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丹
阜康市第四中学 新疆省昌吉州 831500
摘要:完整且有效的课堂导入是保证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前提,通过课前导入环节,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提前接触和了解课堂教学内容,也能促进学生旧知识与新知识的结合,从而推动学生自身的发展。而对于初中信息教学来讲也是如此,教师通过精心设计课前导入内容,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思维的转化,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从而完成对于相关信息知识和技术的掌握。本文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导入的方法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导入;方法分析
引言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推动下,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且信息技术的相关教学内容也逐渐在教学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在传统教学体系中,关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在当前新课改的推行下,逐渐开始向利用信息技术学科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道德方面,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需要更好的利用导入环节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一、课堂导入环节必须具备相应的趣味性元素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这一理念无论对于哪个教学阶段、哪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讲都是如此,只有学生自身对教师讲授的知识具备浓厚的探索和学习兴趣,其才能更好的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和顺应新课改发展的潮流,教师要想更好的提升导入内容的教学有效性,利用导入环节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首先就需要融入一定的趣味性元素,让学生对探究的问题产生浓厚的研究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题内容的研究过程中来,获得新知,并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机。
例如,在教学初中信息技术《制作封面幻灯片》一课相关内容时,在课前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展示之前教学过的“获取图片”和“加工多媒体素材”的相关知识,让学生能够将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融合进行有效的结合,然后在多媒体上先为学生展示一个空白的幻灯片封面,并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说出想要改变的封面内容,如有的学生喜欢动漫人物,教师则将封面改成动漫人物的形象;有的学生喜欢游戏人物,教师则将封面改成游戏人物的形象等,以此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然后教师开展封面制作教学,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导入微视频资源提高学生的课后学习效能
微视频资源作为近几年在信息领域中快速崛起的内容之一,受到越来越多公众的喜爱。而微视频广受欢迎的原因,首先,微视频体现出的形象较为具体,能给受众带来多重感官上的刺激。传统年代中,了解实时新闻和有趣事物的途径大多来源于报纸、告示、冗长的新闻节目等,这些内容的大部分载体都是文字,而微视频的诞生,将传统传统载体文字和图片转化成为更加直观的形象,且将其中较为抽象晦涩的内容形象化,文字和画面在同等条件下出现在受众面前,大部分的受众都会选择画面形式,因为呈现出的内容效果更加,且微视频模式的内容展示,不到能够带给受众视觉、听觉上的刺激,部分内容也能带动起受众一起参与视频内容兄弟的兴趣,从而带给受众多重感觉刺激;其次,微视频对于内容的浓缩程度,也给予了用户极大的便利体验。因此教师可以更好的在课后教学环节中导入微视频资源,让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在教学初中信息技术《设置图文的动画效果》一课时,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布置课下学习任务:自主制作一组图文动画内容,然后为学生选择相应的教学微视频,让学生在课下进行观看,并依据微视频内容进行操作,以此不但节省了学生的课下学习时间,也能很好的为学生的任务完成提供正确依据。
三、教学中导入相应的生活实际内容
信息技术学科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学习和掌握信息知识以及技术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用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相关难题,从而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一定的知识反馈,以此完成对于学生自身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强化。而新课程改革的推行的要求之一,也是强调当前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和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并适当的将课堂主导权交到学生手中。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导入一定的生活内容,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例如,在教学《网页制作》相关内容时,在确定制作网页主题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当前因对大自然环境的大肆破坏而导致小动物“流离失所”以及大肆捕猎动物的视频内容,让学生针对内容发表自身的看法,以此来激发学生制作以“保护小动物”为主题的网页。
总结:对于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来讲,教师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导入一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蔡智星.信息技术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究[J].福建电脑,2019,35(04):144-146.
[2]姚宏.激活初中生信息技术知识学习兴趣的导入路径解析[J].教育现代化,2017,4(31):275-276.
[3]程芳.信息技术教学中优化情景导入的应用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2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