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歌谣在小学班队会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上22期   作者:金福蓉
[导读] 在小学教育之中,班队会本是最为常见的管理任务,也是班主任进行班级建设的重要方法。
        金福蓉
        成都市双流区棠湖小学  四川省成都市 610200

        摘要:在小学教育之中,班队会本是最为常见的管理任务,也是班主任进行班级建设的重要方法。为了保证班队会内容的丰富度,班主任就可以尝试应用歌谣,以此激发学生的快乐情绪,帮助学生逐步提升自身水平。本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小学班队会之中应用歌谣的具体方法,并对于其中的细节内容方面发表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歌谣;小学教育;班队会;应用
引言:对于班队会课堂而言,通过应用歌谣,能够有效改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们的心情得到调节,逐步掌握各种不同的生活技能,强化自身的情感体验,让其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进而提升自身综合素养。
        一、在导入过程中进行歌谣演唱
        对班队会来说,良好的开头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其快速融入到情境之中,增强学习体验。因此,班主任就可以尝试应用歌谣。毕竟优美的音乐能够打动学生们的心灵,并起到陶冶情操的效果。而且如果学生们听到的是自己熟悉的歌曲,自身情感也会受到感染,从而更好地投入进来,长时间保持注意力集中。
        例如,在开展“家乡变化”的主题班会时,班主任就可以尝试引用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伴随优美的旋律,大屏幕再将歌词呈现出来。学生们一边听歌,一边进行歌词朗诵。在歌曲演奏结束之后,班主任可以直接进行提问:“大家认真想一想,妈妈的家乡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以此就能将班会的主题内容导入进来,进而提升实际效果[1]。
        二、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歌谣诵读
        在小学教育中,班主任理应对学生的心理特点予以重视,确保教学活动与其发展水平保持一致。因此班主任就能在班队会活动中,针对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和生活知识,将其编制成简单的童谣,以此让学生自主诵读,从而能在轻松的氛围中,逐步完成知识掌握,提升自身技能水平。
        例如,在开展“小小安全员”班队会活动时,班主任就能基于“安全隐患扫描”这一部分,安排学生们观察相关图片,积极联想,并深入讨论,思考居家环境中具体有哪些安全隐患存在,并提出相关预防措施。之后,班主任再展示提前编写的歌谣,让学生们通过快板的形式,对其进行表演。歌谣的形式十分简单,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理解,因此能够有效达成预期的目标。如此一来,学生们的安全知识就会变得更为扎实,同时自身技能水平也能随之提高。


        三、在环节过渡中念歌谣
        对小学生来说,自身社会性的形成和法,需要通过多种不同的教学活动实现。因此,在开展班队会活动时,班主任就需要尝试对歌谣进行充分利用,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逐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在某个活动版块即将结束的时候,班主任可以将提前准备好的歌谣展示出来,依靠诵读的方式,对该环节进行小结,并总结探究方案,并为之后的活动环节做铺垫,发挥出承上启下的效果。诸如,在开展“父母难处”班队会活动的时候,班主任就能依靠课堂采访的方式,为学生展示各种劳动场景,安排学生们自主思考,其中哪些难处和自己存在联系,从而引导其积极和父母沟通,体会父母的难处。在进入下一个“我为父母分忧”的环节之前,班主任就能通过歌谣“父母的爱”进行过渡。
        四、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歌谣理解
        对小学生来说,自己对社会的认知一直存在一个特点,也就是在形成概念之后,再逐步展开分析,无论是判断还是推理,都需要感性材料提供支持。所以,在开展班队会教学活动的时候,班主任应当提供一些较为简洁的内容,以此帮助学生有效完成理解工作,在脑海中对知识点重新建构。这其中,歌谣便是有效的载体种类[2]。
        例如,在开展班队会活动的过程中,班主任就可以将歌谣引入进来,安排学生进行诵读,加深对于内容本身的认知和理解,使其审美观念得到培养,逐步形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增强自身对于社会的感悟,从而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之后再对这一感受做出相应的表达,提出自己的看法,促使情感活动得到全面升华。
        五、在实践过程中唱歌谣
        品德形成自然需要学生自主实践,尤其是一些社会道德规范,只有在学生自主实践之后,才能真正内化。因此在开展班队会过程中,班主任就可以通过歌谣的形式,引导学生明白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不能做,以此判断是非善恶。长此以往,学生就能更好地投入到社会实践之中。
        例如,小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知较浅,如果强行让其背准则,学生们的积极性自然不高。因此,在利用了歌谣之后,学生们很快就能完成记忆。在之后的活动之中,自主实践,对歌谣中的内容进行尝试。如此一来,所有学到的知识内容都能得到全面内化,为学生的自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3]。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班队会对于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有着诸多帮助,为了确保实际效果,班主任就可以尝试将歌谣引入进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认真练习。长此以往,学生们的整体水平就会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陈秀雯.论歌谣在小学班队会中的应用[J].语文课内外,2018,000(008):278.
[2]赵玲玲.歌曲歌谣在小学班队会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8,000(005):134.
[3]宋文韫.论英语歌曲歌谣在小学班队会中的应用[J].明日,2017(37):0242-02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