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互联网+”课堂的构建

发表时间:2020/11/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上22期   作者:王婷
[导读] 在教育领域中将“互联网+”当作教学发展中的新增长点,重新构建学校教育的生态,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所重视与关注。
        王婷
        合阳县实验小学  715300
        摘要:在教育领域中将“互联网+”当作教学发展中的新增长点,重新构建学校教育的生态,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所重视与关注。在进行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时,贯彻落实“互联网+”这一教学理念,能够更好的提升教学的效果,实施创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这一基本需求。
        关键词:小学数学;互联网+;微课
        伴随学校网络建设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和课堂教学相互融合,并且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的健全完善,同时产生一种具有创新型的教学形式,可以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应用到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活动中,促进传统课堂的有效变革。所以,小学数学的教学需要自主的探究,运用“互联网+课堂”这一模式促进教学的现代化与网络化,为学生数学整体素质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互联网+”课堂的构建优势
        小学生因为本身抽象思维并不是很强,在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的环节中,就难免会碰到各式各样的阻碍与困难,让其在学习的时候常常停滞不前,更是无法实现预想中的学习目标。而“互联网+”此种模式的出现,就能够辅助学生更有效的掌握重难点知识,增强自身的综合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和学生如今时期的思维特征相契合,让学生可以逐渐进步,确保最终的学习效果以及授课效果。在原先的学习方式中,一些学生往往处在被动的地位上,也无法切实形成“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新型授课形式,这就让学生失去了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但是“互联网+”的模式,就真正为学生学习形式的改变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可能,为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带来了越加多的便利,也推动着学生摒弃以往的学习方式,对数学学习体现着尤为关键的作用。
        二、运用微课教学,提升自主学习
        微课教学作为“互联网+”模式下形成的高效课堂教学形式,不需要太多的课堂时间,对于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更加通俗易懂且具有很强针对性的讲述,不只是可以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还可以给学生创设合理的学习情境以及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激起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为了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把握能力,老师应该在微课教学与课堂教学中自由的切换,使得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享受不同的学习体验,进而激起学生对于学习知识的兴趣。所以,老师应该注重与增强课前的准备工作,按照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给学生制作数学的教学视频,并且在进行知识的展现时应该保障形象直观,老师还可以适当的进行演示,把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有效的整合。老师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具有的优势在课堂上展现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激发学生对其的好奇心。

学生在完成视频的学习之后,能够提出一些无法理解的问题,方便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进而促进师生之间的友好互动,发挥出“互联网+”下微课具有的优势,比如在进行千以内加减法的学习时,老师要先将相关的微课视频做好,同时对于计算方法完成梳理与罗列,引起学生对于课堂的注意力,还要给学生足够的联想与思考时间,同时借助讨论使其完成对于知识的掌握。这样还可以让老师顺理成章的安排课堂的任务,引导学生更加高效的学习。
        三、体现出网络的优势,增强学生思维能力
        “互联网+”下的数学课堂应该落实连点成线与集点成网,借助教学的辅助工具增加课堂内容具有的广度与深度。在“互联网+”下,小在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的作用是不同的,重视创造较为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提升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度和积极性。由于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是一个平等的关系,所以所有学生的思维亮点都是很重要的,不管是对数学知识的讲解,还是说处理问题,都必须要收集大家的智慧,使学生之间展开思维的碰撞,推动学生自身思维能力的增强。所以,老师应该更好的发挥出“互联网+”具有的教学优势,推动学生思维的发散,并且激励学生发挥出自身具有的优势,使数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比如,在进行“神奇的七巧板”这一知识的学习时,课堂上老师借助七巧板教学工具给学生讲解七巧板具有的特征,还有其还能组建出多种多样的图形。利用展台,学生观察了七巧板拼图的整个过程,老师和学生探究拼图存在的规律。然而这样无法激起所有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对于每个学生进行有效的思维锻炼。倘若老师利用互联网,借助网络游戏“七巧板”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锻炼,自主或者小组讨论。这时学生会对学习有更加浓厚的兴趣,锻炼就更加的扎实有效。
        四、组建学习团体,培育学生团队精神
        互联网缩短了人和人的距离,增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在“互联网+课堂”的探索道路上,应该实时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来培育学生自身的团队意识。在进行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时,老师应该将知识点作为纽带,借助互联网将分散在教学中的学生组建成共同的学习团体,沟通平台中的声音、图像以及文本都是学生的密语,其在网络中分享思路、分享智慧以及享受成功,在这样和谐共生的学习环境下推动个体社会化的不断发展。比如在进行“年、月、日”这一知识的学习时,开展将“历史的年轮”作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活动。学生自由的分为多个小组,再让组长进行合理的分工,同时引导学生去互联网上查询有关的资料,把其中牵扯日期的部分设计成问题,再将其制作成为PPT文件,让小组中的代表对于历史的时间简要的介绍,接着提出问题,让班里的所有学生抢答,最后评选出回答优秀的小组。这样在组长的带领下、每个小组成员相互配合下,一个较强的学习团体就产生了。主次分明、共同协作,各尽其才,尽可能的做好最好。团队精神与团队意识在团体的建设中产生。
        结束语:综上所述,伴随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互联网+”这一教学模式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具有很大的影响,可以更好的推动数学课堂质量的提升,并且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互联网+课堂”为学习带来的优势。满足学生持续增加的学习需求。所以,小学数学老师应该更好的了解到“互联网+课堂”具有的优势,主动的促进其和小学数学之间的有效融合,这样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不断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