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物思维型课堂的构建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上22期   作者:尹慧
[导读] 本文就是根据教学实践经验探讨初中生物思维型课堂构建的指导思想和方法策略。
        尹慧
        济南市莱芜实验中学  271100
        【摘 要】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涉及农学、环境科学、医学、林学等诸多领域,初中阶段的生物课是生物学的教学入门,对学好生物学,掌握生物科学技术,提高造福人类的能力等至关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都要养成独立思考,多元化分析的学习思路,不断提高思维能力,把生活中与生物知识有关的实践经验与学习探究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系统地全面的提升,为进一步深造学习和服务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初中生物思维型课堂的构建就是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尝试,本文就是根据教学实践经验探讨初中生物思维型课堂构建的指导思想和方法策略。
        【关键词】生物;初中;思维型课堂;教学研究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提高学生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引发学习兴趣的主要手段,比如,为什么学生物学?本节课能学到什么?学习这些知识与我有什么关系?等等,这都需要思考,培养锻炼思维能力。课堂教学中,不仅仅是让学生读教材,回答课后问题,重要的是要把学生的兴趣领进实验室,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懂得科学数据信息和生物标本的采集,熟练掌握有效的学习探究方法,通过思维导图将学习内容细化、分化,逐步锻炼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必须构建思维型课堂,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满足教学大纲的人才培养要求。
一、构建思维型课堂的基本原则
        初中生物课的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主要是掌握理论知识点,能够规范的观察标本、做实验,懂得室外观察的基本方法。因此,构建思维型课堂的基本原则包括6个方面:一是培养形象思维原则;形形色色的生物上千万种,生命规律都是从生到死,对生物形体色彩的观察可以直接观察,也可以间接观察,也可以发挥想象,比如,鲁教版六年级生物下册(五四制)第三单元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必须通过学生狗你对生活常识的回忆和电脑模拟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的过程,开拓形象思维能力,构建思维型课堂;二是培养逻辑思维原则;一个大的生物圈内,和谐相处,共同生存,为什么会出现违背生物发展规律的事情,这些需要学生的横向思考、纵向思考、演绎推理等,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三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初中生逐步减少对家长教师的依赖心理,初步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由于课程太多,学生不能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时候产生为难情绪,学习容易趋向被动型,因此,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树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创造条件,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四是动手解决问题的原则;生物课堂教学中,观察标本,记录观察结果,分析实验过程和结果等等,都不是教师讲能讲清讲懂的具体行为,因此,必须让学生亲自动手,才能有真正的体会。因此,构建思维型生物课堂必须遵循让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原则。
        二、初中生物思维型课堂的构建。
        1、教学设计中树立学生是学习主体观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点毫无疑问,但是,很多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影响过深,习惯讲给学生听,因此,教案中设计的思路和方法,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构建冲中生物思维型课堂就是要树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观念,以鲁教版六年级生物下册(五四制)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一节藻类植物的教案设计为例,思维型课堂的构建就是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知识与教学知识点联系起来,教学环节中设计一些问题,像你吃过海带吗?这种植物跟我们常见的花草树木有什么不同?带着疑问和思考学生进行预习,就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教学过程中树立学生动手解决问题观念。
        做实验、去观察、探究、讨论概括总结等,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就会培养思维能力,促进创新意识,满足思维型课堂的教学需要,从课本知识的抽象思维转入标本的直观形象思维,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以鲁教版六年级生物上册(五四制)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的使用教学为例,可以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实验室教学规则,认识显微镜的各个部件的名称,指导学生规范适用显微镜是我步骤,学生在动手调试中,锻炼了胆识和能力。具体操作如下:

        
        
        教学过程中先做出一个引导学生实验流程的导图出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导图相关内容进行实验探索。导图细节处内容,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细化或调整。通过导图让学生自主探索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其思维能力、识图能力等各项能力的提升,构建了思维课堂。
        3、考核评价树立考察学生学习能力观念。
        应试教学模式下,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评价就是书面考试,使学生对很多能以理解,又不懂得概念、结论和知识点,只能死记硬背。生物思维型课堂的构建是素质教育理念下的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必须在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评价中,侧重学生学习能力的考察,比如,观察能力、标本制作能力、合作学习探究能力,概念的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等等,在具体实践中,构建思维能力,都与锻炼学生生的思维能力有关,也是综合思维能力的考核。所以,生物思维型课堂的构建,必须考核评价中树立考察学生学习能力的观念。
三、结语
素质教育模式下,教学改革不断创新,初中生物思维型课堂的构建,就是教学方法改革成果之一,在推广使用过程中,还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只要坚持完善,不断创新,就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不同学校和教师以及教研机构,还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继续探究,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蔡毅敏.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科学思维的培养[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6):286.
[2]蔡继明.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5):33.
[3]高萍婷.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4):233-234.
[4]李兰杰.探究初中生物教学中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2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