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丝分层互动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上22期   作者: 钟小苑 张瑛
[导读] 器乐教学是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音乐、进行艺术实践、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们学校葫芦丝进课堂已开展得如火如荼,葫芦丝教学已成为我们学校音乐课堂的一大特色。
        钟小苑  张瑛
        蕉岭县人民小学
        摘要:器乐教学是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音乐、进行艺术实践、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们学校葫芦丝进课堂已开展得如火如荼,葫芦丝教学已成为我们学校音乐课堂的一大特色。为此,寻找有效的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也就成了重要课题。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说:“不同的学生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教,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能保持不同的注意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应该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课堂乐器:葫芦丝:分层互动教学:策略;实践研究
前言:
        在新型教育政策的改革背景下,小学音乐教育更注重于对学生个人音乐兴趣的培养,在教学中要求以审美为主要内容,教导学生学会欣赏,品味音乐,体验感受音乐表达的情感和魅力。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音乐素养和文化修养。乐器相对于我国来说,学习上占有一定的先天优势,尤其是葫芦丝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族乐器。葫芦丝具有体积小,简单上手等特点。小学生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基本乐器技巧和知识。另外,葫芦丝作为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反映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风情和民族特色,具有独特的民族气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于我国民族乐器的认识和民族音乐所表达的强烈情感,还能够让学生揭开少数民族独有的神秘气息,提高学生的好奇心、民族情感。葫芦丝是来源于云南的普遍民族乐器,具有音色优美,曲调婉转,发音清脆等特点。作为小学音乐启蒙乐器,它很适合小学生学习并使用。葫芦丝走进小学课堂可以让每位学生进行演奏学习,对学生提高音乐的审美情趣和音乐教育都有重要意义。
一、营造良好的葫芦丝教学气氛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是特殊的意识倾向,是产生行为动机的主要原因。”当产生这样一种兴趣倾向的时候,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学习兴趣。为了让学生先接受葫芦丝,可以先营造课堂葫芦丝学习氛围,比如播放葫芦丝比较有名的独奏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当葫芦丝那悠扬清亮的音色和富有旋律的气氛在课堂展开的时候,学生就会不自觉的被吸引,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从学生好奇、渴望的目光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们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之后,就会开始认真并积极的学习音乐,欣赏音乐情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教师抓住机会,向学生演示葫芦丝的吹奏方式,演奏技巧和标准姿势,让学生们进行长音断音的训练,帮助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
   在进行音阶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先把“音阶”演奏一遍,然后开始讲解指法的运用,引导学生自己学会体验吹奏方式,然后开始分小组练习,感受葫芦丝的吹奏快乐。
二、以实际教学为基础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生吹奏葫芦丝首先要锻炼学生的基本功,扎实学习,打好基础。通过实际操作来优化教学过程。

第一步可以先教学生一些理论知识,实际操作,如何学会使用呼吸,学会如何运用气息等等。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仔细耐心的教导。不能够为了急于求成不顾实际操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情况进行教学,学会循序渐进的一点点学习,时刻关注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学习进度。教导学生学会演奏基础知识的时候,不能只一味的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就追求教导的速度,缩短教学质量,不顾实际教学的过程。如果只一味这样的话,长期下去,学生被激发的学习兴趣就会很快的消沉下去,所以要想让学生保持积极的热情,就要一步一到位的教好学生。为了教师可以采用最直接的手段进行教学,在吹奏准备姿势上,教师可以依次检查学生的准备动作,让学生按照图画上的动作反复进行练习,在掌握了基本的指法之后,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呼吸方法,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
三、葫芦丝分层互动教学的策略
(一)激发兴趣
   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音乐接受能力的高低进行不同的分层教学,制定对应的学习方案,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个人特长,帮助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将学生分成几组,分别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比如在学习一些经典曲目的时候,可以要求一些A组同学演奏准确,流畅,B组同学就简单熟悉就好,要求百分之80以上的学生都能够根据自身实际进行掌握。先让一些学生进行学习基本知识,激发学生兴趣,也可以设置一些游戏环节,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对葫芦丝的学习有一个提升。小组分层成为了小学音乐课堂的主要实施重点,尽可能的按照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进行培养,为学生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学习环境。
(二)因材施教
  学校把《葫芦.花开》的校本教材作为主要施教内容,教师要学会把教材作为辅助工具,不能全部以教材为主,让学生把教材学完就等于任务完成了,要根据教材不同的单元内容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比如第一单元,就是简单的认识葫芦丝和音符,学会葫芦丝的一些基本知识。那么教师就可以先带领学生认识学习葫芦丝,向他们讲述葫芦丝的基本知识,然后分成小组讨论,在按照教材上的一些基本知识,给学生一小段的时间进行摸索学习,随后,教师可以把这些简单的音阶编成一小段的音乐让学生来进行学习演奏,先简单的由慢到快,由简单到复杂,一点点的跟进。
(三)以优带后
        分成小组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调整,比如一些学生可能有音乐天赋,学习速度比较快,而且接受能力也很强,那么教师可以把这些学生分开到每个小组里面,以优带后,每个小组内都分布一些比较有天赋的学生,让这些学生当小组长领导小组内学生进行音乐学习。教师可以给每组学生进行不同的任务设定,让他们每节课完成相应的任务,对于一些超前完成任务的学生进行奖励和表扬,没有及时完成的也进行表扬,给学生一定的信心和自信。
结语:
        最后,综上所述小学葫芦丝分层互动教学策略的实践中,还是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双重主动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情趣,帮助学生更好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罗爱主.课堂乐器葫芦丝分层互动教学策略的实践[J].儿童音乐,2019,(7):54-57.
[2]杨霄华.高校艺术课程教学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1):97-98.
[3]朱振伟.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43):85-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