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涛
四川传媒学院,四川 成都 611745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日常文化生活内容的需求也就越来越高了,国家在保护以及弘扬传统音乐方面推出了很多的举措,演出的场地变多越来越多,演出的内容也是在保留传统的同时推陈出新,在整个传统音乐演出的过程当中,扩声技术的介入也随着时代与科技发展与演出本身结合的越来越紧密了。对此,本文主要针对中国传统音乐演出现场扩声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演出现场;现场扩音;科技发展
一、中国传统音乐演出现场扩声的意义分析
(一)戏曲演出运用扩声的意义
中国传统戏场成型于宋元时代,性质多样,因地而异。早期多属于露天式戏场,观众在空旷场地上围观,如今留存较多的在乡村地区。随着经济发展,戏场建筑逐渐正规,举凡庙宇、祠堂、会馆、宫殿、私宅等处的庭院式戏场兴起,使演戏观剧在有限范围内进行。为适应全天候活动的需求,又因建筑技术的进步,室内戏场建筑日渐增多。已经有了很多专为戏曲演出建造出来的具有一定声学设计要求的场所,可以说戏台与戏楼建筑是伴随着戏曲的不断发展而演变的。此外,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是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完美的结合,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是中国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中国的戏曲表演形式主要以唱、念、坐、打为主,通过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将唱词、念白、音乐、表演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又以生、旦、净、末、丑作为主要行当进行发展,使得戏曲成为中国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
(二)民族器乐演出运用扩声的意义
早期民族器乐的演出形式与演出场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与戏曲演出有着比较相同的特点,即演出人数与观众人数相对都比较少,演出场地小的特点,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器乐演出形式主要以独奏和小乐队合奏为主,独奏如琵琶独奏、古琴独奏等,合奏如江南丝竹或广东音乐,在较小的场地进行演出时,由于观众距离较近,乐器自身的直达声可以让观众对声音有较强的满足感,获得良好的听觉体验。但随着时代慢慢的变迁,到了50年代前后,我国建造了很多小型,进而逐步发展都中、大型剧场,如当时的西单剧场,民族文化宫等,场地变大之后,演出人员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在一个比较大的舞台空间进行演奏,与观众的距离较远,在这种情况下,民族器乐自身的一些声学特性就显现出来了,如中低频不够,乐器普遍在中高频位置响应较多,而较远的距离也使观众不能听到扎实的直达声而心里不满足,在这种环境下,就需要扩声技术帮助解决声音响度的问题。中国民族管弦乐的建制,主要依托中国的传统民族乐器进行组合,编制一般在40-50人以上,大型的民族管弦乐团人数通常在80人以上,由拉弦组,弹拨组,管乐组和打击乐组四部分组成,每个乐器组又分高、中、低音声部,在声音的音响特点上具备音色丰富,音域宽广,极富表现力等特点。
二、现场扩声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现场演出音响效果的改善
在中国传统音乐演出扩声的过程当中,从对声音的拾取、到通过调音台对声音进行调整,最后通过扬声器输出这一过程,具有非常强的现场性,扩声从业者对于演出扩声的全部调整都是实时进行的。扩声技术可以实现对于声音层次更好的构建,对于人物形象生动的刻画,塑造良好的舞台空间环境,推进演出内容的发展,深化作品主题等有着重要的功能性。同时扩声最直接目的就是补足现场声音的不足,通过扩声技术可以达到对于演出场所建声环境声音缺陷的有效弥补,可以使厅堂内的各个位置都能拥有足够的声音响度,使声音可以在厅堂内均匀分布,让观众获得对声音的满足感和亲切感。扩声技术的运用,有效避免了因声音音量过大、音量不足、回授、混响时间过长、声音失真等让观众听觉感受不舒服的现象。在小场地的演出,自然音响大多都能满足观众对声音响度及清晰度的心理需求,一般不需要扩声;在中型场地演出,为满足观众对声音的心理需求,需要给独奏以及音量不够的声部和需要突出的特色乐器进行补声;在大型场地演出,就需要全部扩声。而随着观众审美意识的不断提高,演出环境的不断完善,扩声技术对于满足观众内心的审美需求也不断提升,对于声音的层次、响度、清晰度、音色的平衡性、还原性等多方面,扩声技术也在不断的探索发展。
三、现场扩声在中国传统音乐演出中的运用
现场扩声要满足观众观看演出时对声音的心理需求,将观众对于声音的心理需求放在第一位。观众在观看中国传统音乐演出时,由于观众群体的兴趣爱好不同,对于演出内容也有着不同的需求,总体看来,观众对于演出声音的呈现基本需求大致由普通娱乐需求,上升到情感需求最终达到审美需求,从需求的几个层级来看,也是观众不断提升自我欣赏水平的过程,在这一过程当中,扩声对于观众欣赏演出内容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比如普通的娱乐需求,在这一层面上,观众对于演出扩声的要求基本被忽略,更多的需求来自于作品本身能够在观众获得物质需求满足之后对于精神需求的满足,可以通过观看演出让自己身心愉悦,心情放松。当上升到情感需求的时候,观众对于传统音乐演出的内容就会开始有条件的筛选观看,在这一过程当中,观众往往是会选择特定的剧目或曲目去进行欣赏,对于所观看的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这个阶段,观众会格外注意现场观看演出时,由演出内容所带来的感官体验。而当观众到达了审美需求这一层级时,对于作品经由扩声所体现出的演出内容,观众是有着非常严苛的审美需求的,在这一层级的需求当中,很多观众自身的素质非常的高,了解作品本身,了解作者甚至对于演出内容所体现的各种乐器,各类剧种,各种唱腔都了然于胸,中国传统音乐的演出当中,听觉所体现的部分占了较大比重。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音乐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宝藏,不光需要很好的保护,更要大力继承与发扬,推广与传播,我们需要顺应时代的潮流,积极调动文化市场对于中国传统音乐演出的需求,在这一过程当中,由科技进步所带来的音响扩声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演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扩声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演出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演出扩声现状的讨论也是持续的,优质的扩声结果可以提升艺术作品的舞台表现力,烘托气氛,深化主题,让观众能够获得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吴蔚.民族交响乐现场演出的扩声技术[J].演艺科技,2015(23):263-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