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薄弱初中?推进教育发展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上22期   作者:吴仕平
[导读] 现代教育要求教育水平的平衡性,为了减少薄弱初中,推动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部应该针对薄弱初中的发展情况和教学水平给予一定政策上的支持,提高薄弱初中的教学质量。
        吴仕平
        武汉市蔡甸区索河中学 430115
        摘要:现代教育要求教育水平的平衡性,为了减少薄弱初中,推动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部应该针对薄弱初中的发展情况和教学水平给予一定政策上的支持,提高薄弱初中的教学质量。但是,就目前影响薄弱初中的发展情况来看,导致成为薄弱初中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薄弱初中的教学水平是影响程度最大的。
关键词:治理薄弱初中、教育发展
        薄弱初中对于教学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缺乏学校内部自主管理的规范性,另外,实施体制改革能够促进学校内部运行机制的转换,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增加学校学生人数,这样一来,起到良好的治理效果,减少薄弱初中的数量。
一、薄弱初中的沿革变化及现实状况
        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相关教育体制发生变化,中学的发展需要满足优质教育的均衡发展。在教育改革实施后的初中整体教学情况来看,大部分初中的毕业合格率、优秀率有一定提升,但就现代教育的要求和标准来看仍存在一定差距,没有做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为此,需要正确认识到初中薄弱学校出现的原因是治理薄弱初中的关键,经过分析和研究,发现是由于大部分初中常规教学工作落实出现问题。根据薄弱初中的整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标准和要求,规范日常教学工作,经过全区域初中的集中整顿,大部分初中根据改革后的体制使教学工作变得更加规范,薄弱初中的情况得以改善。但为了进一步治理薄弱初中,实现合格率的进一步突破,需要及时转变教育理念,通过试点初中的方式,积极引进一线城市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模式,实现教育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就现代薄弱初中的治理情况来看,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总结教育经验,谋取适合薄弱初中发展的教育道路,逐步提高教育质量,从而有效减少薄弱初中的数量,提高义务教育的教学质量。
二、薄弱初中的形成原因及主要问题
1、先从社会大环境看
        我国的应试教育对于初中教育情况具有一定影响,我国现阶段实施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主要目的是选拔社会所需人才。大部分中学的存在是为了选拔人才,教学模式主要依靠优胜劣汰,对于毕业合格率差的初中作为薄弱初中被划分出来。另外,教育部门为了顺应应试教育的选拔模式专门设置重点中学,给予相关政策和教育资源方面的优待,对于普通中学来说是一种权益上的剥削,使普通中学成为薄弱初中。除此之外,市场经济在无形之中推动普通中学成为薄弱初中,薄弱初中教学质量差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其教育投资力度不高,缺乏完整的教育规模建设,所吸引的生源比较差,导致学生的高分无形中拉开学校之间的差距,对薄弱初中的形成具有一定推动作用。
2、再从学校小环境看
        中学所在区域的生源情况对于学校的教学情况也有一定影响,大部分薄弱初中所处环境不理想,学校缺乏完整的人际关系,无法吸引优质生源,对学校的管理水平造成一定影响。

另外,大部分薄弱初中的领导层面缺乏合理性和有效性,没有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大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过度追求升学率,注重于培养尖子生,对于差等生和中等生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学生质量变得越来越差,使学校出现越来越薄弱的情况。
三、薄弱初中的治理措施
(一)优化领导班子,改善人际关系
        领导对于学校的发展和进步具有导向作用,是学校发展和关键部分。薄弱初中的领导层出现消极领导、工作怠慢、思想老旧的问题,因此,要求初中通过合理配置,提拔新领导的方式及时革新领导工作,建设具有新思想的领导团队,团结一心,共同扭转薄弱初中的实际情况。领导层面的具体工作应该集中于薄弱初中的实际教学情况,规范教学的常规工作,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水平。在近几年教育革新的情况下,薄弱初中在全区域范围内进行领导层变动,实现教育的进一步飞跃,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实施体制改革,提高管理水平
        在薄弱高中内部推行管理体制改革,校长负责教师的工资制度和聘任制。在近几年教育体制改革的影响下,全区域内实现初中毕业会考合格率的飞跃性进步。薄弱初中对于教学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缺乏学校内部自主管理的规范性,因此,要求教育部分加强薄弱初中的教学体制改革,提高管理水平,规范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另外,实施体制改革能够促进学校内部运行机制的转换,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增加学校学生人数,这样一来,起到良好的治理效果,减少薄弱初中的数量。
(三)整治育人环境,形成育人合力
        环境对于学校的教学整体情况具有一定影响,校园环境建设是重要的教育措施。薄弱初中的校内外环境比较差,因此,需要做好环境整治工作。近几年,为了减少环境对学校教学情况的影响,通过治安、市容等部门的联系,展开整治校外环境的活动,有效打击学校附近的不良商贩,对侵入学校内部的违法行为进行治理。这种方式净化学校周围环境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提高教学水平。另外,为了保证薄弱初中的教学外部条件充足,教育部门要克服经费紧张的问题,为薄弱初中改善基础设施,美化校园环境。
(四)组织业务培训,开展教育科研
        教师对于学校的教学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治理薄弱初中必须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建设高质量教师团队。主要通过业务培训和教育科研两个方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满足现阶段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规范教师业务培训工作,制定相关制度对教师进行上岗前培训,只有符合培训要求的教师才能够上任工作。除此之外,薄弱初中应该加强与其他学校的教育沟通,参加相关教学研讨会议,不断吸收新的教学理念,学习其他学校的优秀教学方式。近几年,从常规教学出发,不断创新发展,实现教育和谐与成功的进一步发展,教育科研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教育观念的创新,这样一来,对于转变薄弱初中具有一定推动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学校环境和内部管理问题造成学校之间出现较大差距,出现薄弱初中的问题,严重影响全区域内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为此,需要进行相关薄弱初中的治理措施,提高薄弱初中的合格率,减少薄弱初中的数量。
参考文献
[1]程印杰.统筹规划,治薄扶弱,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J]陕西教育:行政版.2019(09).
[2]路明刚.科学统筹,多措并举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J]宁夏教育.2018(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