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星
杭州师范大学 311121
摘要:在体育课堂中体育教师会利用以体育比赛的方式,带动学生融入课堂当中去,体验体育课堂的乐趣,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体育比赛现已成为中小学体育课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体育比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体育道德,还可以使学生在体育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在体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的学生,而在体育课堂中的体育比赛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重要途径之一。在课堂中不仅授课对象多,而且做到全员参与,公平竞争,学生在体育比赛中体会竞争意识、协作和公平的观念。
关键词:体育课堂,体育比赛,体育品德
1背景
党十八大明确提出,深化课程改革以“立德树人”为核心,要求学生全方面发展,中小学体育课程德育一体化,提升学生思想素质教育。学校教育直接影响到社会整体的素质,而体育课是传授德育课程最好的课程,也是体育课程中独特的教育形式。
体育课程标准中体育品德内容:自尊自强,主动克服内外困难,具有勇敢顽强、积极进取,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正确对待比赛的胜负,胜不骄,败不馁; 胜任不同的社会角色,表现出团队合作与负责任的行为遵守规则、文明礼貌、尊重他人,具有公平竞争的意识和行为。本研究中德育就是体育品德的简称,在体育课堂中体育比赛包含了体育课程标准中体育品德的内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
“德育”是体育教学中五育之一,是体育教学内容中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和德育结合在体育课堂中传授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体育知识技能技术等。德育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意志品质和团结积极进取精神等,在传授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教育,思想品质与体育教学目标一致都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人,中小学是最需要树立正确德育的对象。由此可见,体育教学和德育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相互联系。体育的本质就是发展学生道德和意志的教育过程,在体育课堂中比赛让学生体验竞赛的快乐,也培养学生规则性和公平竞争的意识,尤其对于中小学学生是培养德育的最好的阶段,也为以后步入社会中体现良好道德素质打下基础。
2体育课程比赛中德育发展现状
体育课程不仅是强身健体,更重要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人,包括学生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多方位的发展,同时也摆脱旧的体育思想“应试教育”的观念。
体育课程比赛中增强学生团结性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高素质的品德,因体育课堂比赛中,需按照相应的规则进行比赛,使每一位学生参与其中,学生在参与比赛中遵守比赛的规则、在团队合作中相互鼓励培养学生的凝聚力,现阶段在中小学生独生子女的偏多,在家庭中更体会不到团队的力量和合作精神,很少经历挫折和失败。在体育课堂中以体育比赛等手段潜意识提升学生的高尚品质和团结精神,让学生体验成功和失败的心态变化。
在中小学体育课堂上利用以游戏来比赛的教学手段较多,通过比赛形式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尤其对于小学生比较适合,小学生有意注意时间较短,在体育课堂中运用不同形式进行比赛,让学生每一节课都感受课程的吸引性和新颖性。在体育课堂中体育比赛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学生可以学到运动技能的同时还可以学习到体育竞赛中德育,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潜移默化培养德育的知识。
2.1在体育课程比赛中德育发展还存在以下问题:
(1)体育教师中规中矩的教给学生体育规则和体育纪律等,没有更加深入了解德育教育的思想中去,教学中缺少对德育的创新。在比赛中需和学生给学生分析比赛中体现德育的地方,做的好的学生及时表扬,让更多学生被带动,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
(2)大部分的体育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教材没有深入开发德育教育,不能够让学生理解并带入到自己思想中去,不能面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德育的因材施教。体育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的教材内容,安排适合学生的体育比赛。
(3)体育教学过程中有破坏道德的现象,可以合理的利用例子对学生进行教学,使学生在例子中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需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品德,让学生养成遵守比赛规则,潜意识的运用生活当中,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
3实现体育课程中比赛德育的具体措施
(1)加强体育教师关于育德方面知识,深入理解体育中德育在体育课堂中如何体现,尤其,中小学时期学生的思想未成熟要,体育教师要明确德育的正确方向,明确中小学体育课堂中德育的重要性,通过体育课堂的教学发展学生德育提高学生的素质品质。
(2)加强体育课的场地和器材,让学生在广阔的体育教学环境中,体验体育课堂的乐趣,在体育课堂中竞赛学生充分发挥出体育的精神。器材的设置培养学生积极开朗的性格,教师可利用日常生活中或教学中有关德育事件,分享给学生最可靠真实的德育情况并且激励鼓励学生。
(3)体育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设置比赛时,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公平公正的体育比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都能够体会体育比赛带来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让学生了解成功或失败在体育比赛中是正常的,但我们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保持正确对待比赛的胜负,胜不骄,败不馁,要有正确的体育精神。
参考文献:
[1] 梁林.体育游戏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8(21):113-115.
[2] 邵天逸.“立德树人”背景下学校体育的育人价值[J].体育学刊,2017,24(04):63-67.
[3] 蔡广,龚正伟.伦理语境下大学体育德育一体化的理路探析[J].体育学刊,2017,24(01):101-104.
[4] 彭蕾.学校体育德育功能的实现[J].教学与管理,2016(21):40-42.
[5] 潘霞.论公平竞赛[J].体育文化导刊,2010(01):141-146.
第1作者简介:方星(1996-)女,在读硕士研究生,安徽金寨人, 15967176616研究方向:体育教学