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其江
重庆市酉阳县丁市镇中坝小学,重庆 酉阳 409816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科技水平逐步提高,我国各项事业进入发展改革的重要阶段,信息技术逐步覆盖到社会各个层面。其中,在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该逐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引进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美术;美术教学;信息技术;有效融合
一、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的现状
首先,教学内容只限于教科书,缺乏新的创意。很多小学美术课教师的课程以教科书为基础。部分教师仅仅只根据教科书的内容进行授课,而即使其中有一部分教师增加了多媒体教学,但教学内容仍然紧紧围绕教科书展开。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与其他文化科目不同,上课时间少,因此教师应该把握好仅有的几节课时间,并尽可能地制定丰富的教学内容,如果只局限于教科书内容的教学模式,是无法实现拓宽学生视野的教学目标的。例如,教师在讲解湘版一年级上册美术课本中《我的太阳》这课时,仅按照教学目标让学生运用线条描绘太阳,这样的课堂是缺乏新意的,而且学生们通过一节课的学习也只是收获了画太阳的方法,并没有体会到太阳带来的温暖与美好。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增添一些新鲜的内容,让课堂变得更加活跃,学生们也能从中收获更多知识。
其次,教学形式太过枯燥单一,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学习氛围不浓厚。教育的全面改革要求小学美术教师跟随时代趋势,革新思想。大部分小学美术教师都已经习惯了以前的课堂授课方式,难以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因此就容易出现教学形式过于死板老套,导致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出现。很大一部分小学美术老师在课堂教学时还是采用传统的讲授模式,以纯口述的方式向学生们讲解知识。比如在上《穿花衣的热带鱼》这节课时,老师仅仅只是让学生们观看热带鱼的图片,并根据图片进行绘画。表面上没有什么差错的教学模式,其实在实际中很难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小学生的共同特点是很难集中注意力听讲,而这种只是通过观察与联想的教学思路,打造的课堂教学效果是极差的。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融合
(一)利用信息技术,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设计
传统的美术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在制定教学计划及教学设计上倾注很多的精力。这个过程往往需要很多时间和努力,最终也不一定能够用于实际教学过程,因此不仅浪费了教师的时间,也会对教育资源,教学进程带来影响。网络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可以使用网络信息技术设计教学,通过U盘、云存储等方式将教学内容带到课堂,大大促进了美术教学的发展。通过动漫、音乐、视频及其他形式,整合美术教学内容,使美术课更生动、更有趣、更有活力,更能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比如,教师在进行《剪纸故事》课程的讲解时,可以借助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将我国剪纸相关的图像和文化知识进行展示,并为学生播放剪纸相关的小动画, 让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我国剪纸艺术及剪纸制作的相关知识。最后,教师再利用剪刀、卡纸等材料,带领学生学习剪纸,并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创作,剪出各种各样美丽的图案。这样一来,不仅学生们可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了解和掌握我国的剪纸历史和剪纸知识,还能在亲手操作中,体会到剪纸带来的乐趣,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信息技术,打造学生交流平台
在网络环境中,课堂教学模式更加丰富,师生沟通平台和空间更加多样化,对构建师生和谐关系、构建团结合作的课堂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比如,在学习《自制盆景》这课时,可以让学生们合作制作盆景。很多学生家里都会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美丽的盆景,但是要想让学生自己亲手制作盆景还是困难重重的。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将盆景的制作流程、设计方案等相关素材图片或视频进行收集,通过多媒体进行播放,让学生们能够直观地了解到盆景的设计制作,从而学着自己动手操作,如果在制作中遇到困难,可以向老师寻求帮助,以此做出让人满意的作品。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同学们在相互协作中学会交流沟通,加强团队意识,并锻炼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三)利用信息技术,开阔学生的视野
互联网不仅为教师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资料,我们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帮助,使资源共享成为可能,丰富美术课的教学内容。丰富的教学内容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更加生动,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经验,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比如,在开设美术鉴赏课程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扩展相关美术知识,使学生对美术作品获得全面的理解。比如在学习《兵马俑》这节内容时,如果教师仅仅通过展示几幅关于兵马俑的图片,很难让学生产生兴趣并体会到其中的历史文化,教学效果也不会达到理想目标。但是,如果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在网上收集兵马俑的图片、视频等相关资料,并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那么将会得到不一样的教学效果。学生们可以通过视觉、听觉感受到兵马俑的壮观,并了解兵马俑背后的历史文化。这就比单纯的只是通过课本进行学习更有效果,也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吸引他们的注意,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教师要坚持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并发挥好自身的引领作用,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给美术课程带来多种多样的资源和形式,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吴岩霞.信息技术带动下的小学美术教学模式创新探讨[J].中国新通信,2020,22(16):199.
[2]包双军.信息化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探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10):166.
[3]张伟超.互联网环境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思考[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11):185.
[4]王诗雅. 多媒体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