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融合性主题开放教学活动中发展幼儿的主体精神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第20期   作者:石红彦
[导读] 幼儿园环境是儿童所接触的,能给他以刺激的一切物质
        石红彦
        石家庄藁城区通安幼儿园
        摘要:幼儿园环境是儿童所接触的,能给他以刺激的一切物质。幼儿园班级环境的创设对幼儿的重要影响。因此作为幼儿教师,要将幼儿园融合性主题开放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致力为幼儿营造富于特色、变化、互动和体验的班级环境。
        关键词:幼儿园;融合性主题开放教学活动;幼儿;主体精神
        引言
        幼儿园开展一系列社区融合性主题教学活动,可以协助幼儿发展认知、语言、社会性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激发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究的精神,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对在幼儿园融合性主题开放教学活动中发展幼儿的主体精神做论述。
        1主题背景下幼儿园融合性主题开放教学活动的现状
        首先,幼儿园班级环境与活动主题不符。当前,主题教育活动成为幼儿园教育教学主要的发展方向,但是在开展主题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往往注重游戏的过程和结果,从而忽视主题环境的创设,导致班级环境与主题活动相脱节,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幼儿参与和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幼儿园班级环境的创设不能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幼儿教师即使认识到了环境的教育价值,但是在创设班级环境时,往往只是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来进行环境布置,一方面剥夺了幼儿参与创设班级环境的权利;另一方面,不符合幼儿心理需求和兴趣爱好的班级主题环境,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挖掘和提升。最后,幼儿园的班级环境缺乏教育功能。在创设班级环境,特别是布置主题墙的时候,很多教师过于注重环境和墙面的美观,进而忽略了环境本身教育功能的发挥,从而也就失去了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
        2在幼儿园融合性主题开放教学活动中发展幼儿的主体精神的措施
        2.1基于生活的开放活动
        以“点”入手,审议主题的价值需基于生活,则是要围绕幼儿的生活实际去考虑问题,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才能真正引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围绕我园的“幸福”课程方案──立足本真的教育,培养幸福的儿童,我们力求在“真生活”的前提下,让幼儿快乐地学。就拿我园小班上学期开展的《秋叶与果蔬》主题为例,此主题的实施正好是在秋季,在这样一个环境大背景下,前期我们先对幼儿的已有经验做了调查,发现孩子已经了解到秋天树叶会枯黄凋落、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于是我们预设了两个子主题:秋叶飘以及果蔬总动员。在实施的过程中发现此生活类主题开展起来十分方便且符合幼儿的兴趣,既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又有幼儿前期经验的积累。不仅如此,社会上的节日庆典、风土人情等主题也被我们纳入园本课程主题的框架中,如我们开展的具有震泽地方特色的元宵节主题就很好地把地方特色活动慈云寺灯展、猜灯谜、做元宵、做花灯、舞龙等利用到课程中,孩子们在直接参与的过程中了解了元宵节的由来、习俗与寓意,在不同领域能力上也有所发展,并萌发了爱家乡的情感。此外,主题还可以围绕幼儿生活中正在发生的事情,能激起幼儿兴趣的事件所展开。如:“小羊怎么不见了?”“植物长高了”等透露了生活气息的主题。

多种实践表明大自然、大社会是孩子们最真实、最丰富、最具吸引力的学习环境,这样的学习环境能充分调动孩子主动探索的积极性,最终实现课程经由幼儿生活并回归到幼儿生活。因此,园本课程主题的选取需基于幼儿的生活。
        2.2家园互动主题活动
        加强家园合作是创设班级环境的一项重要任务,家园互动专栏是家长与班级和老师进行沟通和交流的主要途径,是家长了解和参与班级主题活动的重要窗口,其是班级的信息站和资料库。在家园互动专栏中,我们通过设置不同的板块,即主题报道、亲子活动、资源共享等。吸引和指导家长积极地参与到幼儿园的主题活动中,通过真正的家园互动,为幼儿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的成长环境,从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总而言之,主题背景下的班级环境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资源,以其自身的教育性、主体性以及创造性,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作为幼儿教师,要充分结合幼儿的成长规律、心理需求和兴趣爱好,加强对班级环境的创设,积极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有效促进幼儿与环境进行积极的互动,从而有利于老师和幼儿在班级这个大乐园里实现共同成长和发展。
        2.3区域游戏活动
        在课程游戏化与区域活动相结合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将教学内容和知识点巧妙融入教学游戏环节的设计当中,游戏内容也要服务于特定的教学目标和主题,和课程设计紧密联系。只有考虑到这一点,游戏课程和区域活动的开展才能够达到教学目的,在幼儿教学活动中产生价值。例如,幼儿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幼儿理解劳动这个主题,教师可以在进行课程游戏环节的设计时,让幼儿切身体会劳动的过程,树立劳动者的光辉形象。在这样的教学主题下,教师可以开展不同形式的区域游戏活动,而不是只局限在简单的口头知识灌输上。比如说,让幼儿扮演建筑工人、环卫工人等职业角色,让他们模拟角色日常所要做的工作。在这一过程中让幼儿体会到劳动者的辛苦,从而引导他们尊重劳动者,树立劳动最光荣的观念。另外,教师也可以带领幼儿观察劳动者的工作过程,让幼儿对劳动有直观的认识,引导他们体会到父母工作的不易,从而达到教育幼儿尊敬父母、常怀感激之心的教学目标。
        2.4信息技术教学活动
        在科学活动中,老师们需要让幼儿们主动去进行科学知识的获取和掌握,但是由于幼儿年龄小,认知和科学水平比较低,因此老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把教学内容整合成图像的素材,然后把教材内容和老师的讲解融合在一起,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科学知识,提高幼儿的科学思维。例如,为了让幼儿们更好地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老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记录完整的、真实的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们构建更加完整的科学体系。首先,老师可以和幼儿们一起栽种植物的种子,并把植物生长的变化定期用手机拍摄下来,然后整理成PPT,以动态的方式进行展示。通过这样的方式,幼儿们能更加清晰地回忆起植物生长的变化,构建更加完整的认知体系。
        结语
        总之,幼儿园必须尝试跳出传统活动模式,结合社区资源开展活动,以利于幼儿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自学和与同伴、家长合作,这样的活动才是真正“以幼儿为本”的主题开放教学活动,也才能使幼儿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严杨杨.幼儿园主题教育背景下环境创设的实施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4):246.
        [2]朱仁英.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策略探研[J].成才之路,2019(14):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