很快学会了“Do you like …?”“Yes, I do.”“No, I don’t”等用语,然后不失时机地消掉课件中对话的声音,让学生充当角色给课件配音。

学生们分组给课件配音,进行得投入,表演得体,进而利用听到、学到的知识去探索、表演。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但掌握了句型的具体运用,还提高了听说能力。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良好心态下学得轻松,思维活跃,积极参与训练,注意力持续稳定,训练效果好。
三、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材施教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素质教育的出发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使其得到充分发展,为每个学生成长提供机会。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应做好教学目标、教学层次、综合运用能力这三个方面的工作,着重培养学生在交际中运用英语的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使教与学相结合,学生大胆思考,更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信息技术的介入,为学生在课堂上增加了视、听、说的机会。通过文体、图形、声音、动画和有关技术模拟特定的英语教学中的人物、情节及场景等语言环境,使学生能在更真实的情景中运用英语进行操练,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四、运用信息技术,增大教学容量,优化教学过程
         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老师在一堂课中要在黑板上密密麻麻地书写各种单词、重点对话、句式,教学起来相当的繁锁、费力、耗时。而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在课前将所需板书、板画、作业等内容制成课件,在教学中展示出来,就节省了课堂板书的时间,能在相同的40分钟内,呈现更多的知识,既清楚又规范,图文并茂,又开阔了学生视野,扩大了课堂信息容量,从而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轻轻松松学到更多的知识。除此之外,学生还可利用计算机直接上网查找自己所需内容,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网址,在教师或家长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查询、思考、协作、交流,最后形成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充分利用网络给他们提供的新资源。学生也可录制声音,让学生充当角色给课件配音。学生们分组给课件配音,进行得投入,表演得得体,进而利用听到、学到的知识去探索、表演。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但掌握了句型的具体运用,还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英语听说训练,学生在一种积极主动的良好心态下学习,学生学得轻松,思维活跃,积极参与训练,注意力持续稳定,训练效果好。
五、运用信息技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现代信息技术的确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即时信息,但如果只停留在吸收信息上,那么创造的源泉终究会枯竭,信息的大量吸收有助于人脑的右半球形象思维的开发,却会导致左半球的抽象思维和创造能力的消亡。因此,面对大量的信息,不仅学生要学会进行创新,教师也要进行创新。教师要学会在课堂上把这些信息进行有效地组织和编排,围绕教学重点,摒弃一些无关的、不重要的信息,争取教学的最优化,同时也要让学生加强基本技能的练习,培养独创性人才。
         总之,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素质,而且提高了教学效果。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不是简单的叠加,而要充分体现信息技术的优势,把它作为教师情境创设的工具、学生认知的工具、师生交互的工具,在一定程度上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优化教学过程,促使教学更好地达成目标。因此,我们要积极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最大程度地为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优化整合,顺利推进新课改尽自己的一份力。使“讲堂”变为“学堂”,让学生在英语的海洋中尽情遨游!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李连宁司长谈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决定与工作部署
中小学英语活页文选,2001,(8):3
2. 张红玲.现代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机辅外语教学 .外语电化教育,2000,(9):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