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涛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建民办长岭九年制学校 7250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革新,略读课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愈发重要。略读和精读,是两种不同形态的阅读方式。教学略读课文,我们无需深层精析,深入感悟,而应该关注课文的重难点,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阅读,大胆质疑,交流讨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略读课;教学模式
引言
叶圣陶在《略读指导举隅》中关于略读教学做了这样的指导——略读的“略”字,一半系就教师的指导而言:还是要指导,但是只须提纲挈领,不必纤屑不遗,所以叫做“略”。一半系就学生的功夫而言:还是要像精读那样仔细咬嚼,但是精读时候出于努力钻研,从困勉达到解悟,略读时候却已熟能生巧,不需多用心力,自会随机肆应,所以叫做“略”。这些话十分精辟地阐述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道出了略读课文教学的重要功能。
1简化阅读目标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开展略读课文教学活动,需要教师简化阅读目标,保证小学生能够集中精力地围绕一点来阅读,从整体上了解课文的大意。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应当先掌握每篇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在略读课开展的前期,将略读的目标定为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在略读完成之后,直接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思考和梳理语言,让学生直接概括出自己在略读中所了解到的课文内容。再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揭示文章的主旨。在开展了一段时间的略读教学之后,教师可以适当的改变阅读的目标,让学生有针对性的梳理文章中某一个主要人物的情感,或者了解文中某一事件的发展过程,以及让学生集中分析文章重点语句。有针对性的布置阅读目标,保证学生在略读过程中更为准确地把握阅读的方向,同时还可以有针对性的提升学生某一方面的阅读技能,从而保证学生在略读过程中能够获得阅读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学习《灰雀》这篇课文时,教师需要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捋清列宁和小男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在学生略读完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几分钟到思考时间,并且让同学们来积极地回答自己所读到的事件。再让几位回答问题的同学互相讨论,指出对方再概括课文内容中出现的不足,最终得出一个相对完整的答案。学生在阅读中选取一个目标,能够保证注意力更为集中的完成略读任务,同时从某一环节抓住文章的内容。
2简化阅读过程
略读主要是指将准确把握文章主要信息作为基本目的,对文章进行粗略、非详细的阅读,尤其是在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很多时候都要求人们要快速、粗略地阅读。同时相关课程标准也指出,在教学中应注重文章大意的粗略了解,知识面的逐步拓展,并结合实际需求来进行相关信息的搜集。因此,略读课文应制定简明的教学目标,并制定出简约的教学流程。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阅读时间、空间,可以加强对略读层次的设计,分别为障碍的扫除、文章大意的把握、语言和表达特点的体会。比如在讲解《鲁滨孙漂流记》过程中,就可以先让学生对梗概部分进行快速默读,并在阅读过程中思考小说的大意。
然后再引导学生从起因、经过和结果等方面来概括故事内容,最后在组织学生针对文章中人物乐观的人生态度进行交流分析,进而在不断提升学生阅读速度的同时,不断加强学生课文理解、探究能力的提升。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适当放手,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探究的空间与时间,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合理拓展
3.1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与运用
仅仅让学生停留在粗知文章大致内容上是不够的,我们还应当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适当拓展学习内容,让学生积累一些优美经典的词句,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夸父追日》故事中不乏优美的词语,我们可以通过引读、齐读、背诵等形式让学生在朗读中积累“枝叶茂密、鲜果累累、味道鲜美、追寻光明”等好词。在学生了解夸父的高尚品质后,教师抓住“遗憾地”这个词,让学生进行补白训练:夸父遗憾地看着西沉的太阳,长叹一声,心里想:。便把手杖奋力向前一抛,闭上眼睛长眠了。学生的回答很精彩:“啊!我的理想没能实现,实在是太遗憾了,我实在是不甘心啊!”“我没能实现愿望,真是太遗憾了,我要把手杖变成桃林,给像我一样寻找光明的人解渴,使他们精神百倍,奋勇前行。”开放性的语言能力训练,不仅让学生体会到夸父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无限遗憾,感受到夸父无私的奉献精神,还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能力。
3.2课外延伸,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习得的方法自主阅读略读课文,同时鼓励学生投入到更多的课外学习中,拓展阅读视野。例如,教学《夸父追日》时,教师通过以文代文,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卡”自主阅读课外篇目《后羿射日》,与同桌合作学习交流,品读这篇神话故事的特点,感悟神话人物后羿的精神品质,把知识转化为技能。通过对比阅读,学生感受到了神话故事中丰富夸张的想象,还对文本有更深入的理解,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夸父要追日,而后羿却要射日?”对此,教师进行点拨,挖掘神话故事的创作背景,让学生知道神话故事的创造寄托着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不仅如此,教师结合单元特点,向学生推荐阅读《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引导学生运用课内学会的方法进行课外阅读,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提升审美情趣。课内外阅读相衔接,把课内所学的阅读方法迁移延伸至课外阅读,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质疑、探究的精神。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地简化阅读目标,帮助学生更有目的性地完成略读。同时活化教学方法,提升小学生参与略读教学的兴趣。并且要重视积累与延伸,让学生能够通过略读不断地丰富自身的语文修养,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的有效性,全面地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施茂枝.略读课文教学四问[J].语文建设,2008(10).
[2]高玉.略读教学策略初探[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09(5).
[3]叶圣陶.略读指导举隅[M].北京:中华书局,2013.
[4]黄金弟.略读课文“略”出精彩[J].华夏教师,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