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蓝英
江西省贵溪市第三中学,江西 贵溪 335400
摘要:初中语文教师在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充当引导者,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灵活使用阅读技巧,促进学生展开个性化阅读。名著阅读是“整本书阅读”的一种形式。“整本书阅读”成为新语文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对此,本文就以初中语文课外读物《西游记》为“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平台,深入探讨了初中语文课外读物整本书阅读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外读物;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方法研究
一、当前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形式单调,教学设计不突出
目前,教师在开展整本阅读教学活动中,大部分依然是使用常规阅读教学的方案,主要教学流程为介绍作品的背景、分析人物性格、归纳全文,总结中心思想。传统教学方案枯燥无味,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学生快速记忆作品的作者、作品、中心思想,但是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阅读热情,且对学生独立思维发展极其不利。此外,这样的模式难以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思考,也会使学生失去探究精神,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以及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没有任何帮助。而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更加符合新教育理念,教师们可以采取多种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带领学生遨游在文学的海洋里,感受语言的魅力,同时还可以有效拓宽学生知识面,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供有利条件。
(二)学生参与度低,自主学习能力差
当前,在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仅有部分学生处于活跃状态,而其他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不足。在其他大部分学生中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看似认真听讲,实则处于消极被动参与状态;而另一部分则是完全消极的被动参与。考虑到课堂教学时教师与学生双方参与的双边互动关系,因此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措施,使学生有效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然而当前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感悟点与教师的感悟点不同,难以达成共鸣,导致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这也是学生参与度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确定语文教学核心,重视整本书名著阅读教学价值,在课前对学生进行充分了解,设置足以引发学生共鸣的感悟点,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阅读热情,灌输自主阅读思想引导学生对阅读文本进行深入探究。
二、初中课外读物《西游记》的整本书阅读方法
(一)合理制订计划,让名著阅读有序
对于初中生来说,名著阅读是一场考验,名著动辄就是数十万字,涉及的人物多,事与物又常常繁杂交错。因此在阅读名著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制订详实的阅读计划,进而让他们有序地进入名著所描绘的情境中。以课外读物《西游记》为例,全书计100回。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情节让学生分6次读完,依次为:1-12回、13-30回、31-50回、51-64回、65-79回、80-100回,每次1周时间,整本书读完大约需要6周,并据此设计了6节阅读推进课。
教师拟定的阅读计划,对具体的学生来说,可以适当调整,因为每人每天空闲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为了将阅读进度落到实处,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表格,把每个学生的阅读进度张贴在墙上,学生每天中午12点做一个记录。这样每个人对阅读计划的执行情况一目了然。这是有关阅读进度的记录,当然阅读中还需要适当做摘抄、批注,有疑问要及时记录。学生在阅读后,名著阅读分享课才能真正有效。因此,有序是建立在一定阅读质量上的有序,是让学生在认知的增长与思维的增长同步前行下的有序。
(二)开放过程,助推良性互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应该从学生个性发展的角度出发,全面整合阅读内容。可以创建“师生共读一本书”阅读模式,规定期限与章节,大家一起讨论阅读内容。这样会取得更好的阅读效果。在正式进行阅读之际,语文教师可以针对某一章节的内容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后大胆地说出自己的阅读感悟,增加学生的阅读成就感,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语文教师也可以与学生分享自身的阅读规划,帮助学生真正做到“举一反三”,从而提高阅读水平。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活动时,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喜好。例如:为了让学生对《西游记》有更为深入的了解,语文教师在讲解时,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制作“《西游记》妖怪战斗力排行榜”,将《西游记》中的妖怪进行重新整合,将战斗力较高的妖怪放在排行榜首位,进而吸引学生对《西游记》的兴趣,在阅读中了解“妖怪们”的战斗力。与此同时,语文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图片和视频等影像,为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部分学生喜欢绘画,也有恶搞文章插图的行为。语文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兴趣,在班级内举行名著人物动漫制作活动,引导学生将《西游记》中的人物绘制成动漫,在搞怪中让学生更有兴趣,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加深对原著的理解。
(三)指导方法,让名著阅读有效
名著的阅读某种程度上是读者与书中人物进行对话的过程,更是读者一次精神上充分生长的过程。但学生会觉得名著阅读是一种精神上的负担,因为学生与阅读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学生难以进入文本,理解不了文本的表述方式。因此要让阅读有效,教师就要进行方法指导,以形成“人书合一”的姿态。有些学生在阅读《西游记》时,会被庞杂的叙事弄得晕头转向,进而影响阅读能力的生成。教师在导读教学中引进思维导图的方法,让学生将抽象的文本直观化,将零碎的认知系统化。比如:教师让学生列出唐僧师徒西行路过的一些国名,学生自然就会将相关章节的内容挪到指定的位置,如乌鸡国、女儿国、天竺国、宝象国等就展示在导图中,接着教师再让学生将在每个国家发生的事再列出来,这个学生就能以这个具体的点,将相关的事叙述得清清楚楚,进而为深化阅读奠定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整本书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一种新的尝试,能够较好地弥补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的不足。将整本书阅读与初中课外读物相结合,既符合学科及时代发展的需要,又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转变自身的阅读观念,根据学生的个人状况择取适宜的教学方式,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谭梅.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策略——以《西游记》为例[J].课程教育,2018(20):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