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在学校体育活动中学生体育个性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0期   作者:陶绍强
[导读] 新课程教育理念和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与推广,使得现存的教学策略和方
        陶绍强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二十一世纪学校,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新课程教育理念和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与推广,使得现存的教学策略和方针获得长足发展,特别是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重视个性发展的有效促进。本文分析了体育教育与个性发展的关系,总结了初中体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途径,提出了初中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体育活动;初中;个性化
        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活动正在各个学段和各个学科有效展开,国家为了有效推动素质教育落实而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大量政策的密集出台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指明了方向。体育课程是初中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构成,个性激发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体育学习带来的乐趣,推动学生体育精神和身体素质的同步发展,真正让学生们走出温室,在体育活动中锻炼自我并提升自我。
        一、初中体育课堂学生个性激发的重要性分析
        (一)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时期,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变化的青春期,知识水平与身体素质正在不断改变,他们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体育锻炼对青春期学生的身体发育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适度而科学的运动能够使得他们的发育更加健康,同时又能够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得他们形成坚毅的品质。社会的发展导致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学生面临着众多不确定因素,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对于他们学习与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学生个性的激发能够让学生对体育锻炼保持更加浓厚的兴趣,这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言尤为重要。
        (二)有助于稳定学生个性特征
        体育课程与初中阶段其他课程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学生不仅仅要掌握基本体育知识和体育理论,更需要充分参与到体育锻炼活动之中,这既包括了课堂体育锻炼,同时也包括了课外体育锻炼。学生个性激发要求教师为学生营造更加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他们的身心能够处于更加放松的状态,学生的个性在这种状态下能够得到更好地释放和表达,进而形成良性循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感受将逐渐趋于稳定,进而形成对体育运动的向往和喜好,这对初中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三)有助于塑造学生健康性格
        性格的形成既受到先天因素的影响,更会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健康性格在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体育课程需要将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而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能够更加自由地活动,师生间的互动更加频繁,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保护,他们可以更多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喜好选择运动项目,用更加平和的心态与方式参与体育活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这对于学生健康性格的塑造是非常重要的。
        二、初中体育课堂学生个性激发的策略
        选择学生个性激发对于学生成长和体育教育改革都具有非常积极显著的作用,学生的身体素质与综合能力都将得到显著提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选择适合初中学生的个性激发策略,促使他们更好地融入课堂,实现初中体育教育的良性发展。


        (一)个性激发的游戏体育实施策略
        游戏体育教学是一种非常适合初中学生的体育教学方式,它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运动积极性,使得学生更好地融入体育课堂,带领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更好地领略体育运动乐趣,带领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完成学习目标,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高尚情操培养创造积极环境。例如,在健美操教学活动中,笔者就积极引入了游戏环节,在滚动步、弹簧步、对变换步等等活动中实施比赛和游戏,发挥出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学习效果得到了很好的强化。
        (二)个性激发的竞技体育实施策略
        个性激发下的竞技运动开展能够让学生在竞争环境下充分参与到体育竞技运动之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鼓励引导学生参与竞争,初中学生具有强烈的自豪感和争胜欲,他们迫切渴望参与到竞争之中,因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比赛,例如在50米全程跑的教学中笔者就选择了竞技比赛模式,看看哪个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技术要领并取得好成绩。给予学生一定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这都能够有效激励学生,在激发学生个性的同时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个性激发的意志体育实施策略
        激发初中学生个性的过程中如何提升学生的意志品质也是教师非常关注的问题,体育既能够强身健体,又能够提升学生的意志力,通过体育锻炼变得更加吃苦耐劳是其个性发展的直观体现。当前初中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意志体育教育能够改变学生对待学习与生活的态度,这也是个性激发教学的主旨。例如,在男子100米和女子800米耐力跑中,学生们经常会出现意志力困难,而在仰卧起坐、引体向上、俯卧撑等等教学活动中学生也经常会出现锻炼瓶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加强这些内容的训练能够更好地激励学生,促使学生实现自我并超越自我,个性激发教学的魅力将得到更加直观地呈现。
        (四)建立新型关系
        初中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改革要建立新型关系。师生关系是教育界的一个永恒话题,对学生的影响全面而深刻,为了让学生形成个性发展,体育教学必须要转变教师传统形象,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的教学语言与行为要时刻以学生人格全面发展为主。例如:在教学短跑训练的时候,很多学生无法在起跑阶段活动快速发动力,一方面是身体素质的问题,最主要的还是他们没有积极投入到这项运动之中。那么教师如果一味地比较、讽刺,往往会得到相反的效果。教师应该从人生敢争先、快人一步、先发多人等方面进行教育引导,确保学生能够从主观转变运动态度。其次,教师要从教学相长的角度不断与学生一起参与运动,探索运动的技巧,在师生共同活动的前提下,确保学生能够看到教师身上的闪光点,进而重视个人良好素质的塑造,形成个性发展。
        综上所述,初中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改革要更新教育观念,构筑体育文化,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动机入手,采取行之有效地措施,提升初中体育的教学质量,从而促进传统体育教学向现代化教学的快速转变。
        参考文献:
        [1]刘恩祥.浅谈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J].教师,2019(17).
        [2]王贵宝.体育——学生个性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J].才智,2019(78).
        [3]成维军.探讨初中体育教学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策略[J].学周刊,2019(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