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丹丹
武川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17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学前教育也在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学前教育的有效性,成为现代学前教育工作者们研究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幼儿教育;游戏教学法;健康成长
游戏教学是幼儿学习知识的有效学习方式,能够有效开发幼儿智力,提高幼儿的学习参与度。因此,教师在幼儿教育中,要积极更新教育理念,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充分挖掘游戏教学法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优势,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丰富教育形式,给幼儿教育带来不同的感官体验。
一、游戏教学法在幼儿教育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阶段的孩子正处于活泼好动、乐玩好玩的年龄。游戏化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开展,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首先,游戏富有趣味性,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游戏是丰富多彩的,以传统游戏为例,丢手绢、老鹰捉小鸡等,都能够让幼儿乐此不疲,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戏中,达到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其次,很多幼儿游戏都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能够让幼儿在富有趣味性的游戏中学习到知识。以丢手绢的游戏为例,这看似是一个简单的游戏活动,但对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能够让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懂得团队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
2、有利于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
幼儿游戏能够实现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效果,是丰富幼儿情感体验,发挥幼儿个性的有效途径。在幼儿教育中,教师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幼儿游戏,有利于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同时对幼儿具有较强的教育作用,富有趣味性的幼儿游戏,是丰富幼儿情感体验,对幼儿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3、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
幼儿游戏尤其是很多儿歌,对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在进行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手指游戏”“肢体游戏”等方式,让幼儿对身体的各个部位有更加直观的认知,实现“寓教于乐”的教育目标。例如,在幼儿小班教育中,为了让幼儿充分认知自己每个手指的名称,通过一个“手指游戏”并伴随儿歌的方式,取得了好的效果。
二、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法的应用
1、巧用益智游戏,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将游戏教学贯穿始终,运用益智类游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这样做的好处是简单、高效,方便各项人才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1]。老师们应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不断的调整游戏节奏,特别设置一些基础常识,使孩子真正体会游戏的乐趣,实现快乐的成长目标。
比如,专门教小朋友们辨别前、后、左、右,游戏这样做出设计:(1)先说一说自己的周围都有谁。(2)跟随音乐节奏,快速说出前、后、左、右的人的名字。(3)反复练习中积极的思考,然后拿出几张小动物的图片,指出它们具体的位置,随之打开智慧之门。
2、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幼儿的积极性
在幼儿教育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拓宽幼儿的知识视野,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游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更有利于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养成,对幼儿学习、成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传统的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幼儿都循规蹈矩,教师只管在讲台上说,幼儿在下面被动的听,课堂相对枯燥,导致幼儿教育课堂的效率严重下降。游戏教学法的应用能够使幼儿主动参与到游戏中来,潜移默化的接受相关教学内容。在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浪潮中,幼儿教育中必须尊重幼儿的教学主体地位,将其作为课堂中的主人公,这样才能对其自主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
3、利用生活游戏,融入教育教学内容
组织游戏活动中,教师应把握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渗透,可引入反映生活现实的活动,体现游戏主体的独特性、丰富性以及新颖性,并可令孩子们通过游戏活动丰富生活经验,消化吸收所学知识[3]。如为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可讲授两只小羊一同过河,由于互不谦让最终双双掉进河里的故事。而后可组织搬家的游戏,通过不同小组搬着积木过桥的竞技比赛,令学生明确,如果在独木桥上双方互不相让,最终将无法完成搬家,还会掉下独木桥。幼儿在教师细心引导下改变搬家的战术,明确了协同合作的必要性,最终成功的完成了搬家。通过该类充满生活性的游戏活动,令幼儿掌握了教学内容,并丰富了经验,在今后的学习活动中将更好的和睦相处、共同配合,实现共进提升。
4、采用益智游戏,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应不断挖掘幼儿的潜力,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根据大量的实践教学表明,游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能够有效的提升幼儿的创造力,锻炼幼儿的创新思维。同时,教师需要注意在游戏中的正确引导,启发幼儿,充分地挖掘幼儿的潜能。例如,积木游戏是幼儿教育中常见的游戏内容,但是如果教师要求幼儿模仿自己摆积木的样子,对幼儿积木游戏中的行为过度的限制,无疑遏制了幼儿的创造力。这就要求,教师给予幼儿更多自由活动的空间,以引导为主,让幼儿自由发挥,充分地尊重幼儿自己的想象力,幼儿不仅能够用积木摆出长方体、正方体等规则形状,同时也能够摆出各种不规则的形状。再如猜谜语游戏过程中,如果幼儿回答的答案与教师掌握的正确答案不一致,教师不能一味地纠正,应该以引导为主,以幼儿的角度出发,思考幼儿为什么会回答出这样的答案。只有这样,幼儿才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培养幼儿大胆质疑的信心,为培养幼儿创造力奠定基础。
总之,游戏教学是幼儿教育中普遍应用的教学方式,同时也是幼儿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在幼儿教育中,要结合幼儿的兴趣特点及认知规律,充分发挥游戏教学法的教育优势,采用多样化的游戏教学,设计丰富的教育内容,同时要重视幼儿的主体地位,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思维,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进而提高幼儿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晓雁.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分析[J].学周刊,2016(25)
[2]曾丽华.浅析教育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4,15(09)
[3]周璐.幼儿教学中游戏教育的应用研究[J].读与写,2015,32(12)
[4]王玉宏.在游戏中建构幼儿的数学教育[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