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工业技术学校体育兴趣调查与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0期   作者:袁长姣
[导读] 本文以沈阳市工业技术学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访谈法、文献资料法
        袁长姣
        沈阳市苏家屯区职业教育中心
        摘 要:本文以沈阳市工业技术学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访谈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得出:学校体育课内容和形式多样、学校体育设施完善、学生体育兴趣高、部分学生对体育课态度不明确。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调查分析,找出问题并提出建议。通过有效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深入的研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兴趣                                                                                    的方法和措施,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起到理论指导的作用。
        关键词:体育课;体育兴趣;调查;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沈阳市工业技术学校一年级、二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随机抽取100名学生,其中包括50名男生和50名女生。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收集查看有关本课题的文献资料,阅读有关文献的著作和研究成果,以便所研究的问题尽可能的符合实际,最后形成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利用网络检索方法对学术期刊上的相关资源进行搜索,从中吸取了正确和有用的部分。
1.2.2 调查访问法
   我们对100名学生分别进行了调查访问以及实际研究,访问之前制订了访问提纲,为了使调查更加严谨,所得数据可靠和准确,对个别学生多次进行多次访问、观察和记录详细的观察访问记录,最后进行整理、分析与研究。
1.2.3问卷设计与发放回收
        问卷通过学校的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发放,从而得到有利的数据。问卷共100份,分别为参加校内各种体育活动5次以上含5次成员发放50份,5次以下成员发放50份问卷。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00%。
1.2.4 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有效问卷数据进行整理计算、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沈阳市工业技术学校体育学习现状

2.1.1  体育学习内容多样、体育设施器材完善,学生的体育兴趣相对较高
        经过调查研究,83%的学生认为体育教师们在课堂中有新颖的授课内容能够引起学生上课兴趣。其次,体育设施器材问题,经过调查我们发现77%学生认为学校的设备设施齐全,大大提升了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兴趣。
2.1.2 体育课的态度不明确
        51%的学生认为学习最重要,自己的身体很好,很健康,不需要体育锻炼,锻炼的时间还不如多学习;35%的学生认为体育课的活动内容不够吸引人,因此对体育课忽略不计,这一部分学生都是在被动的上体育课或者参加体育活动。
2.2 沈阳市工业技术学校体育兴趣现状
2.2.1 体育课感兴趣程度较低
学生满意人数为75人占75%;不满意人数为25人占25%。由此可以看出参加调查的学生当中绝大多数对当前的体育教学质量表示满意,也可以说学校的体育教学活动能使学生产生积极主动的认识、探索或参与体育的一种心理倾向。因此,我们就此现状进行讨论分析,了解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因素。
2.3 体育教学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分析
2.3.1 生理因素
        有47%学生认为自己的体质很差,更有甚者认为自己根本没有运动天赋而对体育没有兴趣。这些学生大多是矮小、体弱、体胖或是在某个方面有残疾和心理缺陷。因此,常常感觉苦恼和自卑,不敢再同学面前或是人多的时候进行练习或是技能的展示,从而不能够顺利和按时的完成体育教师布置的任务,使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从而渐渐的对体育失去了兴趣。


2.3.2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因素
        有69%学生认为体育课传统的教育模式传统的体育教学课程一般采用: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步骤单一。
2.3.3 体育设施及场地因素
        有80%的学生认为学校的体育设施及器材较为齐全,可以提高他们对体育的兴趣。
2.3.4 教师因素
  教师因素和分为体育教师因素和其他任课教师因素。体育教师因素,教师有责任心,但教学方法不够新颖。其他任课教师更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
2.4 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方法和途径
2.4.1 成功教学法
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基本原因就是惰性大,认为体育课或其他体育活动没有新颖的活动内容,当学生在求知欲的基础上努力尝试参与并取得技术进步时,对成功的表现会产生积极体验和情绪并对此项体育活动更加关心。
2.4.2 愉快教学法
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贯彻愉快教学的理念使学生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满足与收获,由此而产生体育兴趣。

2.4.3 需要满足法
中职学生活泼好动,绝大多数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参加体育活动。但自身体质差,注意力易分散,自我约束能力差,这时就需要体育教师对他们进行积极引导。在体育课上,学生希望教学内容新颖多变,就是每节课有新东西、新内容、新活动。
2.4.4教学“引趣”法
   体育兴趣的培养和形成与体育教师的引导与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引趣”法是学生在愉快的体育学习中逐步形成体育兴趣的重要前提和条件,教师要在教学中注意“引趣”法的运用。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对沈阳市工业技术学校体育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得知,该校学生对体育课态度端正、体育设施完善、体育课内容单一。
3.1.2 经过调查可知,沈阳市工业技术学校学生参与体育课以及体育活动的兴趣较差。
3.1.3对沈阳市工业技术学校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现状进行分析,得出以下几点主要影响因素:生理因素、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因素、教师因素。
3.1.4 研究得出通过成功教学法、愉快教学法、需要满足法和教学“引趣”法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
3.2 建议
3.2.1 加强体育价值观教育
   体育教师在体育动机指导中强调体育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价值在于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抵御疾病的能力,从而加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学生只有在内心深处理解体育的作用才会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打下良好基础。
3.2.2 创造良好的体育文化学习环境
   创造良好的体育文化学习环境包括:运动场地的建设;运动器材的购买及更换体育板报等宣传栏,校园广播体育相关内容;近期体育动态;学校和班级中体育报刊的数量及在校学生的运动装等。这些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营造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
3.2.3 增设体育社团、体育选修课
        学校的体育社团、体育选修课是学校体育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积极地开展社团活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可根据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开展社团活动,也可根据地区特色体育项目开展体育学修课。通过体育社团的各项活动,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热情,发展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以及拓展精神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2.4 在开展学校体育工作中,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在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体育抱着好奇、想尝试的心态,但由于缺乏自信怕出丑的心理,不敢去尝试与突破自己,最后可能会产生“厌学”的心理,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同水平或者水平相近的学生放在同一组,再根据学生的水平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教师也可将体育成绩优秀的学生和成绩较差的学生分为一组,形成互助组,从而激励他们进行体育学习。

参考文献:
[1]潘建益.农村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探析[J].体育博览,2011(36): 41.

[2]郁东,李强,朱乔.对江苏省中小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初步探析[J].体育   科技,2010(4):121-124.
[3]王昌新.关于初中大课间活动的理念分析与实践探讨[J].科学大众                                                 2010(11):63.
[4]毛振明. 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马启伟. 体育心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6]张先松. 激励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